39健康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对我国医疗行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及重症救治能力的一次“大考”。后疫时代,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大考”压力长期存在,而其催生的变革之力也在深刻重塑行业格局。

  9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厦门召开。年会主论坛摘取两个关键词,就是博“疫”论和进化论,医疗界顶尖讲者与数千名参会人员一起从宏观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新基建,到微观的院内学科布局、流程再造,深入解剖这两个关键词。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姚冠华:厦门疫情防控实践

  “厦门本土病例仅35例,但是入境感染者目前已经超过130人。而且,目前在厦门进行医学观察的人数超过8000人。”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姚冠华在论坛上分享疫情防控的“厦门经验”。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他指出,厦门地处东南沿海,也是境内外经贸交流密切、人员往来频繁的经济特区,疫情防控挑战重重。为此,厦门从年初到现在,从四个方面着手应对本地疫情。

  首先,厦门市把好“三关”—入口关、检测关、社区关,有力保障本地疫情防控。

  其次,“优化服务,疫情防控有序”。厦门市指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杏林分院为定点收治新冠肺炎医院。同时,针对目前境外输入的压力,在入境检疫前端将海关、边检和卫健的工作进行整合协同。“厦门对如今人员在海关防疫缓解实施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在隔离期满前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和1次抗体检测,后续居家医学观察期结束前再做1次核酸检测。”姚冠华透露说。

  第三,厦门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重点人群摸排、医疗救治、疾控密切接触者管理、重点人群康复管理的全闭环疫情溯源系统。

  第四,厦门在疫情期间开通千名家庭医生线上咨询问诊,多举措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当地放开在线复诊、长处方续方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平台预约上门看诊和护理服务。

  “截止目前,厦门所有接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实现了百分百治愈,近期无新增本土病例。”姚冠华称,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厦门陆续推出一系列“健康厦门”提升计划,包括提升改造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建立厦门市市公共卫生中心;研究综合医院“平疫结合”规划,保证综合医院在需要时能迅速开放大量传染病病床;将对当地医疗机构发热、呼吸、肠道门诊等标准化建设;将五通佰翔会展中心作为方舱医院选址,参照武汉市、浙江省方舱医院建设技术标准进行设计规划。

  同时,厦门市还将加强重大疫情检测能力,加大对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支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造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疾控机构。

  郭燕红: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快速提升,整体形势良好,呈现'四升一降'的总态势。根据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的排名,我国HAQ(医疗质量和可及性)全球排名从1990年的110位提高到2016年的48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指出。

  尽管成绩显著,但是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依然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医疗新业态、新技术发展迅速,管理监管质控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

  尤其是,医疗质量管理能力滞后。郭艳红指出,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力量不足;机构规模扩张导致摊薄效应;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医疗质量管理岗位吸引力不足。

  面对上述挑战,她指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若干方面进行改进。

  坚持推动发展,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她强调,“做好2019年和202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和评估工作;做好“十四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规划;继续做好国家医疗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

  坚持质量为先,推动医疗机构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

  坚持底线思维,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医院感染控制;按照平战结合的方针加强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做好患者安全、信息安全、平安医院等安全管理工作。

  坚持提升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行风建设都要不断强化。

  除此之外,坚持优化服务,改善就诊环境,完善预约服务,推广日渐诊疗等等;坚持以评促建,绩效考核、医院评审、专项评价都会持续完善。最后,她重点强调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樊嘉:建设国际医学科创中心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规划建设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力争建设成为创新型、开放型、世界型的科创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指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医院一直致力于构筑和完善自身的科技创新体系。

  作为国内一流医学中心,中山医院持续整合科技资源配置。早在2015年,医院整合基础研究资源,建立临床医学研究院。之后,医院还成立以疾病为核心的多学科的临床诊疗中心。除此之外,医院还建立肿瘤防治中心,整合肿瘤防诊治康复资源;建立精准医学中心,瞄准医学研究前沿;建立生物治疗中心,瞄准临床技术前沿;建立转化医学中心,促进学科交叉和成果转化。

  临床需求问题导向,则是中山医院科技创新体系的特色。医院在科研处增设临床研究管理科;同时设立临床研究专项基金,每年配套资金2000万元。樊嘉指出,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医院临床研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开展医院牵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可推广应用的疾病诊治专家共识或规范化方案。

  同时,中山医院还特别注重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樊嘉指出,医院要抓住“关键人才”培养;还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建设专业人才梯队;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差异化的薪酬管理体制,希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梯队”。

   中山医院还注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医学专利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专利全程管理,从全院创新科研项目遴选、培育、对接。而且,“如果专利成功转让之后,实际到账金额的 80%奖励给发明人课题组,激励科研创新”。樊嘉还透露,中山医院专利转化占上海三甲医院总量的半壁江山。

