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起搏20年,爱心铸就生命之赞歌

  初次见到相老伯,他正在武警番禺医院内科最好的康复中心修养身体。旁边陪护老人的小孙女介绍:“这是我爷爷他每年的常规"例牌菜",他每年都要来武警医院"走亲戚",做检查,而此起搏二十年 为生命谱写赞歌的感人故事在内科和医院医护人员中人人皆知。

  据悉,武警医院自1996年起先后为91岁老人安装2个心脏起搏器,谱写了生命救助的接力赞歌,初次入院是因为上午爷爷在家突然感到有点胸闷,于是立刻联系武警番禺医院,医院立刻派出最好的120救护车把老爷子拉到了医院检查。”

  原来,20年前,相老伯在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安装了第一个心脏起搏器,他由此成为了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第一例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患。这些年来,在医务人员的悉心关怀下,相老小至普通的发烧感冒,大至更换心脏起搏器,做血管支架,无论大病小病,医院都将相老照顾得无微不至,因起搏而建立起来的感情,让这一家人都成为了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医务人员的亲戚。

起搏20年,爱心铸就生命之赞歌

  19年后再遇救命人

  “鼻子上插着氧气瓶管,手上打着点滴,心脏上连着心电监护仪。”这是内科主任袁明远10年后再遇相老爷子的情景。

  前不久的一天上午,相老爷子在家感到心跳不规则而入院,在医院病房的走廊里遇到急匆匆赶到的袁主任,尽管10多年不见,老爷子依然是一眼就认出了他。老爷子乍见到袁明远,双眼都噙着泪花,颤巍巍的手不住摇晃着招呼袁主任,中间还一个劲地竖起大拇指,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你们!

  袁明远是19年前为相老做心脏起搏器手术的主治医生之一,十多年后再次相见,彼此都像遇到故人一样,感觉很亲切。

  起搏架起生命的彩虹

  相老年轻的时候十分重视锻炼身体,一直以来他都骄傲自己有一个好身体,但到了1996年10月,一向身体很好的他却遇到了一个新问题,他引以为傲的心脏居然经常捣乱、乱跳,不是今天心慌,就是明天心悸,有几次甚至有休克现象,到医院检查说他心衰,必须安装心脏起搏器,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相老凭借对部队的忠诚,经过多次和武警医院医生商量,决定再打一次生命狙击战,按照医生的方案,安装心脏起搏器。

  1996年10月,现任武警医院的洪少勇副院长亲自主阵,袁明远等几名心内科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建成,一场“拯救相老伯生命,武警医院技术创新”的战役由此打响,经过3小时的无影灯下默契配合,相老的手术圆满完成,此役也成为武警医院具有决定性胜利的一场重要战役。2008年,相老又再次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期间还进行过心血管支架的手术,现在,他94岁高龄依旧精神抖擞。

  袁明远介绍,虽然早在1962年中国已经成功完成了第一例安装心脏起搏器手术,当时很多大城市的大医院也已经做过很多例了,但是20年前的武警广东总队医院作为部队医院还没有尝试过心脏起搏器的手术,而且当时相老也是70多岁高龄的老人,整个手术还是有一定难度和风险,可当时无论是医院、医生本人还是相老及相老的家人都对这次手术充满信心,他们坚信此次手术能够再续相老伯精彩的生命彩虹。

  20年铺就军民爱心路

  “我还记得是1996年的元月4日那一天,当时他的心率已经很慢了,还有浑身无力的症状……”谈起20年前的这一次手术,袁主任依旧是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都呈现在眼前,对于手术的日子,老爷子当时的病症病状,袁主任是随口便说得出,这次老爷子休养,又把他带入20年前的那场生命救助战。

  “做完手术后的前三个月每月最少一次要定期回访,之后缩减到半年,一年回访一次,再到术后八、九年回访又相对频繁起来,20年就这样来来去去,不断服务。从以前的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到现在武警番禺医院,20个年头,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就是这样铺就了军民一家亲的生命之路”。

  相老伯的孙女告诉我们:“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尤其是我们军民情的建立,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的这份爱心互助,不仅是对生命的救助,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坚守。这20年的生命起搏情缘,抒写的就是武警官兵的大爱,抒写的是人民子弟兵对一个老兵和人民的质朴感情”。(通讯员:李金同)

2016-11-16 15:58:55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症状表现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其症状主要涵盖呼吸系统症状、心脏相关症状以及全身性症状等方面。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存在长期的基础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咳嗽是早期常见症状,多在晨起或夜间加重,随病情进展,咳嗽频率和程度会增加。咳痰也较为普遍,痰液性状会因病情变化,在稳定期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当合并感染时,痰液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2、心脏相关症状: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心脏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异常,可伴有心慌、心前区不适。由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会出现下肢水肿,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3、全身性症状:由于心肺功能受损,身体长期处于缺氧和代谢紊乱状态,患者会感到乏力,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容易疲劳。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这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若出现上述疑似肺心病的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病情。要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会有什么表现
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性症状等。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初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性呼吸困难。此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性或脓性,严重时可出现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与肺动脉高压或胸膜受累有关。2、心血管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时心悸、气短。严重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初期为踝部水肿,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此外,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房颤等。3、全身性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与慢性缺氧和右心功能不全相关。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与慢性消耗和食欲减退相关。此外,患者可出现发绀,多见于口唇、甲床等部位,反映慢性缺氧状态。对于肺心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心病和肺气肿怎么治
肺心病通常是指肺源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等,而肺气肿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手术治疗。如果患有或怀疑患有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项目检查以明确病情。一、肺源性心脏病治疗:1、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至关重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因感染诱发的心肺功能恶化。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减轻呼吸困难症状。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十分必要,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持续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3、控制心力衰竭: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肺源性心脏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消除水肿;强心药物地高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二、肺气肿的治疗:1、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是肺气肿治疗的常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等药物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在病情较重或急性加重期联合支气管舒张剂使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2、机械通气:对于病情严重、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帮助患者呼吸,减轻肺水肿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改善气体交换。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气肿患者,肺减容术可切除部分过度膨胀的肺组织,减少肺容积,降低肺内压力,改善呼吸功能。肺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肺气肿的一种治疗选择,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高且供体资源有限。日常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坚持呼吸康复训练,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肺心病有什么方法
肺心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旨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药物治疗:肺心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等,是控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关键。此外,对于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症状。正性肌力药如地高辛等,可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但需注意监测药物浓度,防止中毒。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以改善通气功能。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肺心病的治疗中起着辅助作用。呼吸训练、胸部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减轻呼吸困难;胸部物理治疗则有助于排痰,改善肺部通气;运动疗法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物理治疗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3、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肺心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常见的手术包括肺减容术、肺移植等。这些手术旨在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从而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不适症状加重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