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立夏宜清心健脾化湿,试试这两款食疗方

王峰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随着近期降雨的增多,空气中的湿热感觉也明显了很多,我们要和春天挥手告别了,炎炎夏季即将登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2018年5月5日21:25:18是立夏到达的时辰,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夏宜清心健脾化湿,试试这两款食疗方

  专家:王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节气特点和养生原则】

  立夏时节气温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对岭南地区而言,湿热将开始明显。针对这个特殊的节气特点,立夏的养生要点是:清心健脾化湿。

  【立夏药膳食疗方】

  根据立夏的养生原则,王峰医师设计了两款食疗方,供大家品鉴。

  一、君子白贝

  【配伍组成】苦瓜15克、莲子10克、淮山15克、新鲜白贝适量

  【食疗功效】清心降火,健脾化湿

  在民间传说中,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就是苦瓜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因此,王峰给这道汤取名君子白贝汤。苦瓜虽有点苦味,可以清心降火,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还有一定的降糖功效,是夏季一道不错的养生食材。

  二、桑葚清心饮

  【配伍组成】桑葚50克、乌梅50克、山楂25克、陈皮10克、桂花5克、冰糖适量

  【食疗功效】清心养心,生津除烦

  【制作步骤】

  1.先将以上食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

  2.在锅中加入适量的冰糖,加入水,中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一个小时,将桂花放入锅中,闷煮一会,然后关火,晾凉,用漏勺将原料全部滤掉,然后就可以饮用了,也可以冰镇之后饮用。

  这道清心饮是在酸梅汤的基础上增加了桑葚制作而成的。酸梅汤生津止渴,除烦安神,是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桑葚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养心益智,滋补肝肾。烽哥设计将桑葚子加入酸梅汤后,清心和养心同用,相得益彰。

  【提醒:夏季寒凉要节制】

  夏季属火,在五脏合心,因此中医认为夏季是心气旺盛的季节,心主血脉,心气强则血脉充足,因此人在夏季的生长代谢是一年中最旺盛的阶段,所以夏季不光庄稼长得快,人长身高也最明显,春生夏长就是这个道理。

  夏季不利的因素是心火容易炽盛,因此夏季应该适当清心降火,但不可过度寒凉,以免伤害了正常的心阳。所以,夏季大家在享受空调,饮用冷饮等避暑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制,以免寒凉过度,诱发感冒或者腹泻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反为不美了。(通讯员:韩文青)

2018-05-05 07:22:2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精神病好吗
如果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较轻,则通常中医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若是病情较重,则可能效果不太好。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一些轻度精神障碍,如轻度焦虑症、神经衰弱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认为精神状态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例如,对于因肝郁气滞导致的轻度焦虑,中医常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使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这类药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机运行,改善因情绪不畅引起的身体不适,进而缓解焦虑症状。同时,中医的针灸疗法也能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对改善睡眠、舒缓情绪有积极作用。但对于重度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等重症精神病,患者一般出现严重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此时,西医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迅速控制症状,如使用氯丙嗪、奥氮平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幻觉、妄想等症状,降低患者的激越行为。相比之下,中医治疗起效相对较慢,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的急性发作,无法满足患者紧急的治疗需求,所以效果相对较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康复。
艾亮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脚踝韧带损伤中医治疗方法
脚踝韧带损伤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药物、针灸疗法、推拿。但需注意,这些方法均应遵医嘱进行。1、中药内服:针对脚踝韧带损伤,常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加减。此方由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等组成,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服用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2、外用药物:外敷膏药或熏洗是常见的外治法之一。例如,云南白药膏可直接贴敷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此外,使用跌打损伤药酒进行局部熏洗,可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3、针灸疗法:针刺特定穴位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昆仑等。针灸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对于急性期患者,采用轻度刺激手法;而对于慢性期或恢复期患者,则可适当增加刺激强度,以增强治疗效果。4、推拿:通过专业手法对受伤部位及其周围肌肉进行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群,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现象。同时,适当的推拿还可以提高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要注意的是,推拿一般是在恢复后期进行,而且推拿时手法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针对脚踝韧带损伤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早负重行走,防止二次伤害。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但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熏洗、针灸治疗、穴位按摩等方法。这些方法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中药内服: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若属风热犯目证,常用银翘散等方剂,以疏风清热、退翳明目,缓解眼部因风热之邪侵袭引起的痒痛、畏光、流泪等症状。2、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如野菊花、金银花、蝉蜕、防风等,将这些中药加水煎煮后,趁热用其蒸汽熏眼,待水温适宜时,再用药液清洗眼部。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蒸汽和药液直接作用于眼部,能起到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的作用,改善眼部不适症状,促进眼部炎症的消退。3、针灸治疗:选取眼周及相关经络上的穴位进行针刺。睛明穴位于眼部,针刺此穴可直接疏通眼部经络气血,缓解眼部症状。攒竹穴、丝竹空穴等也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眼部经气,起到祛风清热、通络止痛的效果。4、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眼周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部抵抗力。按摩时,用手指指腹轻轻按压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眼部症状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及时就医。日常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过敏的发生。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可记录日常生活中与过敏发作相关的因素,以便更好地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的复发。
艾亮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效果,但难以完全治愈疾病。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中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影响正常造血功能,患者常出现贫血、脾肿大、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骨髓纤维化多与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禀赋不足致使正气亏虚,易受外邪侵袭;后天失养通常是由饮食不节、过度劳累造成的,这些不良习惯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无源;长期情志不畅可能会造成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均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患者除贫血、脾肿大、乏力外,还可能伴有面色萎黄、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主要采用辨证论治。对于气血两虚证,常以八珍汤加减,通过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药物,起到益气养血的功效,改善患者贫血、乏力等症状。气滞血瘀证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等药物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缓解因瘀血阻滞引起的脾肿大等症状。此外,中成药鳖甲煎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可辅助缩小脾脏。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调整用药。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气血恢复。饮食上可适当多食用红枣、桂圆等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发热、出血等紧急情况,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