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中医方案常用中药解析

彭康 治未病中心,脑病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方案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刚正式发布,《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工作中要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在七版中医治疗方案中辨证用方涉及的常用中药有60多味,中药的正确使用是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的关键所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教授就该方案中的中药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作者简介  彭康  教授(中药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导师。

  一、中药品种来源。

  同名或同一种中药可来源于不同植物种类,性味功效有别。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中医方案常用中药解析

  1.杏仁  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之分,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煎服5-10g,用量当控制,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不宜用。甜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而其味甘甜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功效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药力稍缓。煎服5-10g。两者区别,苦杏仁苦降温散,且具毒性,多用于感冒喘咳、痰多之证;甜杏仁甘平润肺,毒性小,适用于虚劳咳喘,肠燥便秘之证。

  2.竹叶与淡竹叶  竹叶为禾本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淡竹的叶。性味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煎服,6-15g,鲜品15-30g。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叶。性味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功效。煎服,6-9g。两者都有清心除烦的功效,但竹叶长于清心除烦,兼能凉散上焦风热;淡竹叶利尿作用较好,临床使用时,热病初起或热伤气阴,烦热口渴,多选用竹叶;若湿热为患,心烦尿赤、口舌生疮、小便不利,多用淡竹叶。

  3.陈皮与化橘红  陈皮又名橘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之果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煎服,3-9g。化橘红为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层果皮。性味辛、苦,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煎服,3-10g。两者功效比较,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多用于脾胃气滞湿阻所致的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等;化橘红性偏温燥,燥湿化痰之力较胜,兼能消食,多用于风寒咳喘痰多、食积不化、呕吐哕逆、脘腹胀满等,尤适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喘痰多、胸膈胀闷。

  4.北沙参与南沙参  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煎服,4.5-9g。南沙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沙参的根。性味甘,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的功效。煎服,9-15g。南、北沙参功效相近,北沙参滋阴作用较好,南沙参兼有祛痰之功。

  5.人参与西洋参、党参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人参分野生和栽培,野生者称野山参,补力较大,栽培者称园参,补力较差。园参因加工方法不同,有生晒参、红参、白参、参须(须根)等规格,作用也稍有差异,以生晒参、红参质量为好,白参较差,参须更次。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白参功同生晒参,作用较弱;红参性偏温,适用于气弱阳虚者。西洋参为五加科多年生植物西洋参的根。性味甘、微苦,凉。归肺、心、肾、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另煎兑服,3-6g。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根。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脾益肺,补血、生津的功效。煎服,9-30g。三者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人参与西洋参具有补益元气之功,但人参益气救脱之力强,特别是野山参,单用即可收效;西洋参偏于苦寒,兼能补阴,宜于热病等所致气阴两脱者。党参在古今成方中虽能替代人参,但药力较薄弱,不能持久,一般轻症、慢性病,可以用党参代人参用,若重症、急症仍要用人参。

  二、中药炮制。

  中药在应用或制剂前,要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以适应临床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中药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同一来源的中药,因炮制不同,性味有变,临床功效也有别。

  麻黄

  麻黄有生麻黄、炙麻黄,生麻黄发汗力强,故发汗解表多用;炙麻黄,一般用蜂蜜炮制,蜜炙后可减弱其发汗之力,且有润肺之功,故平喘止咳多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开肺之力较强,故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多汗忌服。《伤寒论》麻黄汤,麻黄先煎去浮沫可减缓其猛烈之性,故入汤剂宜先煎去沫。

  石膏

  石膏有生石膏、煅石膏。生石膏为含水硫酸钙,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煅石膏为生石膏烧煅后,为无水硫酸钙,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的功效。外感热病,高热不退,烦渴引饮等气分实热证,肺热咳喘和胃火牙痛、头痛等用生石膏,先煎,15-60g。煅石膏多外用,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

  大黄

  大黄有生大黄、制大黄,大黄炭。生大黄,泻下力强,故欲攻下通便者宜生用,5-15g,入汤剂宜后下,不宜久煎。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善清上部火热,宜用于瘀血证,或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等。大黄炭则化瘀止血,多用于出血证。

