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药助力疫情阻击战,麻杏石甘汤加减协定方列入诊疗方案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为进一步指导全国科学规范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诊断和医疗救治工作,积极发挥中医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的独特优势,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接连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0年1月22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的《方案》(第三版)中明确表示,对于邪热壅肺的患者,推荐使用麻杏石甘汤。随后1月27日的《方案》(第四版)中虽然没有明确推荐麻杏石甘汤,但推荐的中药处方中仍以麻杏石甘汤的方药为主。《方案》(第五版)延续了该推荐。

中医药助力疫情阻击战,麻杏石甘汤加减协定方列入诊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案》(第四版)中“中医治疗”部分提到,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中医手段不仅可用于医学观察期,也可用于临床治疗期的整个阶段,包括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各阶段有不同的推荐处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1月28日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表示,“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可全程发挥作用,中医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疗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治疗往往不是着眼于病,而是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2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发出《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中推荐使用中药协定方的通知》,其中再次推荐了麻杏石甘汤加减的协定方。

中医药助力疫情阻击战,麻杏石甘汤加减协定方列入诊疗方案

  据介绍该方为仝小林院士与湖北省、武汉市专家组讨论后拟定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推荐通用方。适用于临床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者。但需要指出,该方必须由具有中药处方资质的执业医师对症后方可处方。

  麻杏石甘汤作为传统经典方剂,既往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作用、解热作用、抗菌作用、免疫作用、治疗变异性哮喘等作用,能够提升全身的肌体免疫力,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途径整体治疗的特点。[1]

  据了解,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的中成药,对日常用药来说更为方便可及,省去了配药煎煮等麻烦。品质可靠的大厂家产品如先声药业的先声咳喘宁,相关指南出台后预计又将因热销而货源紧缺。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咳喘宁这样的作为抗疫指南中经典处方的中成药产品,在日常预防和缓解病毒感冒的呼吸系统症状上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中医药抗疫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付新,刘阳等.麻杏石甘汤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 2017,34(2),126-128

2020-02-10 16:49:33浏览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总觉得自己在装抑郁症或焦虑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总觉得自己在装抑郁症或焦虑症,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由恐惧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正常现象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中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精神紧张,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爬山、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2、恐惧症恐惧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人格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恐惧症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总觉得自己在装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焦虑症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等有关。焦虑症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过度思虑、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情绪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精神分裂症会导致患者的感知觉、情感以及行为等多方面出现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幻觉、错觉、思维混乱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氮平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5、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交替发作的一种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情绪高涨、精力减退或过度兴奋等症状,也可能会伴有自言自语、敏感多疑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拉莫三嗪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焦虑症伴躯体化障碍
焦虑症伴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日常调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1、日常调理焦虑症躯体化障碍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而导致的身体器官功能发生改变的疾病,主要是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神经症,也与患者的人格特征有关,但是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患者可以适当调整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身体的恢复。2、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包括认知重建疗法和焦虑控制训练,可以纠正患者对于焦虑的错误认知,从而减轻患者焦虑的躯体化障碍症状。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生物信息反馈的方法训练患者,学会有效放松,从而减轻焦虑,以改善患者的躯体化障碍症状。3、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焦虑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焦虑症患者的躯体化障碍症状。4、物理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配合医生通过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5、运动疗法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以减轻焦虑症状。建议出现躯体化障碍的焦虑症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平时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进行复查。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焦虑症的躯体化症状有哪些,好治吗
焦虑症的躯体化症状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一般不太好治。建议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1、呼吸系统症状:焦虑发作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过度换气。呼吸中枢受大脑情绪中枢影响,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增加,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产生窒息感。同时,过度换气还会使胸部肌肉持续紧张,进一步加重胸部不适。2、心血管系统症状:焦虑导致交感神经 - 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从而引发心悸、心慌,患者自觉心跳剧烈,甚至出现心前区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或压榨样痛。长期焦虑还可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3、消化系统症状:焦虑状态下,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道蠕动,使食物排空延迟,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副交感神经异常激活则可能导致腹泻。同时,焦虑引起的应激反应还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供应,削弱其防御能力,增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发生几率。建议若出现焦虑症躯体化症状,及时前往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日常生活中,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缓解肌肉紧张和焦虑情绪。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运动可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抑郁焦虑症的躯体症状很难受怎么办
抑郁焦虑症一般可以通过日常护理、饮食调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症状。抑郁焦虑症一般指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两种疾病都属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心慌、胸闷、头晕、头痛等。 1、日常护理 患者平时可以通过阅读书籍、适当运动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从而改善症状。此外,患者也可以多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有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2、饮食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西红柿、鸡蛋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还可以适当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香蕉、蓝莓等,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方法,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的躯体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抑郁、抗焦虑的作用。 5、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失眠、头痛等症状,且通过上述治疗方式效果不佳,患者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如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建议患者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