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黄二丹: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下医院如何功能定位?

  无法否认的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带来的消耗资源越来越多,我国正在面临一种新的健康服务需求的变化,传统以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体系,显然是无法满足庞大慢病患者人群的需求,在第三届“新时代公立医院建设与发展珠江论坛暨广东医联体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黄二丹副研究员表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慢病患者很多时候是不用住院的,或者住院的时间很多,但又同样需要大量的医疗服务需求,怎么办?“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黄二丹: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下医院如何功能定位?


  什么叫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未来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黄二丹介绍,“什么叫以人为本?可能和医院目前天天说的以患者为中心还不是一回事,主要是指让患者、家属和所在的社区共同参与到诊疗服务中,他们作为卫生服务的受益人,同时也是参与者。”

  “这个和慢病需求越来越多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慢病真正要改变的是他的生活习惯和一些要持续坚持治疗、遵从医嘱,但是如果他不理解诊断和治疗,这显然就很困难。”黄二丹解释,我们不仅管到从入院到出院这个环节,从出院到入院这个环节是更加需要加强的,由于是慢病患者,他出院不代表这个病治愈了,出去之后他该怎么有效地维护,怎么改善他的生活环境,这一块以后也是医院要核心关注的,这才叫以人为本,是全周期、全流程的健康的解决方案。

  如果要达到全周期、全流程,光医院是不可能的,就必然会涉及到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体化,也就是说要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临终关怀等等整个打包放在一起,这是我们推进以人为本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理念,这个定义是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提出的。

  按照这个推论,所谓的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服务,这三个适当,或者还有更多的,适当的价格、适当的质量,他们背后都是有一个信息的角度,不是有和没有的关系,而是好和不好,适合不适合,这就意味着要将医疗服务需求方、医疗服务提供方和支付方三方面的信息能够有效地对接起来。

  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患者常常面临这样的状况:只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服务;医院知道给他提供什么服务,但是不知道我有多少床位;患者大概知道我家里有多少钱,但是谁都不知道医保能给你报销多少。

  如果这几方面的信息没有有效地对接,我们很多的医疗决策都是不理性的,这就是为什么患者刚入院的时候是不惜一切代价,一出院的时候就和你看帐单,因为前后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要做到两点,三方面的信息对接,要对接地更紧密;第二对接的点更加接近居民。这样才能真正给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怎么实现?黄二丹认为首先中国目前的健康管理平台(信息整合点)应该以区县医院为主,西部可以上升到地市级医院;东部或市区可以下沉到社区;从长远来看,最终由全科医生或者医生团队来管。

  “按照这个思路,以后的大医院它不需要所有的专科水平都达到国家级水平,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大医院科室可以直接与社区医院甚至诊所开展纵向的医联体合作,帮扶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你是国家级专科你的普通门诊要求则要更严,只接受传转诊,这时候就把一个医院的功能定位拆解开来,它既可以做常见病、多发病,但是要以专科的形式拆解开。”黄二丹表示。

  加强各级医院的紧密度,光靠政策不行

  目前全国各地不少医联体都是一种公益性,政府推动的,没有利益机制,这种其实并不会长远,医共体作为医联体的四种模式之一,关键就是要让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有利益合作机制,医院通过合作,自己专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基层的医疗质量安全标准也能快速地加强,这是要形成利益机制。

  “今年医联体分级诊疗重点一个是在基层推广紧密型医联体,除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和服务共同外,更主要的是利益共同,当然不仅仅是医保资金,还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金,还有内部的绩效分配、绩效考核,这些都是有效的利益机制。”黄二丹提出。

  “这样的变化给大医院又带来影响,因为以后可能区域、县域的患者会越来越少,地市级、省部级的医院,必须要调整它的医疗行为,首先要对不同专科开展精细化管理,比如内科医生可以和医联体内的医院进行多点执业、专科整合等等开展对外合作。”

  大医院未来如何功能定位?黄二丹指出,利用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先把功能确定下来,是医疗还是教学还是科研或者预防,其次才是去定位要做国家级的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医疗中心,省级的区医疗中心等等,按照功能定位我再制订规划,甚至医院内的不同专科都要进行细化,不同的专科,定位不一样,才能给医院在十四五期间能够有一个更加理性的发展方向。

2019-12-16 20:24:48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