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子宫寒的原因 如何调理宫寒

宫寒顾名思义是“子宫寒冷”的简称,俗话说“十个女人九个寒”,这里寒即是指宫寒。宫寒的女性常出现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等症状。

一、“宫寒”的表现

中医所说的子宫,不仅是孕育宝宝的那个“房间”,包括妇科生殖系统和相关的功能。宫寒,全称是“子宫寒冷”,并不是说子宫腔内的温度低,而是指子宫及其相关功能呈一种严重低下的状态。这种状态在自然界看来,相当于天空中没有了太阳。

“宫寒”身体的表现可能首先是痛经,子宫受寒多吸了几口凉气,马上出现神经抽搐。然后是脸上的黄褐斑和经期延迟,寒冷就会懒于工作,皮肤上堆积的代谢废弃物没人打扫,越来越多,色斑旋即而来,而月经来潮则因为无人主持,一再推托不露面。子宫感觉冷,接下来欲望也会降低。最糟糕的是没有适宜的温度,胎儿很难生存或发育下去,“宫寒”型不孕不育由此得来。

有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热。寒性体质大多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过劳或易怒损伤身体阳气等,这些是让身体偏寒的常见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遗传因素,也许你的父母体质偏寒,或者是你出生时,他们年龄比较大,身体阳气逐渐减少,这会直接导致在你的基因上写入寒性体质密码。即使和别人处在相同的条件下,你更容易出现宫寒的症状,所以除了小心防寒之外,还要长期温煦身体。

二、宫寒的调理方法

1、关键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美丽冻人”是要不得的。

2、健走。这类人偏于安静沉稳,运动过多时容易感觉疲劳。其实“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3、艾条温灸。这是要到医院进行的方法。中医师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用艾条每日熏烤30分钟,长期坚持就可以有效。

4、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核桃、枣、花生等食物具有补气的作用,宫寒的女性可以多吃这些食物,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5、用鲍鱼滋补。中医认为鲍鱼滋补,可以滋补养颜,是女性最好的补品。过去太医院进贡给皇后妃嫔们的中药丸,调和时不像现在使用蜂蜜,而是用鲍鱼汁。所以宫寒女性可以经常给自己做些鲍鱼食物。

2016-08-16 09:20:13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发热、心慌是不是更年期症状
发热、心慌可能是由更年期引起的,但也可能与其他系统的疾病有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1.更年期定义首先,更年期是女性绝经前后的生理阶段,属于生理过渡期的正常生理现象。更年期常发生在女性40-60岁之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绝经前过渡期、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期。在此过程中,女性常会因的卵泡耗竭而出现卵巢功能衰退,进而引起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下降,最终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身体等多方面的症状。2.更年期症状其次,更年期的症状常分为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月经紊乱、潮热盗汗、生殖器官萎缩性变化三个方面。而伴随症状则是包括睡眠障碍、记忆力衰退、胸闷心慌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焦虑、易怒等精神神经症状,以及小腹坠胀、咳嗽时漏尿等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3.其他可能原因此外,发热、心慌还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病毒性心肌炎等原因有关,通常需要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血常规、大便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心肌酶谱检查等项目,明确具体病因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综上所述,发热、心慌可能是更年期症状,但也可能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有关,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