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感谢你们帮我拿走了我怀了6年的‘大肚子’,我总算松一口气了!”年近古稀的钟叔(化名)于4月28日出院了,他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王捷教授、李文滨副教授团队表达了感谢。困扰他6年多的“大肚子”,其实是重达30斤腹部肿瘤。在王捷教授、李文滨副教授团队的努力下,巨大肿瘤被顺利摘除,钟叔康复良好。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王捷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 李文滨副教授
七尺男儿的难言之隐:我有一个大肚子
年近古稀的钟叔,本来应该在家颐养天年。可惜,他却有一个难言之隐。体型瘦削的他却长着一个大大的肚子,比之足月怀孕的女同胞也不遑多让!
原来,钟叔7年前曾在外院做了开腹腹部肿瘤切除,病理结果为脂肪肉瘤。当时医生告知这种病很复杂,当时的手术没办法切干净。
但从6年前开始,钟叔渐渐出现上腹饱胀、胃口差、间中呕吐的症状,脸和四肢越来越瘦,而肚子却越来越大……之后,钟叔开始夜不能寐,运动后气短胸闷,后来连走路都困难。
显然,这个“将军肚”并不是发福,而是巨大的肿瘤。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钟叔肚子里面的这个肿瘤不是一日长成,而是在6年时间里不分昼夜地疯狂掠夺着他身体的营养而长大的。后来钟叔辗转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就诊,却因肿物巨大、血供丰富,术中难以切除或担心术中大出血、休克死亡等原因,被告知无法手术。用药治疗后钟叔的情况更是每况愈下,肚子就像足月临盆的孕妇的肚子。最后,他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就诊。
多处脏器被大肿瘤挤压移位
术前CT显示,肿瘤几乎占满整个腹腔,胃肠道被挤到一角
钟叔入院后,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腹部肿瘤巨大,腹腔内肾、脾、肠道等多个重要组织器官受挤压移位,被确诊为后腹膜脂肪肉瘤。李文滨副教授介绍,腹膜后脂肪肉瘤在临床上少见,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由于此病发病隐匿,早期多无临床症状,一旦发现病灶时,肿瘤多已巨大,边界欠清,手术难度大。若首次手术不能完整切除伪包膜,术后复发率高。”李文滨副教授指出,完全切除肿瘤,是延长患者复发间期和延长患者生命的疗效最确切的手段。
4月9日,在王捷教授指导下,李文滨副教授团队为钟叔成功实施了“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双侧输尿管探查+左肾脂肪囊、左肾上腺联合切除术”。
由于肿瘤占据了腹腔的近80%空间,和腹腔里的器官关系密切,重要血管纵横交错,还有输尿管、神经等等重要的机构需要保护。术中,李文滨副教授像抽丝剥茧那样把脂肪肉瘤完整地从腹腔里所有重要结构中剥离切除,有时为了保护一条头发丝粗细的血管,往往需要缝合多次。经历6个小时,终于完成了这个让外科同行深感棘手的手术,术中出血仅100 ml左右。手术精准切去接近30斤重的肿瘤,而且成功保留了腹腔内重要的大器官,没有损伤腹腔里的任何一条重要的血管,没有任何一个器官结构需要修复,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完美演绎。
术后钟叔与李文滨副教授合影
肚子里的“定时炸弹”被卸下以后,钟叔的体重由术前136斤降至术后90斤。经过精心的治疗,钟叔康复良好,最终顺利出院了。
专家提醒:腹膜后脂肪肉瘤易复发,定期复查不可少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种并不多见的恶性肿瘤,却是腹膜后肿瘤中最常见的。李文滨副教授表示,腹膜后脂肪肉瘤占所有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45%左右,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男女无明显区别。
腹膜后脂肪肉瘤还很“特殊”,放疗、化疗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作用有限。即使完全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在5年内出现局部复发的比例仍有50%。
“这是因为,腹膜后脂肪肉瘤归根到底是‘脂肪产生的肿瘤’,脂肪组织就是再次复发的潜在土壤,即使在首次手术时尽可能切除肿瘤,也只能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拖延肿瘤复发的时间,并不能很好防止复发。”李文滨副教授提醒,正因如此,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除进行基本的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外,还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检查。
李文滨副教授建议,一般来说,患者应在术后1个月复查。术后3年内,每3个月检查1—2次,3年后可每6个月进行1—2次复查。此外,患者应经常进行自我检查,注意异常消化道症状(食欲食量、排便情况等)以及腹部异常包块,以防复发。(通讯员:张阳、彭耀荣)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