  王辰:将规培与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衔接起来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医学人才培养,须与做好医生职业发展规划并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在论坛上以“主诊医师负责制:医院管理的重要方向”为题做主题演讲。

  作为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政策的主要倡导者、设计者与推动者之一,王辰院士提出将规培与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衔接起来。

  他指出,目前,在很多医院,即使已经接受长时间规范化培训的年轻医生在完成规培后还是不能独立看病,而是又回到以住院医师身份继续承担类似规培医生的工作,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年轻医师的成长和职业发展,让参加规培的医学生对规培后的职业前景不清晰明朗,由此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过慢产生焦虑感。

  清晰地设计年轻医生的职业发展至为重要。建立主诊医师负责制,可以与住培、专培制度有机衔接,让规培结业后的年轻医生立即担任主诊医师,独立诊治患者。“主诊医师制是经住培后取得专业医师资格或经专培后取得专科医师资格后的执医方式。主诊医师全面、全权、全责、全过程负责患者医疗工作。”王辰院士特别强调,主诊医生负责制,“有利于年轻医生成长发展,高年医生业务提升”。同时,由于其“医疗效率高,医疗责任明确”,患者也能获得高效、优质、连续的医疗照护。除此之外,主诊医师负责制可以“显著减少住培、专培基地医院的自有医生”,由此,基层也可以“获得大批规培后的优质医生”。

  王辰院士一一列举主诊医生负责制的优势,并强调将之与包括住培与专培制度的规培制度衔接有利于“形成清晰合理的医生职业发展路径”“形成科学的医疗行业人事制度、生产关系”。

  目前,国内邵逸夫医院、华西医院、中日医院等一批医院已初步建立主诊医生负责制。

  王辰院士着重指出,这样的改革“会对既有权力和利益格局有所影响,会遇到一些阻力,同时需要配以护理垂直式管理、全院统一床位调配等系列改革。”与国际上一般的主诊医师制不同,这是一项“新时代中国特色医疗管理体系改革,需要完成以往‘三级查房制度’的转型”,但这项改革有利于“构建新型医疗生产关系”,能够激发“新的医疗生产力”,是我国医院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

  刘玉村:医院需要“战时,过得去;平时,过得好”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新冠肺炎是一场人和自然界的博弈和战争。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损失预计会超过两次世界大战。在这样一场战争中,中国是战胜国,引领着世界的方向。”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指出,一次疫情的结束可能即是下一场疫情的开始”,因此强调“防患于未然”;如果防不了未然,就必须能“救急于水火”。

  面对随时可能遭遇的挑战,刘玉村表示,医院需要“战时,过得去;平时,过得好”。“无论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地市医院,抑或是县级医院,都要基于自己的辐射范围,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场所有的院长们,你在一个什么位置的医院就要干什么样的事。”刘玉村解释说,平时过得好,对每一个单位都是一样的。如果平时过不好,战时肯定就过不去。平时过得好,战时才能过得去。

  因此,医院要积蓄力量,要实现“选得出”,有足够优秀人才储备;还要“派得动”,则跟医院文化氛围和党建引领有关系。除此之外,还要“上得去”,具备应有的技术实力,满足达到社会期待的目标,“到了重症病房,降低患者病亡率”;同时也要“下得来”,比如援鄂医疗队就无一感染,反映出“医院的水平、行业的水准、国家的医疗水平”。最后则是“回得到”,“回到医院再也无人提及,跟没有发生过一样”是不行的,表彰应该要有,“晋升也应该适当侧重”,也是医院的文化氛围。

  “不断进步的是学识和技能,是学科布局;永恒不变的是文化和修养,是人文情怀。”刘玉村特别强调。

  付强:基于博“疫”论的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之思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造,也一定会以重大的进步作为疫情洗礼的补偿。”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付强指出。

  经历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疾病控制的体系建设不再单纯牵涉疾控部门,也不再单纯是公共卫生事务”。付强指出,应急和预警体系层面,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要相互协同;在救治体系层面,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发展,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作用等。“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过程中,公立医院不能缺位”。

  “历经疫情洗礼的公立医院踏上发展进化新征程”。付强指出,“价值医疗引领疫后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换档提速、转型升级”。

  对照着一张国产大飞机的图片,付强进一步阐述,“价值医疗相当于飞机的机头,把握整体方向;整合医疗则是机身,平战结合要把所有医疗资源有效融合在机身上,共同做好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基准医疗和智慧医疗则是飞机的两翼。最后,分级诊疗则是平衡作用的飞机尾翼”。

  梁万年: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后疫时代的博“疫”论与进化论,7位医界大咖深入解剖

  “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远程医疗、人工智能正在冲击医疗服务体系。而且,谁也挡不住,必须张开双臂来迎接它,迎接得越早越主动。过去流行病学调查追溯传染源困难重重,现在大数据技术就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前司长梁万年点出,新技术正在激化公立医院发展模式,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可忽视的变革因素。

