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跌倒,老年人笑做“不倒翁”!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中,跌倒作为导致老年人损伤、残障、失能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因此,老年人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预防跌倒的发生。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案例来分析一下老年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应用轮椅有讲究!

  某日,家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李大爷去公园散步。由于李大爷感到口渴,家人便将他安置在一棵树旁,随后去旁边的商店买水,匆忙中忘记锁上轮椅的刹车。李大爷见家人迟迟未归心中有些焦急,便想起身去找。他身体前倾,试图自己撑着树站立起来,就在此时,危险也随之而来。由于轮椅没有固定,在李大爷站起的过程中,轮椅向后滑行,李大爷就在这一瞬间摔倒了。

  轮椅的选择:选择一款合适的轮椅看似简单却非同小可,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尺寸:①座椅宽度:两侧应各比臀部宽约2.5厘米。如果座椅太宽,老人的活动空间过大,容易因重心不稳而发生跌倒。②座椅深度:坐好后,膝关节应超过座椅的前缘约5厘米,有利于老人站立的动作。③扶手高度:扶手高度应高于肘关节2.5厘米左右。

  正确的坐姿:老人坐于轮椅上臀部应贴近靠背,上身挺直,双腿自然下垂。不正确坐姿,例如前倾、后仰、侧歪都容易增加老人跌倒的风险。

  善于应用安全保护装置:需要向老年人强调,无论何时,只要轮椅停下都应将轮椅刹车锁住,将轮椅制动。另外,可以借助轮椅安全带,保护老年人在轮椅上的正确姿势和安全。

  老年人要选择合适的鞋!

  王阿姨到某地旅游,入住酒店后换上了一次性拖鞋便去收拾行李,没想到还没走几步就被绊倒了,原本高高兴兴的旅途变成了医院中的苦苦煎熬。

  国外有一项调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可观的数据,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2%的老年跌倒与不合适的鞋子有关。那么如何选择一双适合老年人的鞋呢?

  老年人的鞋底推荐选择防滑的鞋底。有些老年人有误解,认为鞋底厚的鞋子会比鞋底较软的穿起来舒服,其实不然,老人的鞋底过厚会阻碍老人对地面的感知,诱发跌倒。

  要考虑鞋跟的高度与形状。鞋跟应该是有一定高度的低跟鞋,一般2.5厘米高,有利于保持稳定和减少整个足部的压力。鞋跟最好是有一定面积的方跟,以便更好更稳定地与地面结合。第三,鞋帮对于老年人也很重要,可以对老人的足踝起到支撑和稳固的作用。在足面上最好有鞋带或者扣襻来保障双脚与鞋子的贴合。但是,不建议选择圆形的鞋带,容易松动,从而导致跌倒。特别提醒老年人,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都不可以选择一次性拖鞋,一次性拖鞋由于材质过软、鞋底过薄、过于宽松等因素都会成为跌倒的隐患。

  老年人要慢慢来,别心急!

  王大爷是个“急性子”,2个月内由于跌倒三次住进医院。第一次是由于夜间去卫生间起床过猛,在下床时突然一阵眩晕发生跌倒;第二次是因为听到电话铃响,着急去接电话途中被绊倒;第三次是因为听到厨房的水烧开了,着急去关火在厨房滑倒。

  从王大爷的例子中,我们发现除了疾病和环境的影响外,老年人的自身行为也是一个引发跌倒的重要因素。2015年7月,出台了京津冀地区《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是我国首个关于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的标准。其中就提到了3个1分钟的概念——老年人改变体位时,宜做到醒后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在临床我们将这种方法教给老年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提醒一些行动比较快的急性子老人,为了我们的身体安全和健康,要有意识地尽量地把动作放慢放慢再放慢。

  来源:北京医院主办的《保健医苑》杂志

2017-08-24 16:11:07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症状表现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其症状主要涵盖呼吸系统症状、心脏相关症状以及全身性症状等方面。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存在长期的基础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咳嗽是早期常见症状,多在晨起或夜间加重,随病情进展,咳嗽频率和程度会增加。咳痰也较为普遍,痰液性状会因病情变化,在稳定期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当合并感染时,痰液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2、心脏相关症状: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心脏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异常,可伴有心慌、心前区不适。由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会出现下肢水肿,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3、全身性症状:由于心肺功能受损,身体长期处于缺氧和代谢紊乱状态,患者会感到乏力,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容易疲劳。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这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若出现上述疑似肺心病的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病情。要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会有什么表现
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性症状等。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初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性呼吸困难。此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性或脓性,严重时可出现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与肺动脉高压或胸膜受累有关。2、心血管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时心悸、气短。严重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初期为踝部水肿,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此外,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房颤等。3、全身性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与慢性缺氧和右心功能不全相关。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与慢性消耗和食欲减退相关。此外,患者可出现发绀,多见于口唇、甲床等部位,反映慢性缺氧状态。对于肺心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心病和肺气肿怎么治
肺心病通常是指肺源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等,而肺气肿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手术治疗。如果患有或怀疑患有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项目检查以明确病情。一、肺源性心脏病治疗:1、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至关重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因感染诱发的心肺功能恶化。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减轻呼吸困难症状。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十分必要,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持续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3、控制心力衰竭: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肺源性心脏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消除水肿;强心药物地高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二、肺气肿的治疗:1、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是肺气肿治疗的常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等药物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在病情较重或急性加重期联合支气管舒张剂使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2、机械通气:对于病情严重、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帮助患者呼吸,减轻肺水肿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改善气体交换。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气肿患者,肺减容术可切除部分过度膨胀的肺组织,减少肺容积,降低肺内压力,改善呼吸功能。肺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肺气肿的一种治疗选择,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高且供体资源有限。日常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坚持呼吸康复训练,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肺心病有什么方法
肺心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旨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药物治疗:肺心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等,是控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关键。此外,对于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症状。正性肌力药如地高辛等,可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但需注意监测药物浓度,防止中毒。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以改善通气功能。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肺心病的治疗中起着辅助作用。呼吸训练、胸部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减轻呼吸困难;胸部物理治疗则有助于排痰,改善肺部通气;运动疗法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物理治疗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3、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肺心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常见的手术包括肺减容术、肺移植等。这些手术旨在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从而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不适症状加重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