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慢性疾病。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头等大事就是控制好血压,稳定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但是,一天当中,人的血压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人的活动而出现波动。受神经因素、动脉弹性、糖尿病、肾病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患者最容易在清晨出现血压的升高、心率加快。特别是老年人的清晨血压升高,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很可能是中风、猝死的危险信号!
清晨血压升高的危害这么大
清晨血压,是指人在清晨6点起床后到10点这个时间段的血压。在这段时间里,人体从休息状态转为工作状态,一天中的第一次血压测量也在此时进行。老年患者如果在医院连续3次测量血压,血压值大于140/90mmHg认定为高血压;而在家测血压(非同日多次测量),收缩压大于135 mmHg,或舒张压大于85 mmHg可以判断为高血压。
正常的血压是血压循环流动的前提。对于高血压人群,清晨血压长期升高不仅会加重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引起心肌肥厚、肾脏缺血,还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清晨血压升高,促使中风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并且容易造成老年人清晨猝死。
心血管医生发现,在清晨血压升高的这些患者当中,中风的比例比较高,而且他们多数中风的时间发生在清晨6-10点。清晨高血压是小中风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小中风”也叫短暂性脑缺血,常见原因有2种:一种是由于血管狭窄导致脑部缺血,另一种是血栓性,血管内的斑块脱落导致血管堵塞。高血压患者的清晨血压升高时,血压会对血管内的斑块产生挤压,一旦引起斑块脱落,很可能就堵塞了脑血管。这种小中风的表现是一过性的,若不纠正、不治疗就会变成持续性的,很有可能发展成中风。
心肌梗死是造成中老年人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在清晨时段因为血压升高而引发的心肌梗死率是很高的。
做好4点预防清晨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降低清晨血压。
1、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降压药,建议患者服用长效降压药(半衰期大于24小时的药物),维持效果时间长,血压波动小,一天一次就能平稳控好血压。并且患者要谨记,降压宜缓和,不能追求迅速降压,特别是长期血压高的老年人,降太快可能发生脑梗塞。
2、清晨起床后30—60分钟内测一次血压,应该坐着测量,上完厕所再测;测完血压再吃降压药,形成规律,会对控制血压起到较好的作用。
3、在生活方式上,清晨血压升高的患者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一些高血压患者,平时容易大喜大悲、动不动就发火,往往平时的血压容易波动,他们的清晨血压也会较高,所以好的心态对稳定血压最最重要!
4、在饮食上必须减少盐的摄入,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