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7个月女婴肠套叠哭闹呕吐 水灌肠复位康复

  10月9日凌晨2点,一名7个月大的女婴因呕吐、哭闹不止被送到祈福医院急诊。经B超诊断为婴儿肠套叠。小儿外科立即为她进行了“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使套入大肠内的小肠复位。该技术填补了祈福医院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

  7月龄宝宝肠套叠13小时,急行水灌肠复位

  据了解,该女婴在家里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的情况,开始父母以为受凉,并没在意,谁知晚上孩子越发哭闹的厉害,还出现了血便。家长觉得不对劲,才赶紧抱孩子到祈福医院急诊。

  就诊时,孩子已发病约13小时,面色苍白,根据哭闹、呕吐、血便的症状,急诊医生判断孩子可能是小儿急性肠套叠,B超确诊后,立即联系小儿外科医生进行治疗。在超声科医生的配合下,小儿外科医疗团队立即为孩子进行了简便安全无创的“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使套叠的肠子恢复了正常。

  肠套叠多发于婴儿,严重者危及生命

  肠套叠就是一段肠子套入相邻的一段肠子里,造成肠道梗阻而不通畅。多发生于小肠和大肠连接的部位。急性肠套叠常见于4月龄~2岁婴幼儿,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四季均有发病,春秋两季多见。

  肠套叠患儿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含血和粘液的粪便,发病后4~12小时出现)。医生检查时会可触及“腊肠样”包块,多位于脐右上方。若不及时诊断治疗,肠管套叠1~2天,套入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并随着肠蠕动肠管越套越紧,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严重时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危及宝宝生命。

  水灌肠PK空气灌肠,4大优势胜出

  据了解,小儿肠套叠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次采用的新技术“B超引导下水灌肠复位”痛苦小、无损伤、更安全,主要优点在于:

  1、避免了医生、患儿及家长暴露于X射线下的损伤;

  2、有压力检测装置和安全水阀,灌肠复位更安全;

  3、采用温盐水灌肠有助于冲刷肠道炎性介质,减少复位后发热

  4、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

  舒斯伟主任提醒说,水压灌肠复位一般用于起病时间在48 小时以内,身体情况较好的患儿。对于起病时间超过48 小时,存在严重腹胀或有腹膜炎表现者禁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严重的宝宝,应采取剖腹复位套叠肠管的手术疗法。因此,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TIPS

  宝宝为什么会得肠套叠?

  宝宝得肠套叠,多集中在三点原因:

  1. 病毒感染、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

  2. 饮食的改变:婴儿生后4~10个月是添加辅食和增加奶量的时期,婴儿肠道不能适应所改变食物,导致肠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

  3. 解剖位置: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形成异常肠逆蠕动。

  急性肠套叠宝宝有何表现?

  得了急性肠套叠的宝宝会表现剧烈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之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其症状如前。如此反复多次,还有拒食、呕吐、后期排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舒斯伟主任提醒家长,如果宝宝呕吐伴随持续哭闹或者血便,一定要到小儿外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间造成严重后果。

2018-10-26 16:59:09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可以做什么检查
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通常需要按照医生建议,通过大便常规、腹部超声、胃镜检查等项目来明确具体病因。1.大便常规首先,大便常规可以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异常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虫卵等。这些异常成分可能提示存在肠道感染、寄生虫病或消化道出血等问题。如果大便中出现白细胞,可能提示肠道有病原体感染;如果发现红细胞,则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如果发现虫卵,则可提示存在寄生虫感染。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初步判断恶心反胃是否与肠道感染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有关。2.腹部超声其次,腹部超声可以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和结构,用于辅助诊断胆囊炎、胆结石、阑尾炎、肠梗阻等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常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反胃的症状,阑尾炎可能引起右下腹疼痛和恶心呕吐,而肠梗阻则可能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反胃等症状。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潜在问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3.胃镜检查最后,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壁情况,多用于诊断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息肉、胃息肉等消化系统疾病。针对不明原因的上腹部隐痛、反酸嗳气、恶心反胃、食欲减退等症状,常可通过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综上所述,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常需要尽快完善大便常规、腹部超声、胃镜检查等项目,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积极治疗。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可以做什么检查
青少年经常出现恶心、反胃的情况,可能涉及多种原因,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来进行专业诊断并进行治疗。1.实验室检查首先,实验室检查是初步筛查各项原因的重要手段,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呼气试验、大便常规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恶心反胃的症状,是否与病原体感染有关。通过呼气试验,则可评估上述症状是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同时,大便常规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大便的性状、颜色等情况,并通过相应指标来判断是否有消化道感染、出血等问题存在。2.影像学检查其次,腹部超声、消化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对青少年出现的恶心反胃症状,进行具体病因的辅助诊断。腹部超声主要是通过向腹部器官发射超声波,并将器官反射回来的声波转化为图像的方式,来评估肝胆、胰脾、胃肠等器官是否存在结构形态异常或炎症、占位性病变等问题。而消化道造影则是通过吞食硫酸钡等显影剂后,通过钡剂在经过消化道的显影过程,来评估恶心反胃的症状与何种消化道疾病有关。3.内镜检查最后,胃镜检查、肠镜检查等内镜检查,也可以用于诊断青少年经常出现的恶心反胃症状,具体与何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胃镜检查多用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部位的疾病诊断,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而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肠道内部是否有溃疡、炎症等问题存在。综上所述,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通常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的检查结果,来明确具体致病原因,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青少年平时也应养成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的习惯,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