  白术

  白术有生白术、炒白术。生白术偏于燥湿利水,宜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留而为痰饮、水肿等症。炒白术偏于补气健脾,止汗安胎,宜用于脾虚气弱,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脾肺气虚,肌表不固的自汗;妊娠胎气不安之证。

  甘草

  甘草有生甘草、炙甘草。生甘草性微寒,可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等。炙甘草,药性微温,蜜炙后可增强甘草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三、中药特殊用法

  由于中药的来源、炮制、药性等方面的因素,在中药以汤剂为主的临床使用时,有些特殊的用法能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附子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性味辛、甘,大热。有毒。附子在用于临床前都经过了严格加工炮制为黑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经过炮制后的附子其烈性和毒性都有所减低,符合临床安全用药的需要。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煎服,3-15g,宜先煎0.5-1小时。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水牛角

  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的角。性味苦,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的功效,用于温病热入血分,高热神昏谵语,惊风抽搐。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g,每日2次。

  还有细辛、贯众,均有小毒,在临床配方时注意用量,细辛,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贯众,煎服,4.5-9g。(通讯员:彭逢美)

2020-03-04 18:09:56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毅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股骨头坏死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股骨头坏死后,可以通过患肢摆动训练、抱膝训练、蹬空屈伸训练等锻炼方法,辅助改善股骨头坏死对病人自身健康产生的影响程度。1、患肢摆动训练若股骨头受到坚硬物体碰撞、经常过量饮酒、自身患有慢性病、盲目使用药物等因素影响,对股骨头部位血液循环功能产生影响,造成股骨头血液循环功能紊乱,诱发股骨头坏死。出现股骨头坏死后,会有病变部位血液流动速度缓慢现象,可以通过双手扶住床体并使人体保持站立姿势,使用发病部位进行前屈后伸等运动方式,调节股骨头血液循环,辅助改善以上疾病发作造成的影响。2、抱膝训练出现股骨头坏死后,也可以通过病人保持端坐、小腿正常下垂、双手合抱小腿前方,进行小腿拉伸运动等锻炼方法,及时调节人体四肢血液循环功能,辅助改善以上症状产生的身体不适。3、蹬空屈伸训练出现股骨头坏死后,也可以保持身体平躺、双手置于身侧、通过下肢部位交替屈膝运动等锻炼方式,调节发病部位血液流动速度,辅助改善股骨头坏死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内外侧旋转训练方法,加快股骨头坏死部位血液流动速度,辅助缓解以上疾病造成的影响。需要注意以上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错误的姿势和不当的习惯导致疾病加重。
陈毅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股骨头坏死初期怎么治疗好
股骨头坏死一般是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初期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1、一般治疗 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情况,多考虑是局部受到外伤所造成的。如果病情比较轻微,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定期复查的方式进行处理。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局部疼痛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使用舒筋活血片、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片等药物进行处理。 3、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超短波理疗、红外线烤电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消肿的目的。 4、中医治疗 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中医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缓解不适症状的目的。 5、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截骨术等。术后患者也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工作,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多吃蛋白质含量偏高的食物,也可以多吃钙元素含量偏高的食物,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王晓东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股骨头坏死吃什么药可以缓解疼痛
股骨头坏死吃什么药可以缓解疼痛,需结合其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可能是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引起的。 1、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由于股骨颈部细小,处于疏松骨质和致密骨质交界处,负重量大,容易因外界因素引起骨折。股骨颈骨折若按其部位之不同,可分为头下部、颈中部和基底部骨折三种。在临床治疗中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两个主要问题。对于疼痛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而且为了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保护股骨头的血运,目前多采用骨牵引逐步复位法。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可采用髋关节重建术或改变下肢负重力线的截骨术,以促进骨折愈合或改善功能。 2、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是指股骨和骨盆之间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由于撞击、运动损伤等外部强大的因素作用下,可以引起髋关节脱位,进一步可能会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药物进行抗炎、止痛。对于髋关节后脱位,可以遵医嘱进行提拉法进行复位;髋关节前脱位,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髋关节中心脱位,通常行骨牵引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