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17年12月31日,周婆婆摸着不再胀鼓鼓的大肚子,欣慰地说道:“现在肚子不胀,呼吸顺畅。赶上2017年最后一天出院,希望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故事还要从2017年7月份开始说起,周婆婆发现自己腹部饱胀,而且胃口变差,同时伴随恶心等症状。她自然不敢怠慢,赶忙到广州某三甲医院就诊,腹部X光检查检查提示肠梗阻。因周婆婆再40余年前因胃穿孔做过手术,医生给照了腹部片后,判断其腹部饱胀是胃部术后导致肠粘连,肠不通引起的,当时她自觉症状不重,拒绝了住院治疗。不料,周婆婆返回家里不到1周,她的肚子越发肿大,并出现呕吐症状,这次才赶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诊。胃肠外科席亚鸣主任医师对其仔细查看,发现周婆婆短期内出现大量腹水,并于下腹部触及一肿物,考虑为盆腹腔内存在肿瘤可能。
入院后,医生检查发现周婆婆的腹围达94cm。席亚鸣主任医师给予行腹腔穿刺抽取腹水化验,报告只见大量异型细胞,未见明确癌细胞。CT等检查考虑盆腔内肿物,直径约10cm,肿物与子宫附件及直肠分界不清。不得已,采取B超定位下穿刺取肿物组织活检,但遗憾的是病理结果只能怀疑横纹肌肉瘤,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大量的腹水严重影响到周婆婆的活动,医生对症给予腹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很快,周婆婆感觉腹部轻松了不少,一周后腹围降至84cm。
远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得知周婆婆情况后,执意将其接到上海,以寻求得更好的治疗。辗转多家大医院,所有专家查阅周婆婆的病案资料之后都摇头,表示肿物性质是横纹肌肉瘤,而且肿物巨大,侵犯多个脏器,无法手术治疗。无奈之下,周婆婆返回广州,自行使用偏方,用中草药物敷于腹部,以期待奇迹出现。期间周婆婆并无明显腹部不适,直至11月下旬,周婆婆再次出现腹胀、恶心,肿物增大至肚脐水平,并且逐渐加重,影响呼吸和行走。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的一家人带着周婆婆再次来到席亚鸣的诊室。收住院后,检查发现周婆婆腹围再次达到94cm,腹腔内大量腹水,肚脐水平可触及一大小约16cmX14cm肿物。席亚鸣表示,经过全身PET-CT等检查,发现3个多月来,周婆婆的盆腔内肿瘤已经长到腹腔来,最大径增大了近8cm,与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及双侧附件粘连加重,双侧输尿管也可能受压,而且PET-CT怀疑大网膜及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前徒然加大。肿物给周婆婆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她表示若不能将肿物切掉,她自己不能吃、不能喝,甚至最后都无法呼吸,别说生活质量连人生都没有了。席亚鸣表示,肿瘤已经严重威胁周婆婆生命,术前评价也未必能将肿物切除,若能通过探查手术最终明确肿瘤的性质和来源,则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帮助,减轻患者痛苦。经妇科、泌尿外科专家会诊后,拟给周婆婆行一次剖腹探查手术,把“元凶”彻底揪出来。
12月17日,席亚鸣主任医师手术团队经过近8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腹盆腔肿物联合双侧附件、子宫、乙状结肠、部分直肠一并切除。席亚鸣介绍,术中见肿物侵犯双侧子宫附件、部分直肠及乙状结肠,并没有发现大网膜及腹膜后广泛转移。术后经过医护的悉心照料,周婆婆恢复情况良好,腹水完全消失,并于12月31日出院。
患者的病理结果显示,周婆婆患上的是左侧卵巢来源的恶性苗勒管混合瘤,该肿瘤极为罕见,为中胚层来源恶性肿瘤,国内首次报告该病时间为1957年,其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约66岁。该病发病隐蔽,常以发现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以腹部包块、腹胀、腹痛为主要症状,可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排便异常及消瘦等症状,其术前一般难以诊,常需术中冰冻或者术后病例结果诊断。
席亚鸣提醒大家,人体腹腔巨大,很多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避免发生病情的拖延。(通讯员:张灿城)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蛇口老年病医学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