  公立医院从2009年深化新一轮医改以来,从2010年到2018年一直瞄准体制机制的改革,尤其是围绕着运行机制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改革重点是外部的政府治理体系,包括政府投入,医保,药品招标采购,编制人事薪酬等等。从2017年开始,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等改革逐渐放在重要位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应运而生。梁万年简短回顾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

  他进一步提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医疗体系布局上,医疗资源一定要把公立医院作为主体来进行配置,公立医院的主体地位不能变;同时也要保证优质资源尽量均衡布局。梁万年强调。

  “县医院的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医疗区域中心的辐射作用也要发挥出来。

  他也特别强调医疗体系布局还要持续推进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切入点也是在县级医院”。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也要关注发展模式的变化。过去,公立医院虽然也承担很多公卫工作,但是医院始终以医疗为重,甚至有可能将公卫视为负担。梁万年指出,“这一理念必须改变,公立医院必须承担相应公共卫生职能,在科室设置,人员配置,薪酬考核等方面都要加强。”

  在发展模式上,他提醒公立医院关注新技术变革的冲击。过去很多人拒绝远程医疗、大数据技术,“总是强调医疗服务是独特的,必须是面对面的。新冠疫情大家都用了,一旦用了以后,都感觉很方便”。

  公立医院高质量也要关注效率问题。“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经济运行、运营管理放在核心位置,但是公立医院对此关注度是不够。”梁万年强调。

  “在一家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他还特别强调,“医院管理者不要空谈以患者为中心,要谈以员工为中心”。让员工满意,“他们也会让服务对象满意”。(图片均来自《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2020-09-29 09:59:43浏览13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没有发烧、但是咳嗽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没有发热、但是咳嗽一般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过敏性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导致的。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不同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 1、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吸入大量粉尘、颗粒等,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应及时改善环境,尽量处于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同时还可以多喝水,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2、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可能是接触过敏原、吸入刺激性气体、食用易过敏食物等原因导致,由于过敏原刺激咽喉部黏膜,从而引起咳嗽的症状。如果病情比较轻,可能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避开过敏原。 3、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主要是咽喉黏膜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咽喉肿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疾病康复。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4、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原因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注意戒烟,避免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 5、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过敏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幼儿急疹没有发烧怎么回事
发烧一般指发热。幼儿急疹没有发热,多考虑是疾病正处于恢复期,但也不排除是护理不当、自身免疫力低下、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1、疾病正处于恢复期幼儿急疹是一种婴幼儿期比较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通常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会导致患者出现持续发热、皮疹等症状。由于疾病正处于恢复期,体内的病毒含量比较少,就可能会导致幼儿急疹没有发热的情况。通常该情况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注意休息,多喝水即可。2、护理不当如果幼儿接触了病毒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导致自身受到病毒的感染,也会出现没有发热的情况。建议幼儿注意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3、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可能会导致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减弱,从而出现病情进展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一般是指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片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冰敷、温水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5、病毒感染如果患者受到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擦浴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患病期间注意多休息。如果患者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没有发烧头痛怎么办
发烧一般指发热。通常情况下,没有发热头痛怎么办需要根据引起该症状的具体原因综合分析,此类症状多考虑是睡眠不足导致的,也不排除是精神紧张、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1、睡眠不足若患者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大脑疲劳,进而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的方式改善,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2、精神紧张如果患者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出现头晕、心跳加快、出汗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放松心情,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进行改善。3、偏头痛偏头痛是指为一侧脑神经一阵一阵抽痛,同时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可能与精神压力大、遗传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4、紧张性头痛紧张性疼痛是指双侧颈枕部或全头部的紧束性、压迫性、非搏动性头痛,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酮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缓解症状。5、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受凉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并且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患者平时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怎么看新生儿扁桃体有没有发炎
看新生儿扁桃体有没有发炎,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查体、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咽拭子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1、临床症状扁桃体发炎通常是受到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果新生儿出现了以上症状,可能是扁桃体发炎。2、查体查体主要是对新生儿的口腔进行检查,观察口腔内是否有扁桃体红肿、化脓等症状,还可以对新生儿的咽喉部位进行触诊,观察是否有疼痛的症状。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可能是扁桃体发炎。3、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通常是对血液进行化验,观察血液中的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计数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如果出现了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情况,可能是扁桃体发炎。4、C反应蛋白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是一种炎症性的指标,如果扁桃体发炎,可能会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5、咽拭子检查咽拭子检查主要是对咽喉部位的分泌物进行检查,从而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咽喉部位红肿、疼痛等症状。家长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避免带其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并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家长还要注意新生儿的口腔清洁卫生,可以使用棉棒蘸取温水清洁口腔,并在清洁后注意及时擦干,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