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夏季天气湿热,晚上吹风扇、叹空调,小朋友睡觉不踏实喜欢蹬被子,分分钟可能导致孩子感冒发热。
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其中,外感发热较内伤发热更常见。外感邪气,风、寒、暑、湿、燥、火统称六淫。外有敌军,我们也有防御部队。防御部队就是人体的卫气。卫气,就是保卫机体、抵御外邪的气。外感发热就是外邪和我们的正气抗争的表现。
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肖翠蓝表示,病向浅中医,在感冒发热的早期,通过一些简单的食疗方,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食疗一:姜汤苏叶汁
组成:生姜6克,苏叶5克,红糖适量。
用法用量:将生姜洗净,切成薄片,与苏叶同放入锅中,加清水300毫升,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适量,待糖溶化即成。分次温服。
功能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型。
食疗二:葱白红糖饮
组成:葱白5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用法用量:将葱白洗净,切成片;粳米淘洗后入锅,加清水800毫升,武火煮沸,改文火主成稠粥,粥将成时加入葱白及红糖,煮二沸即可。分次温服。
功能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型。
食疗三:金银花山楂汁
组成:金银花10克,山楂10克,蜂蜜15毫升。
用法用量:将金银花、山楂洗净,入锅,加清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可,分次凉服。
功能主治:用于外感风热型。
肖翠蓝提醒:如果不是在疾病早期,发热时间较长(一般发热大于2天),出现较严重的咳嗽、吐泻等其他症状,家长不宜尝试自行辨证,应该尽快带孩子就医。另外,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清热解毒的药,在感冒早期,邪气在表,如果过早使用苦寒药物,则可能损伤正气,让邪气有机会趁虚长驱直入,变生他证。(通讯员:李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