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饭前喝汤,胜良方?几个好处,试过的人都心有体会

太阳当空照,夏日的火热把地面的人儿烤得口干舌燥。在地球那头,北方汉子穿着大裤衩、光着膀子大口大口嚼冰棍,咕咚咕咚喝冰饮料;这厢,岭南妹子端出一盅养生汤,一勺一勺小口入嘴,帮助身体消暑解热。

在广东,夏天能解暑并非只有吃冰喝冷一种选择,还可以选择温暖的汤水。汤,不仅是广东饮食的一张名片,更是广府人的生命之源。

夏季高温,喝什么汤能祛湿降火?中医有几个推荐

汤之于广东人比菜重要

“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饭前喝汤之于广东人,就像是饭前祷告之于基督徒,都是一种仪式感。当喝完汤了,说明可以真正开饭了。

中医院心血管病专科主任胡医师表示,饭前喝汤是有养生道理的。饭前喝汤可以增强饱腹感,能够减少用餐时吃过多的米饭和菜肴,有利于控制食量,所以民间有“饭前喝汤,苗条又健康”、“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等说法

理论上说,空腹状态胃酸浓度高,喝汤会稀释胃酸,但广东人从小就养成了饭前喝汤的习惯,身体早已适应了,所以喝汤并不影响消化,反而会觉得很舒服。当然,不排除特殊人群,比如经常胃胀、烧心、反酸等胃病病人,胃酸分泌本身较少,不适宜饭前喝汤。而饭后喝汤,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长胖。

广东人为什么爱喝汤?

广东汤以老火汤闻名天下,这种汤的最大特点就是慢火长时间煲煮。广府人认为,火候足,时间长,这样的汤口感甘甜,又有保健养生的功效。

说起广东人喝汤的起源,有记载称,始于赵佗。在南越国时期,南越王膳食房的食官就懂得利用岭南的丰富食物资源,用柴火慢慢熬煮数个小时,熬出一种汤膳,名为“尚汤”,即是现在“老火靓汤”的原形。

广东人爱喝汤,说到底是环境给逼出来的。广东地区气候炎热,而且还是湿热,尤其夏天随便活动一下,就全身出汗黏糊糊地很不爽,这是外地人最不适应的。

夏季高温,喝什么汤能祛湿降火?中医有几个推荐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湿气重”,导致身体各种不舒服。“湿热的天气,使人四肢乏力,容易长痘、长湿疹等皮肤病,还特别影响人的胃口,不想吃东西,所以需要增加液态食物。”医师解释说,汤是营养品跟水的结合产物,饭前喝点清汤,既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醒胃开胃,到再吃饭时,肠胃就完全进入工作状态了,这对消化吸收都是有好处的

在广东,尽管每家每户都有煲汤的诀窍,但都会把住一个原则:

汤水种类跟随四季变化而改变,春季重祛湿,夏季讲去火,秋季重滋补,冬季讲温润。

老火汤的营养之争

“肉汤就是肉的洗澡水,没有营养,”这句话小九已经不止一次从西医大夫(在广州工作的外省人)的嘴里听到。

马上就有老广跳出来反对,“胡说”,理由是,骨头、鸡鸭肉等食材在煲汤前先在沸水中氽了一遍,俗称“飞水”,肉的洗澡水早倒掉了,现在汤里都是肉溶解出来的精华。

夏季高温,喝什么汤能祛湿降火?中医有几个推荐

“不能说汤没有营养价值,毕竟它是用食材做出来的,食材煮熟炖烂之后会有营养成分溶解到汤水里。应该客观来讲,是任何的汤水的营养成分,都不及汤渣。”营养科赵主任表示,无论肉汤、鸡汤还是鱼汤,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肉块本身。虽然汤味道鲜美,但大部分肌肉纤维蛋白质难以溶入汤中,所以喝汤同时吃汤渣,才能最大程度补充营养

至于哪类汤的营养价值更高,赵主任认为,主要看食材原料,“但不管什么原料,汤里面主要是一些可溶解的物质,比如可溶性纤维素、维生素等”。

随着痛风、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疾病的高发,以及对广府饮食的研究深入,大家已经逐渐意识到老火汤的“缺点”——长时间熬煮的汤含有较多的嘌呤。因此,广东人的煲汤方式也在调整改变。

夏季高温,喝什么汤能祛湿降火?中医有几个推荐

汤还是要喝,只是不再像过去痴迷老火汤,更注重健康的汤水。家庭主妇们都知道,煲汤不要超过两小时,即便煲老火汤,也最好先了解好家人的体质,以及药材的药性,她们甚至会咨询专业中医师指导煲汤。痛风病人喝汤建议喝滚汤(快汤),比如瘦肉滚枸杞叶、丝瓜鱼片汤等,如果喝鸡汤,最好去除鸡皮和内脏。

针对夏季的湿热,以及夏季养生重养心,医师推荐了一些祛湿降火的汤水。比如,解暑下火的冬瓜薏米扁豆排骨汤、绿豆海带汤、莲子百合汤、苦瓜黄豆排骨汤等,适合心火旺的人。如果睡眠不好的,可以食用当归乌鸡汤、柏子仁炖猪心汤等。

2019-06-23 17:30: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