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广东首例!直升机紧急转运救命器官 肝昏迷男子获新生

  不到10天,36岁的罗先生竟在生死线上走了一回:7月2日,被确诊为“慢加急性肝衰竭” ;5日,病情迅速进展并出现肝昏迷,生命进入倒数读秒;6日,救命的供肝“搭乘”直升飞机及时赶到,肝移植手术成功;8日,恢复意识,拔管,停用呼吸机;9日,情况稳定,转入普通病房。

  罗先生获得新生的背后,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器官移植、手术麻醉中心队、器官移植ICU、输血科、器官获取转运等各团队为之日夜奋战的身影。

  据了解,这是广东省首例移植器官直升机紧急转运。相比既往相同距离的长途转运,此次转运的供肝冷缺血时间缩短了至少2-3个小时,这对于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的疗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广东首例!直升机紧急转运救命器官 肝昏迷男子获新生

  36岁男子突发肝衰竭

  肝移植是唯一救命路

  7月4日上午10点多,中山三院肝移植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彤接到会诊电话.电话的另一头,中山三院感染科医生听起来十分焦急:“我们科有一名中年肝衰患者,病情进展很快,我们估计内科预后很差,请您下午到感染科紧急会诊,可能要做肝移植”。

  中山三院感染科收治的“重肝”病人约占广东省的三分之二,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成功率高。面对感染科医生要求这么紧急的会诊,一定是病人病情很棘手,张彤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从岭南医院赶到天河院区感染科。

  感染科麦丽副主任医师介绍了病人情况: “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 。”

  此时病人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浮肿,尿色浓茶样。各项化验检查指标提示:肝功能还在持续恶化,凝血功能极差。

  令人揪心的是,病人罗先生今年只有36岁,女儿才3岁。

  半个多月前,罗先生感觉有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也没当回事,7月1日晚,他感觉症状愈发加重。2日早晨起床后,妻子王女士发现他整个人都变黄了,赶紧陪他来到中山三院感染科就医。

  尽管中山三院感染科专家团队对罗先生进行了积极的内科对症支持治疗,但是各项检查指标仍在继续恶化,判断罗先生的病情内科治疗空间有限,遂请肝移植科急会诊。

广东首例!直升机紧急转运救命器官 肝昏迷男子获新生

中山三院院长助理、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扬

  中山三院院长助理、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扬介绍,像罗先生这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往往病情危重,迅速进展,胆红素迅速升高,凝血功能变差,死亡率极高,可能几天内就会昏迷。“‘慢加急’是在慢病基础上的突然加速,比急性肝衰更凶险,罗先生有十几年的乙肝病史,肝脏功能已被破坏多年,病情加速之后很难逆转。

  会诊后,感染科和肝移植中心专家一致意见考虑该病人内科治疗空间有限,预估生存几率为零,紧急肝移植是唯一的救命办法。

  肝昏迷提早出现

  生命进入倒计时

  在肝移植中心开始着手为罗先生制定治疗方案之时,罗先生肝昏迷的症状比预计更早地出现了。

广东首例!直升机紧急转运救命器官 肝昏迷男子获新生

中山三院肝移植中心病区主任易述红教授

  会诊第二天,7月5日上午,罗先生就开始出现神志改变,烦躁不安等各种症状。中山三院肝移植中心病区主任易述红教授介绍,“喊他已经没有反应了,肝性脑病达到3级,其他指标也很不乐观,黄疸接近300、血小板不到3万、凝血功能极差。”

  罗先生的生命已只能以分钟计算。

  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扬教授立即启动重型肝炎病人急诊肝移植应急绿色通道,立即优先安排病人转入岭南医院器官移植ICU,中山三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开始启动尽快寻找合适肝源,病人转入器官移植ICU后,ICU专家开始针对肝脏功能、炎症反应、重要器官功能保护、抗感染方案等方面进行积极治疗,尽可能维护病人处于更好的状态,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时间。在等到合适的肝源之前,所有的医疗救治的目的都是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时间。

  “快一点!再快一点!”

  7月5日晚,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中山三院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熊天威接到通知:有一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与罗先生配型成功,计划7月6日上午可进行器官获取手术,请提前做好准备。

  医院器官移植团队、手术麻醉中心团队、器官移植ICU团队、输血科团队、器官获取转运团队连夜备战,通知安排手术人员,术前病人维护,安排手术室、准备器械,备血,统一协调时间,制定获取-转运-受体麻醉-手术详细预案,为手术做好一切可能发生的应对措施。

  与时间赛跑

  广东首次启用直升机转运器官

  然而,难题又来了——病人在广州,器官捐献者却在400多公里以外的湛江下属某县医院。

  在不塞车的情况下,通过陆运方式至少需要6个小时;乘坐民航飞机,花在往返机场和飞行的时间也至少需要4个小时,且从湛江到广州的航班每天只有两班,而供体的获取时间还无法确定。

  如遇塞车、天气原因,移植器官冷缺血时间会大大延长,一方面罗先生可能永远错失救治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肝移植术后的长期疗效也会打折扣。

  为了节约时间,尽快为生命垂危的罗先生进行肝移植手术,并最大限度缩短供肝冷缺血时间以提高疗效,中山三院器官移植中心及器官捐献办公室当晚决定联合航空公司启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来转运移植器官。这次救援行动是广东省首例移植器官直升机紧急转运!

  一切为了病人,时间就是生命!经中山三院肝移植团队及当地医院专家的反复研讨和多方筹备,各项工作一一落实准备就绪。

  空中接力!

