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18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7.3%!专家呼吁综合干预!

母双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北京市2018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7.3%,高于较全国53.6%的水平,其中6岁儿童为12.1%,小学生为38.4%,初中生为77.2%,高中生为83.3%。”在以“儿童健康放眼未来”为主题的2019北京市中小学生“儿童健康 放眼未来”近视防控主题宣传活动暨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启动大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贺雄副主任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

  近视防控形势严峻,专家表示与户外活动少相关

  眼睛是儿童青少年探索世界的重要感官,是沟通的渠道、指引的明灯、心灵的窗口,但近视目前已成为儿童青少年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低龄化趋势明显,中央领导多次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作出批示指示,需要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2018年底,北京市按照国家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按照科学性、可行性和抽样代表性的原则,全市共调查107所中小学校,35所幼儿园,共计41029人。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各区近视率差别大,最低为47.7%,最高达到68.7%。北京市近视率从小学一年级的11.7%增长到六年级的65.7%,小学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而高三学生近视率为90.2%,其中高度近视(600度以上)人数占近视人数的26.3%。

  为什么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2018年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调查结果显示,64.1%的学生白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其中20.0%的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不足1小时;课间休息时,79.8%的学生通常在教学楼内活动。父母亲近视是子女近视的风险因素之一,父母双方都近视的学生中,近视报告率为66.15%,父母一方近视的学生中,近视报告率为58.00%,父母都不近视的学生中,近视报告率为44.93%。

  此外,长期近距离用眼,无法让睫状肌得到充分休息,也是近视的重要原因。学生学习时需要同时使用台灯和房间顶灯,保持桌面和周围环境照明协调。但被调查学生中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家学习时,不能做到台灯和房间照明同时使用。仅有20.2%的学生在户外活动;48.6%的学生放学后写作业或读书写字的时间在2小时及以上;近距离用眼时,23.5%的学生2小时及以上才休息一次眼睛。

  北京启动近视防控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实现“家—校—卫—体”联动

  按照国家要求,2019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要在2018年基础上下降1个百分点,近视防控任务艰巨,本次活动上正式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控重点人群关爱行动。

  该行动在北京市十部门近视防控措施和实施保障工作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为平台,北京市疾控中心联合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眼科医院、北医三院附属海淀医院、北京市体检中心、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和平里医院等多家医院共同开启的服务于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行动。

  1. 遴选一批近视防控示范点校

  在全市遴选出第一批先行先试近视防控示范点校,落实近视防控各项措施,开展一项或多项近视防控关爱行动。

  逐步扩大近视防控示范校数量,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2. 推进视力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

  市、区成立近视防控技术支持小组,学校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网络。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视力健康监测网络,实现视力健康管理的信息化。

  3. 建设学生近视前瞻性研究队列,开展远视力储备调研

  追踪评估学生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度,开展精准化干预和适宜技术研究,建立学生近视预警评价体系,控制近视新发或过快发展。

  在小学各年级开展远视力储备调查,评价学生的远视力储备,为从早、从小开展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4.建立网络化眼健康教育体系,组织专家进校园

  成立由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教育、传播和信息技术等领域专家组成的眼健康教育技术支持专家委员会,定期开展专业研讨,开发学生视力健康材料。指导教师将视力健康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组织权威专家开展科学防近讲座、临床专业咨询,为示范点校需要精准干预的学生提供绿色通道诊疗服务。

  5.形成近视防控综合干预模式,实现“家—校—卫—体”联动

  逐步建立近视防控综合干预模式,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家庭—学校—卫生健康—体育”多位一体的学生近视防控体系。

  6.研发有效保护视力措施,促进科研向应用转化

  深化学生近视防控研究,研发有效保护视力的干预措施,方便学校、家长、学生开展近视防控。

  本次启动仪式上,还公布了北京市首批近视防控示范点校,包括东城区光明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德胜校区、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银河小学、顺义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昌平区城关小学、大兴区第八小学、通州区马驹桥镇镇中心小学、平谷区第一小学、怀柔区实验小学、门头沟育园小学、房山城关小学、密云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延庆区康庄小学。

2019-10-31 09:42:05浏览21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青少年近视是怎么回事
青少年近视可能是遗传因素、不良用眼习惯、环境因素、户外活动时间较少、营养缺乏等原因导致的,需根据情况具体分析。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存在近视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子女出现近视的概率增加。如果出现近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改善视力。2、不良用眼习惯如果青少年平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比如看手机、平板等,可能会导致眼部调节过度,从而引起近视。建议青少年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3、环境因素如果青少年长期处于光照不足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眼部调节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近视。建议青少年平时多到光线较好的地方进行调节,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4、户外活动时间较少如果长期缺乏户外活动,可能会导致眼睛缺乏阳光照射,影响视网膜发育,从而引起近视。建议青少年平时多到户外进行活动,可以适当眺望远方,有助于眼部休息。5、营养缺乏如果青少年平时饮食不规律,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从而引起近视。建议青少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胡萝卜、猕猴桃等。日常生活中,建议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避免平时用眼过度,如果近视严重,可到正规医院配戴适宜度数的眼镜进行矫正。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青少年近视中医防控的方法有哪些
青少年近视中医防控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生活调理、按摩、针灸、药物治疗等,可以达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1、饮食调理 青少年近视可能是不良的用眼习惯造成的,比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芹菜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对眼睛有一定的好处。 2、生活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可以适当眺望远方,对眼睛有一定的好处。 3、按摩 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近视的情况。 4、针灸 针灸治疗近视主要是通过针刺睛明、太阳、风池、合谷等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近视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5、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近视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式无法得到改善,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防止近视度数的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青少年近视挂什么科
通常情况下,青少年近视可以挂眼科、屈光科、眼底病科、眼表疾病科、视神经病科等科室。1、眼科青少年近视可能是由于遗传、不良用眼习惯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远视力减退、眼睛干涩、眼部酸胀、眼部异物感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近视的情况,可以到眼科就诊,进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明确具体的近视情况。2、屈光科屈光科是一种眼科诊疗范围,主要是用于诊断和治疗因眼部疾病引起的屈光不正,比如近视、远视、散光等。若青少年出现近视的情况,可以到医院的屈光科就诊,进行验光检查,明确近视的具体情况。3、眼底病科眼底病科是一种诊疗范围,主要是用于诊断和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比如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青少年出现近视的情况,可以到医院的眼底病科就诊,进行眼底检查、视网膜检查等,明确近视的具体情况。4、眼表疾病科眼表疾病科是一种诊疗范围,主要是用于诊断和治疗眼表疾病,比如角膜炎、结膜炎等,如果青少年出现近视的情况,可以到医院的眼表疾病科就诊,进行裂隙灯检查、角膜检查等,明确具体的病情。5、视神经病科视神经病科是一种诊疗范围,主要是用于诊断和治疗视神经疾病,比如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若青少年出现近视的情况,则可以到医院的视神经病科就诊,进行视野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等,明确具体的病情。另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也可以适当眺望远方,有助于眼部的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