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行业·动态

你吃对药了吗?去北京市属的医院药学门诊问问

举报/反馈
2019-09-10 23:56:5039健康网

  北京市市属医院每年门诊患者约3319万人次,其中用药的患者约1823万人次,用药咨询服务需求十分迫切。

  9月10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在北京安贞医院召开媒体沟通会,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苏彦向媒体介绍了北京市属医院全面开设药师门诊情况,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4位总药师——北京安贞医院药学部主任林阳、北京积水潭医院药学部主任甄健存、北京朝阳医院院长助理药学部主任刘丽宏、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兰分别介绍医院药学门诊情况及开展以来的成效。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边宝生主持媒体沟通会。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推国内首个集团化药学门诊 每家医院专科药学门诊特色鲜明

  据潘苏彦介绍,经过前期试点和充分准备,北京22家市属医院于2019年8月起全面开设药学门诊,为患者用药指导开通门诊服务通道。截止目前,市属医院共开设了药学门诊68个,患者均可通过京医通平台预约挂号、医院APP挂号平台或现场自助机挂号,在22家医院进行药学门诊就诊。其中药师独立出诊的药学门诊有48个,药师医师联合门诊20个,共涉及专业近30个,基本覆盖综合诊疗范围,成为了国内首个集团化的专业齐全的药学门诊。市属医院学科齐全,特色明显,每家医院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专科药学门诊,如安贞医院开设冠心病药物治疗管理门诊、积水潭医院开设骨质疏松药学门诊、佑安医院开设艾滋病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天坛医院开设癫痫医师药师联合门诊、友谊医院开设肾内科医师药师联合门诊等,患者可根据疾病选择去相应的医院药学门诊就诊。

  药学门诊“为什么” 为复杂用药患者解难题

  潘苏彦指出,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合理用药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工作,对于多疾病多种用药合并的患者,要发挥药师作用,加强药学服务,保障合理用药。推进市属医院全面开设药学门诊是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落实全国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患者拿到处方中的药物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用药问题,但是再返回诊室询问医生不太现实,因此市属医院在医改同时推出了一系列“专业用药找药师”的便民惠民举措。如其中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这种较简单的问题患者可以在市属医院用药咨询中心免费得到解决。如果是多种疾病用药合并,或服用高风险药物需要监测,服药后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疾病或检查指标异常的复杂情况,则可以在药学门诊就诊得到解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药师通过开设药学门诊,直接面向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与患者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事件与治疗费用具有显著作用。

  药学门诊服务的对象包括:同时接受不同医师处方的患者;服用5种及5种以上慢性病治疗药物的患者;正在服用高风险药物,包括治疗窗狭窄的药物,如抗凝药物、苯妥英钠甲氨蝶呤的患者,如果不进行监测有出血、药物中毒等风险;服用药物导致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患者,如果肝功能肾功能异常情况出现;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好的患者;近期在接受治疗时经历了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此类型的患者均可以在药学门诊就诊,寻求更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后期监测措施。

  药学门诊“怎么问” 每名患者约五个步骤30分钟

  在药学门诊中药师通过采集患者病史用药史,提供合理用药建议,诊后随访等形式为患者服务,每名患者约服务30分钟。具体分为五个步骤:信息收集、分析评估、计划制定、计划执行,以及跟踪随访。

  信息收集的目标是充分了解患者,建立患者信息档案。信息收集包括药品、疾病、患者3个层面,患者主观提供信息和客观获取信息两个角度展开,以确保所获取信息的系统性、全面性、客观性。

  分析评估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发现患者目前存在或潜在存在的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分析评估依次从适应症、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四个维度展开,逐一评估四个维度所涵盖的七个方向:药物治疗不足、药物治疗过度、无效药物、剂量不足、药物不良事件、剂量过高、用药依从性差,并列出优先解决问题的清单。

  干预计划是药学管理的核心,应由药师和患者,必要时增加医生合作制定,完成后交给患者。干预计划的内容应紧密围绕评估发现的药物治疗相关问题,进行适当干预,如生活方式干预、药物重整、药物治疗方案调整、用药教育等。

  计划执行过程可分为药师干预、医生干预或转诊三种不同情况。如果药师干预在协议处方范围内,患者可直接执行,如果患者需求比较复杂,超出了协议处方范围,应将患者转诊至其他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持续监护及随访。药师会制定随访计划表,拟定何时监测什么项目,评估干预方案的实施情况,监测药物治疗的疗效,并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过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必要时进行干预方案的调整。

  药学门诊“有保障” 药效提高、药费减少患者体验好

  为筹备市属医院药学门诊,2017年以来市医管中心借鉴美国药学门诊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与内容,在国内首次引进国外教材并结合国内疾病治疗世纪本土化,培养了79名认证药物治疗管理药师,为药学门诊规划化统一化奠定了基础。现市属医院参与药师门诊的药师共计80人,均为丰富临床经验的,具备药物治疗管理药师资质或国家认证的临床药师。

  同时药学门诊统一纳入医院门诊管理,在专门的区域为患者服务,可实现京医通平台挂号或预约,药师定期出诊。

  自开诊至今,累计服务人次达30万人次,有效降低了患者选药和试药的随意性,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性疾病对患者的伤害,还提高了药物疗效,减少了药品花费及未来疾病治疗费用。

  患者就诊前后用药成本明显降低,合并例均减少用药品种0.5种药物,精简药物最多者由原来的23种药物降低为6种;患者半年人均花费降低178.9元。在药物疗效方面,统计显示,降压方案调整后患者平均血压133.5/67.2mmHg,较调整前降低12.7/3.4mmHg,患者血压达标率为82.31%;降脂方案调整后,患者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为2.73mmol/L,较调整前降低0.37mmol/L,达标率为68.53%。

  延伸阅读:

  北京市属医院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聚焦人民群众就医痛点、难点,做精做细药学改善医疗服务措施,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增加患者获得感,推出了一系列“专业用药找药师”的便民惠民举措。2014年,市属医院在门诊区域建立用药咨询中心,采用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人员资质,患者可在独立空间内享受专业的用药咨询和指导服务,共接待患者用药咨询32万人次。同时结合诊疗特点及病种结构,汇总用药咨询工作中常用药物的典型问题,编写《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丛书》。2016年,创立了“京城药师”微信公众号,每月推出4期原创文章,向大众推广药学科普,并开设市属医院用药目录查询功能,让患者不出家门就可方便查询各市属医院的药品目录,阅读量超42万次。2017年针对门诊取药患者,推出利用手机移动端“二维码移动用药服务指导”,患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获得开具药品一对一的个性化用药指导,年服务人次约3860万人次。同时组织市属医院专家在北京城市广播《健康加油站》栏目中连续3年推出专题节目,向大众宣讲合理用药知识。针对出院患者,推出出院患者用药教育,各医院依据自身学科特色,由临床药师为病情复杂、用药复杂、特殊人群患者,开展出院患者用药指导和出院后用药跟踪管理服务。2018年起,在部分市属医院试点采用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开设药学门诊,对慢性病患者、合并多种疾病多种药物使用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管理,并实现京医通平台挂号,累计服务30万例患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