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刚出生的宝宝头上居然“长尾巴” 医生巧手来切除

  2018年2月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为一位刚出生仅10天的婴儿解除了头上异常生长的“尾巴”,同时也解除了婴儿家人的担心。

  小丁,一位年轻的潮汕父亲,几日前怀抱着刚出生仅数天的婴儿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医。原来,婴儿出生后就发现后脑勺位置有一个小小尾巴,约小拇指大小,接下来几天,这个小尾巴在慢慢变大,察觉到事情严重性的小丁立即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最后在朋友的力荐下找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将外科主任邓跃飞主任医师。

刚出生的宝宝头上居然“长尾巴” 医生巧手来切除

  经过诊治,这十日婴儿是得了颅裂合并脑膜膨出

  专家简介:邓跃飞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颅脑肿瘤专科主任,特别擅长显微镜、内镜微创手术切除鞍区(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桥脑小脑角(听神经瘤、脑膜瘤等)等部位颅底肿瘤。对脑胶质瘤、转移瘤的综合治疗,以及对高难度颅底、颅颌面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缺损修复具丰富治疗经验并有专门深入研究,总手术数≥3500例,其中主刀脑肿瘤例数≥2000例,手术操作形成“准而稳,解剖清晰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特点,特别对复杂性颅底肿瘤具丰富治疗经验,所总结的临床经验研究发表在欧洲颅底专业杂志上,每年收治的复杂颅底肿瘤病人数在华南地区名列前茅。

  在婴儿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后,邓跃飞团队积极为婴儿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以确保婴儿围手术期每一个环节安全、顺利。婴儿术前血生化检查提示血钾偏高,心电图提示心率过快,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邓跃飞团队积极请新生儿科、心内科、麻醉科会诊及处理后排除手术禁忌症。2018年02月08日,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了“枕部肿物切除+硬脑膜修补术”。

  由于手术前已经明确肿物周围存在颅骨缺损且头皮菲薄,邓跃飞主任医师在手术中按照术前计划沿着肿物边界小心切开头皮,细致并耐心的分离肿物与正常颅脑组织的黏连部分,每一步都充分止血以避免血液丢失太多,将肿物完全游离出来后发现一直径约0.8cm的管状结构联通着颅内与肿物,将肿物完整切除,仔细严密地修补缝合脑脊液漏出部位的硬脑膜以避免术后脑脊液漏出导致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修剪并逐层缝合头皮后见枕部无明显膨出。术后婴儿入住NICU,目前婴儿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愈合良好。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心内科等多学科的精心治疗下,婴儿已经能喝奶正常,准备出院回家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颅脑和脊柱脊髓)先天性疾病主要包括:脑积水脑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综合征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Arnold-Chiari畸形)、颅颈交界处畸形、蛛网膜囊肿、颅缝早闭症等,颅裂合并脑膜膨出这一病种并不为人所熟知,神经外科主任邓跃飞主任医师介绍道,脑膨出是一类先天性颅骨缺损,颅内容物经此缺损向颅外疝出的疾病。根据疝出内容物不同将脑膨出分为脑膜膨出、脑膜脑膨出、积水性脑膜脑膨出三种类型。颅裂合并脑膜膨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人类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因原始神经管头端闭合不全,则可影响颅骨、脑膜及脑的发育,发生各种类型的脑膨出。目前认为导致神经管闭合不全的因素较多,其中,妊娠期叶酸摄入量不足是大家公认的因素。

  以上先天性病变不仅影响患儿外观形象,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患病婴儿的出生将会给家庭带来诸多负担。那么,如何预防此类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出现呢?对此,邓跃飞主任医师建议孕妇应常规服用叶酸预防发育畸形,或者是让孕妇应定期按时产检、及早发现发育畸形、避免缺陷婴儿出生。

  如果出生的婴儿出现脑膨出发育畸形该怎么办呢?邓跃飞主任医师同样也给出了建议:1.一旦发现异常应积极去正规医院诊治,B超、CT及MRI检查可以明确发育畸形的特点及严重程度;2.根据婴儿的全身情况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如无明显心肺疾病等手术禁忌症,应尽早采取手术修复畸形。(通讯员:林伟吟、刘文琴)

2018-02-26 16:51:20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症状表现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其症状主要涵盖呼吸系统症状、心脏相关症状以及全身性症状等方面。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存在长期的基础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咳嗽是早期常见症状,多在晨起或夜间加重,随病情进展,咳嗽频率和程度会增加。咳痰也较为普遍,痰液性状会因病情变化,在稳定期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当合并感染时,痰液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2、心脏相关症状: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心脏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异常,可伴有心慌、心前区不适。由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会出现下肢水肿,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3、全身性症状:由于心肺功能受损,身体长期处于缺氧和代谢紊乱状态,患者会感到乏力,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容易疲劳。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这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若出现上述疑似肺心病的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病情。要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会有什么表现
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性症状等。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初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性呼吸困难。此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性或脓性,严重时可出现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与肺动脉高压或胸膜受累有关。2、心血管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时心悸、气短。严重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初期为踝部水肿,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此外,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房颤等。3、全身性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与慢性缺氧和右心功能不全相关。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与慢性消耗和食欲减退相关。此外,患者可出现发绀,多见于口唇、甲床等部位,反映慢性缺氧状态。对于肺心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心病和肺气肿怎么治
肺心病通常是指肺源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等,而肺气肿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手术治疗。如果患有或怀疑患有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项目检查以明确病情。一、肺源性心脏病治疗:1、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至关重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因感染诱发的心肺功能恶化。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减轻呼吸困难症状。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十分必要,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持续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3、控制心力衰竭: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肺源性心脏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消除水肿;强心药物地高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二、肺气肿的治疗:1、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是肺气肿治疗的常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等药物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在病情较重或急性加重期联合支气管舒张剂使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2、机械通气:对于病情严重、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帮助患者呼吸,减轻肺水肿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改善气体交换。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气肿患者,肺减容术可切除部分过度膨胀的肺组织,减少肺容积,降低肺内压力,改善呼吸功能。肺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肺气肿的一种治疗选择,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高且供体资源有限。日常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坚持呼吸康复训练,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肺心病有什么方法
肺心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旨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药物治疗:肺心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等,是控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关键。此外,对于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症状。正性肌力药如地高辛等,可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但需注意监测药物浓度,防止中毒。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以改善通气功能。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肺心病的治疗中起着辅助作用。呼吸训练、胸部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减轻呼吸困难;胸部物理治疗则有助于排痰,改善肺部通气;运动疗法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物理治疗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3、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肺心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常见的手术包括肺减容术、肺移植等。这些手术旨在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从而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不适症状加重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