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刮风下雨关节痛是患风湿?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于清宏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说起风湿病,大家通常会想到腰腿痛关节炎及“老寒腿”之类的疾病,但你是否知道眼、皮肤、肾脏、肺、心脏等多器官出现问题也有可能是风湿引起的呢?由于风湿免疫类疾病初发表现多样,多学科相关,导致不少患者初诊率低,病情易被延误。在门诊中,经常可听到患者说:“原来风湿科还看这个毛病啊?如果早点来就好了,或许就不会拖得这么严重了。”

  在2017年珠江疑难风湿病会诊大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于清宏提醒,若患者出现疾病反复发作,治疗2周以上也未见效果;有长期发热症状;关节出现肿痛;身体2个系统以上出现损害(例如,眼睛出现问题的同时,肾脏也出现问题;或患者一开始出现皮疹,没多久又出现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任何一项时最好前去风湿免疫科就诊,多数可能是由于风湿免疫疾病引起。

  风湿病与“风”和“湿”没有多大关系

  风湿免疫病是一组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软骨组织等部位的疾病,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将近有1亿的患者,需要提醒的是很多风湿免疫病都是不能完全治愈的,于清宏表示:“一些广告上面写着能根治类风湿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这都是假的。”但正确规范的治疗能够迅速的控制炎症,阻止疾病对患者的骨、关节进一步损害,使患者处于病情长期缓解状态,从而像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依然有市民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与长期吹冷风、沾冷水受凉而引起,其实并不是,“归根结底,来源于自身的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出现。”

  近五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年内出现骨侵蚀

  在风湿免疫类疾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占大部分,“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的人群、育龄期的女性更为多见。”于清宏表示,在我国,90%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断和治疗,近五成患者2年内出现骨侵蚀。

  想要避免出现关节侵蚀,要抓住窗口期尽早治疗,如何明确诊断?于清宏指出,如果你四肢关节的慢性疼痛及肿胀,尤其是有手部的关节肿痛,伴随晨僵等现象,就要进行详细检查了,除影像学检查外,还可查看类风湿因子的指标,抗CCP抗体、APF、AFA、RA33、GPI等多种自身抗体检查来帮助诊断。

  很多人对类风湿因子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以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便可排除。于清宏解释说,在早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只有50%-70%的患者检查类风湿因子呈现阳性。此外,还得考虑是否是其他的疾病所导致的类风湿因子“假阳性”,这类疾病常见的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结核感染等,要记住约10%的正常老年人也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

  强直性脊柱炎腰背部疼痛与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大不同

  强直性脊柱炎也属于风湿免疫类疾病,在我国有300-500万患者,不同于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以年轻男性居多。很多患者极易将强直性脊柱炎的“腰背痛”与其他原因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的背痛感相混淆。对此,于清宏表示,强直性脊柱炎的腰背痛主要集中在的中轴关节,而且越休息越疼痛,活动后减轻,而腰肌劳损引发的腰背痛保持静养则可恢复,属于软组织炎症或神经感觉异常导致。

  据悉,强直性脊柱炎不仅可累及脊椎,也可侵犯关节外的其他脏器和组织,如眼、皮肤、肾脏、肺、心脏等器官。具体表现为急性前葡萄膜炎、炎症性肠病及银屑病、指/趾炎等。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除了传统治疗药物外,现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不但起效快,抑制骨破坏的作用也明显,但是存在费用较贵(一疗程1万5-10万元不等),有感染风险等,因此一定要遵从医嘱,坚持规范化治疗,不宜私自停药。(通讯员:伍晓丹)

2017-06-28 16:19:45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华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急性白血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急性白血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异常、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治疗相关因素或免疫功能紊乱。由于该疾病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1.基因突变 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导致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了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可以建立治疗档案,详细记录每次基因检测结果和治疗调整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新的靶向药物临床试验,密切观察身体反应,随时向医生反馈。 2.细胞遗传学异常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能出现染色体异常等细胞遗传学改变。这些异常可能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使其更容易发生恶性转化。可以加入患者互助组织,与有类似情况的病友交流经验,了解应对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有效方法。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按时进行化疗等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及副作用。 3.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这些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或者影响其遗传物质,导致细胞发生恶变。建议远离有害物质,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在家中摆放绿色植物,如绿萝等,帮助净化空气。 4.治疗相关因素 某些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方法可能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例如,长期使用细胞毒药物、放射治疗等可能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从而增加白血病的发生几率。患者可以主动学习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知识,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与医生共同探讨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和身体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5.免疫功能紊乱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影响机体对异常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异常的造血干细胞可能更容易存活和增殖,从而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制定健康生活作息表,每天保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细胞计数,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此外,建议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并监测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
江千里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症状有哪些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出血等,出现症状后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 发热 白血病患者在进行移植后复发,原因在于白血病细胞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出现发热。而移植后由于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留置导管、黏膜屏障受损、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容易发生感染,继而出现发热。患者可表现为低热,亦可发热达到39℃或以上,伴畏寒、出汗等症状。 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物理降温(擦拭身体、冰敷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周围和易感染部位的清洁卫生,严格消毒杀菌。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患者和外部人员和物体接触,积极隔离。 2. 贫血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细胞会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降低,进而可引起红细胞减少性贫血,患者常见表现为乏力、头晕和脸色苍白等。 由白血病引起的贫血程度不同,治疗也不同。譬如重度贫血的病人在临床上可采取吸氧、输浓缩红细胞的措施。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对因治疗,即针对白血病复发进行相关的治疗。 3. 出血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可出现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瘀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凝血异常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以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还有可能会出现眼底出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意见下根据出血机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止血治疗,而后进行针对白血病复发的治疗。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多数发生于移植后3年内,但大多数移植者身体、心理状况良好,多能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患者无需过于担心。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上述临床表现未必会出现,仍有很多治疗机会和治疗手段。建议进行日常监测,当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以便准确得到诊断,便于后续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