  “爱心肝”快速送达

  7月6日上午9点30分,捐献器官开始获取;

  10点12分,救援直升机抵达停机坪等候获取团队及捐献器官;

  10点55分,获取团队带着珍贵的捐献器官抵达现场,登上救援直升机返航广州;

  12点43分,救援机组带着获取团队和捐献器官成功降落中山三院岭南医院停车场。

  中山三院肝移植中心早已开通绿色通道,为了缩短供肝的冷缺血时间,罗先生已经提前被麻醉好等待供肝的到来。

广东首例!直升机紧急转运救命器官 肝昏迷男子获新生

“爱心肝”搭乘直升机快速送达

  直升飞机一停稳,等待在附近的接机人员,迅速冒着螺旋桨刮起的大风,接过带着生命希望的器官保存箱快速护送进入手术室;

广东首例!直升机紧急转运救命器官 肝昏迷男子获新生

中山三院荣誉院长、国内著名肝移植专家陈规划教授、肝移植中心病区主任易述红教授担任主刀

  12点50分,手术刀划开皮肤,手术顺利开始,此次手术由中山三院荣誉院长、国内著名肝移植专家陈规划教授、肝移植中心病区主任易述红教授担任主刀;

  18点16分罗先生的肝移植手术顺利结束。

广东首例!直升机紧急转运救命器官 肝昏迷男子获新生

中山三院荣誉院长、国内著名肝移植专家陈规划教授

  陈规划教授介绍,供肝的冷缺血时间为5小时20分,比既往相同距离的长途转运供肝冷缺血时间缩短了至少2-3个小时,这对于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的疗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患者说:我要更珍惜生命

  专家提醒:肝炎患者慎防不检查乱吃药

  手术室外的王女士第一时间看到了推出手术室的丈夫,尽管只是匆匆一面,她看到尚未苏醒的丈夫安详的面容,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当时我们全家人都守候在手术室外,手术医生告诉我们手术顺利,又看到他被安全推出手术室,真是如释重负。”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王女士仍然十分激动。

  7月8日上午(术后第二天),罗先生意识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停用呼吸机。7月9日,病情稳定的他转回肝移植病区普通病房。一切顺利的话,大概2-3周后就可以出院了。

广东首例!直升机紧急转运救命器官 肝昏迷男子获新生

肝移植团队为罗先生查房

  “好像睡了一觉,但没想到醒来病房都变了”,刚经历生死的罗先生非常感慨:“感谢三院的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也会更加珍视生命。”

  罗先生说,他虽然知道自己肝不好,但是平时也并没有多注意,很少检查。

  杨扬主任表示,重症肝炎肝移植几乎占了肝移植病人的一半以上,此类病人往往病情危重,合并症多,发展迅速,全身情况差,凝血功能障碍等状态还会为手术带来更高风险。

  “肝炎经过治疗是能够控制进展的,”他提醒慢性肝炎患者们,“乱吃药,不检查,是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所以,肝炎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并根据检查的情况再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避免发生药物性肝损伤。”(通讯员:周晋安、甄晓洲)

2019-07-10 23:25:00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症状表现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其症状主要涵盖呼吸系统症状、心脏相关症状以及全身性症状等方面。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存在长期的基础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咳嗽是早期常见症状,多在晨起或夜间加重,随病情进展,咳嗽频率和程度会增加。咳痰也较为普遍,痰液性状会因病情变化,在稳定期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当合并感染时,痰液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2、心脏相关症状: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心脏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异常,可伴有心慌、心前区不适。由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会出现下肢水肿,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3、全身性症状:由于心肺功能受损,身体长期处于缺氧和代谢紊乱状态,患者会感到乏力,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容易疲劳。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这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若出现上述疑似肺心病的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病情。要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会有什么表现
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性症状等。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初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性呼吸困难。此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性或脓性,严重时可出现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与肺动脉高压或胸膜受累有关。2、心血管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时心悸、气短。严重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初期为踝部水肿,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此外,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房颤等。3、全身性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与慢性缺氧和右心功能不全相关。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与慢性消耗和食欲减退相关。此外,患者可出现发绀,多见于口唇、甲床等部位,反映慢性缺氧状态。对于肺心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心病和肺气肿怎么治
肺心病通常是指肺源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等,而肺气肿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手术治疗。如果患有或怀疑患有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项目检查以明确病情。一、肺源性心脏病治疗:1、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至关重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因感染诱发的心肺功能恶化。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减轻呼吸困难症状。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十分必要,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持续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3、控制心力衰竭: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肺源性心脏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消除水肿;强心药物地高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二、肺气肿的治疗:1、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是肺气肿治疗的常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等药物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在病情较重或急性加重期联合支气管舒张剂使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2、机械通气:对于病情严重、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帮助患者呼吸,减轻肺水肿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改善气体交换。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气肿患者,肺减容术可切除部分过度膨胀的肺组织,减少肺容积,降低肺内压力,改善呼吸功能。肺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肺气肿的一种治疗选择,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高且供体资源有限。日常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坚持呼吸康复训练,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肺心病有什么方法
肺心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旨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药物治疗:肺心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等,是控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关键。此外,对于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症状。正性肌力药如地高辛等,可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但需注意监测药物浓度,防止中毒。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以改善通气功能。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肺心病的治疗中起着辅助作用。呼吸训练、胸部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减轻呼吸困难;胸部物理治疗则有助于排痰,改善肺部通气;运动疗法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物理治疗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3、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肺心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常见的手术包括肺减容术、肺移植等。这些手术旨在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从而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不适症状加重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