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人数接近1.7亿,与高尿酸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疾病痛风,患者已达7800万。成年男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为血清尿酸含量大于“420uml/L”。为了让大家更关注痛风及高尿酸症,记住“420uml/L”这个关键数据,4月20日被定为“全国关注痛风日”。
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患者愈来愈多,但患者接受规范治疗的情况却不太理想。“很多患者只是痛的时候治,不痛就走了,没有尿酸达标意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古洁若教授表示,另外,高尿酸血症/痛风有非常多的表型,尿酸的合成和排泄通道、损伤的靶器官、症状表现、药物的有效性等各有差异,“一百个痛风病人一百个样”,精准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尿酸、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水平应在180-360umol/L。
在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尿酸检查,成年男性大于420umol/L,女性大于360umol/L,即可诊断高尿酸血症。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当血尿酸含量达超过标准值,即成年男性大于420umol/L,尿酸会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血管等处,而当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就会形成痛风性关节炎即痛风。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趋年轻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古洁若介绍,在广东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痛风发病率为10%,广东省痛风病人多达千万,而其中七成患者在20-40岁之间;而体检人群中血尿酸超标的人更高达30%。
痛就治不痛就不治?
高尿酸血症也影响寿命
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患者愈来愈多,但很多患者并没有接受规范的治疗。下面这些想法可以说是普遍:
“一发作就吃激素,超剂量的滥用激素
“痛才治不痛不治”
“血尿酸超标也没什么,反正也没影响”
“觉得自己好点了就随意停药”
“看到别的患友吃的药效果好就盲目跟风”
……
只要不痛,很多人都认为高尿酸不用治疗。古洁若教授表示,高尿酸血症除了引发痛风之外,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II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II型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是高尿酸血症的三大并发症。据统计,如不进行干预,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平均寿命与正常人相差15年左右。
“420uml/L是高尿酸血症的基线。无症状的、没有内脏受累时的高尿酸血症是否要用药还需要结合其他情况;但一定要进行早期监管,防止结晶的产生,预防各类事件的发生”。古洁若教授表示,“即使没有其他高危因素,当尿酸高到500uml/l,必须要及时就医。”
而对于已经发作的患者,将尿酸控制到达标水平,溶解掉体内结晶,才考虑减药停药。古洁若教授介绍,在痛风的系统治疗中,不能仅满足于把患者的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更应力求降到目标值。血尿酸越低,痛风发作可能性越小,痛风石缩小速度越快。通常对于伴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应严格控制在300umol/L以下,才能保证痛风石的缓慢溶解;对于没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也应控制在360umol/L以下,以避免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当患者达到完全的临床达标状态,可以停用药物。规范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从重病到轻病,从轻病到无病”。
同样吃药,为什么我的尿酸控制不了?
你需要了解一下精准治疗
有些患者饮食控制不错,药也坚持吃了,但是为什么尿酸总不达标?
古洁若表示,痛风患者确实表现各一,有些人喝酒才会痛风发作,有些人不喝酒也发作;有人全身都是结节,有人只有固定地方有结节;有人即使尿酸非常高也不痛,有人痛得死去活来……“一百个病人一百个样”。精准的个性化治疗非常重要,比如有人尿酸合成酶活性比较高,容易产生更多的尿酸,他需要的可能是抑制尿酸合成药物;有人尿酸转运蛋白功能较弱,排酸慢,他可能需要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不同的药物,患者反应不一样,通过基因检测,精准治疗可以在用药之前即判断某类药物对患者是否有效或是否有过敏反应。”古洁若表示。
除了疾病分型、精准用药,精准医疗在高尿酸血症/痛风还应用在早期预警上。20%-80%的痛风病人有家族遗传史,除了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外,遗传基因是导致痛风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警是否会发病,发病后属于哪种表现,高风险人群可及时进行干预。(通讯员:江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