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又见输血事故 如何做到安全输血

  输血无小事,对于输血科而言,“容错率为0”绝非妄言。但是,人总会出错,医护也不例外。

  近日,香港发生了两场“看似不可能发生”的输血事故。第一场为护士误将O型血输给无需输血的患者;另一场是香港明爱医院化验室在配血过程中误将两名患者的配血结果对调,医护人员为B型血患者输入两包A型血,且直至病人出现脑出血,转送到广华医院进行手术再配血时,才被广华医护揭发此事。

  以美国为例,每年约有3~4百万患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其中,急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在1/5左右。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人为失误,改善输血安全?

  人和血 一个都不能错

  输血过程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健康界了解到一组数据,58%的输血错误来自于输血科之外,10%在于医生处方和护士采样;20%的病例由于交叉结果判断失误;而床边核对出问题,占所有操作程序错误的25%。按发生顺序,具体细分到如下方面:

  一、血液来源有误,包括血制品存在传染源和血制品被污染。

  血制品存在传染源:献血前,献血员虽经过体检,但也可能出现检查失误,或血液中细菌病毒处在窗口期而未能及时检出的现象,致使输血时把带有传染源的血液输给患者。

  血制品被污染:造成血液污染的情况很多,如采血时,采血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采血后,对血制品保存不当导致储存和运输中造成污染。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失误,包括临床上血型不合的输血和输血不及时。

  临床上血型不合的输血: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的人为错误输血,主要是负责配血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查对不严,导致血型错误、患者的血标本搞错,或者违反输血工作中的规章制度。

  输血不及时:遇到急需输血患者,因找不到相关工作人员而无法输血,延误和丧失对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时机。

  三、临床输血失误。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无论是技术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都会导致最终错误输血的结果。

  技术作补充 上紧思维安全弦

  输血全过程都需在控。如何“一举三得”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既掌控输血操作,预防失误,又能对书面报告进行分类、分析和监测?

  在强调防止人为失误的同时,应用先进技术来处理输血问题,或能提供帮助。

  《最强大脑》中,小度代表的“人工智能”屡屡战胜人脑完成任务,可见机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人类缺陷,造福大众。

  血液管理评估计划,不仅能让输血人员遵守操作规程,还能提高输血人员的工作效率,弥补书写与执行操作中的漏洞,并强制相关人员按标准化步骤操作。

  但技术不能替代人脑,要是与人工操作互相补充,因为无论是机器还是手工操作的“灰色”结果,仍需肉眼和经验的识别。

  在上文所述的香港发生的第一场事故中,事发医院内科及老人科部门主管罗振邦称,犯错护士年资较浅,事发时未按程序查问病人姓名并确认手腕带资料,仅仅以“病人点头”查核病人身份。

  这就提醒管理者,作为护理安全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护士的教育和培训,必须由专人负责跟进,将各种制度和规程植入护士的临床思维中,让其在工作中形成"习惯",时刻绷紧患者安全这根弦。

2017-04-12 17:32:06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重症肺炎多长时间危险期
重症肺炎的危险期通常在发病后的1至2周,但这一时间区间并非绝对固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致病菌毒力、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以及治疗情况等,都会改变危险期时长。因此需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安全。在一般情况下,重症肺炎患者在发病后的1至2周内,病情可能处于最为危重的阶段。这一时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休克等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医生可能会采取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等生命支持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重症肺炎的危险期具体时间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致病菌的毒力强弱是影响危险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致病菌毒力较强,可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危险期可能提前到来;反之,如果致病菌毒力较弱,病情恶化可能相对缓慢,危险期可能相应延长。其次,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也会影响危险期的长短。例如,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重症肺炎的危险期可能更长,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多变。此外,初始抗感染治疗是否正确、病程中是否有各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等,也可能对危险期的长短产生影响。针对重症肺炎的危险期,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确保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是以什么为中心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其主要累及肺小叶,病变从细支气管开始,进而蔓延至周围的肺泡组织。炎症导致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泡出现渗出、实变等病理改变,病变呈灶状散在分布,严重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小叶性肺炎的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细支气管黏膜发生充血、水肿,产生大量炎性渗出物,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堵塞。细支气管内的炎性渗出物中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这些细胞会释放多种酶和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随着病情发展,炎症会逐渐向周围的肺泡蔓延。肺泡腔内充满了由渗出的浆液、纤维素、中性粒细胞等组成的炎性渗出物,使得肺泡失去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病变的肺小叶可呈灰红色或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可见脓性渗出物。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多为散在的灶状分布,这是因为病原体通常是经支气管播散的,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沿着支气管分支向周围扩展。各个病灶的大小和形状不一,严重时相邻的病灶可互相融合,形成融合性小叶性肺炎。建议如果怀疑患有小叶性肺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胸部X线或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需遵医嘱积极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以控制感染。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促进病情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发热、咳嗽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吕永楠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胸部中心位置疼是怎么回事
胸部中心位置疼可由多种原因导致,非疾病因素有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疾病因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膜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若胸部中心位置疼痛持续不缓解、疼痛剧烈或伴有呼吸困难、心悸、发热等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一般需进行心电图、胸部X光、CT、胃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1、剧烈运动: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如快速奔跑、大量俯卧撑等,胸部肌肉乳酸堆积,或呼吸肌痉挛,会引起胸部中心位置疼痛。一般通过休息、局部热敷可缓解,建议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2、情绪激动:情绪过度激动、紧张时,体内激素水平改变,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可能引发胸部疼痛。需调整情绪,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若疼痛持续,可遵医嘱使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二、疾病因素: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还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形成。病情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胸膜炎:细菌、病毒等感染胸膜,引发炎症,导致胸痛,尤其在呼吸或咳嗽时加重。若是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病毒感染则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3、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产生烧心、胸痛等症状。治疗可按医嘱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减少胃酸分泌;还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但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注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胃酸反流。若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围产保健中心门诊是看什么
围产保健中心门诊主要关注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孕前保健、孕期检查、分娩指导等。1、孕前保健:在准备怀孕阶段,围产保健中心门诊会为准孕妇女提供孕前健康检查,包括身体状况评估、遗传咨询、疫苗接种指导等,以确保夫妻双方的身体状况适合怀孕。同时,医生还会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孕前保健指导,如营养补充、生活方式调整等,以降低孕期并发症的风险。2、孕期检查:围产保健中心门诊会定期为孕妇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血压、宫高、腹围等,以监测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此外,还会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基础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等,以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和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若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医生会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3、分娩指导:在分娩前,医生会为孕妇提供分娩知识讲解,包括分娩过程、分娩技巧、疼痛管理等,以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分娩过程中的挑战。同时,医生还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分娩计划,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和顺利。孕妇在整个围产期应定期前往围产保健中心门诊进行检查和咨询,以确保母婴健康。同时,孕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以降低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在分娩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建议,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和顺利。产后也应重视康复工作,及时接受专业的康复指导和治疗,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