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曲折坎坷的抗癫痫之路

  作为癫痫诊疗的一线医务人员,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这条曲折而坎坷的抗癫痫之路。

  什么是癫痫?癫痫不是单一的疾病实体,而是一种有着不同病因基础、临床表现各异的慢性脑部疾病的统称,以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发作性和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共同特征。其特点性的临床表现就是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形式很多,最典型常见的发作形式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常被描述为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数分钟可缓解。此外,还有强直发作、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全面性发作类型,以及部分性发作等不同发作形式。发作时可以非常剧烈也可以非常轻微,可能频繁发作也可能仅为单次发作,如果一名患者出现多次的癫痫发作就可能需要诊断癫痫这种疾病。但这些都需要专科医生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脑电图等加以判断。

  回顾神经系统疾病的历史,没有哪一种疾病像癫痫一样古老,也许在人类发展的伊始就伴随着癫痫的出现,也没有哪一种疾病像癫痫一样被人们长期误解。所幸的是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我们能够从更加科学的角度认识和研究癫痫。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大约有五千万癫痫患者。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的癫痫患病率大约在4‰至7‰之间,我国活动性癫痫患病率(即近1-2年内仍有发作的癫痫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之比)为4.6‰,年发病率在30/10万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约有600万左右的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约有40万左右的新发癫痫患者。所以对于拥有如此巨大患病人群的癫痫来说,其本身就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

  由于癫痫临床特点的反复性,往往整体病程较长,病程持续数年、数十年甚至伴随终生,而且大部分患者自幼年起发病,既往研究统计75%癫痫患者14岁以内首次发病,且1岁以内居多,这种自幼而起的常年累月的疾病发展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癫痫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为一般人群的2-3倍,而且部分患者又会由于不及时治疗等原因往往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认知功能下降、精神心理障碍、社会功能缺失,甚至肢体瘫痪等。也正是因此,罹患癫痫的意义远超过单纯癫痫发作的意义,与其他慢性病相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加强烈,同时长期照料患者、社会偏见等因素也给其。部分患者或家属对癫痫缺乏正确的科学知识,认为癫痫是治不好的疾病,或因为羞于见人而拒绝诊治或延误治疗。实际上许多癫痫患者是完全可以临床治愈,大部分癫痫发作是可以控制的。既往多项研究表明,新确诊的癫痫患者如果接受正规、合理的抗癫痫治疗,70%-80%患者的临床发作可以完全控制,其中60%-70%的患者经2-5年的正规治疗后可以停药。然而在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癫痫患者没有经过合理有效的抗癫痫治疗,据统计我国活动性癫痫患者的治疗缺口达63%,这就意味着我国有大约400万的活动性癫痫患者还在因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而忍受着反复发作的痛苦。所以正确的科普教育,引导癫痫患者早期就诊,对提高新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从而尽早控制症状,避免脑损伤进一步加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些已经在治疗的患者及家属常常担心“西药”副作用,而轻信民间偏方或未经国家批准的“自制中药”,未接受正规治疗而导致疾病加重。实际上从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的抗癫痫作用,到1938年以后苯妥英、卡马西平等研发,再到1974年丙戊酸的产生开创了广谱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新纪元,以及之后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等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上市,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无论在作用机理、有效性还是副作用等方面都积累了广泛的经验和客观的证据,是正规抗癫痫治疗的首选以及必选方案。另外,癫痫发作类型较多,不同的癫痫发作类型以及不同的癫痫综合征都有不同的病因和放电机制,所需要的治疗药物也不尽相同。而大部分未经批准的自制中药以及所谓的偏方等都是成分混杂而不详,难以做到治疗的个体化、合理化,副作用难以监测。因此所有的癫痫患者都应在神经科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发作形式及病因等应用正规药物治疗。部分药物治疗确实效果不佳属于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患者也应经过系统的评估后决定是否可行外科相关治疗。所谓癫痫的外科治疗是指应用神经外科技术手段采用切除、离断癫痫病灶或阻断癫痫电传导的方法来控制或缓解癫痫发作的方法。随着目前医学技术的发展,在视频脑电图、PET、fMRI、脑磁图、WADA实验等辅助评估手段的帮助下,许多原来内科单纯药物治疗欠佳的病人可经过系统评估后经癫痫外科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少数预后较差的癫痫患者亦可考虑行包括胼胝体切开、软脑膜下切开等姑息性手术治疗以达到减少癫痫发作的目的。除上述常规药物治疗及癫痫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他有效的正规癫痫技术也不断涌现,如生酮饮食对于儿童各年龄段频繁发作的癫痫综合征可使月38%-50%的患儿减少50%的发作;神经调控技术如迷走神经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对于部分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起到减少发作、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熟、规范、有效的癫痫治疗方法将更加满足不同癫痫患者的需求。

  另外,由于癫痫发作形式多样,有些时候程度剧烈、样式可怕,所以部分公众对癫痫病患存在着偏见和歧视。民间有称癫痫为“羊角风”、“羊癫风”等叫法,足见对于癫痫发作的恐惧。据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统计87%的受访者反对子女与癫痫患者结婚,57%的受访者反对子女与癫痫患者一起上课或玩耍。所以除了疾病本身,社会的误解也在同样伤害着癫痫患者的身心。事实上如前所述许多癫痫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完全可以正常工作生活、结婚育子。2015年10月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癫痫论坛活动中CAAE正式揭晓了癫痫公益标志“银杏叶”,向全社会呼吁关爱癫痫患者,消除偏见和歧视,促使所有的癫痫患者接受到正规的抗癫痫治疗,并营造一个接纳癫痫患者社会氛围;同时也意在让所有从事癫痫事业的医护工作者从这片银杏叶中感受到使命和荣誉。

  伴随着CAAE以及国内各个医疗单位的公益活动的开展,我们医护人员也会加入癫痫科普教育的工作中来,教导更多的患者及家庭走出阴霾,接受正规的癫痫检查评估,进行正规的癫痫药物治疗或外科、康复治疗,为每一个癫痫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恢复效果。

  我们知道,对抗癫痫这一古老疾病的道路必将是坎坷而曲折的,但我们愿意做那一片温暖的银杏叶,在这抗痫人生路上相伴始终。

分享:魏宸铭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神经内科

2016-07-08 09:10:55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受风后头晕头胀恶心怎么回事怎么办
受风后头晕头胀恶心多考虑是受凉、睡眠不足引起的,也可能是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供血不足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受凉如果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下,可能会使头部受到寒凉刺激,导致脑血管收缩,从而出现头晕、头胀、恶心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注意自身保暖,适当增加衣物,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2、睡眠不足如果长期熬夜,可能会导致睡眠不足,容易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可能会出现困倦、头晕、头胀、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多加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进行缓解。3、偏头痛如果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使脑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偏头痛,疾病发作时会出现头晕、头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改善。4、紧张性头痛如果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使头部肌肉牵拉,容易诱发紧张性头痛,疾病发作时会出现头部隐痛、钝痛、胀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萘普生片、酮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5、脑供血不足如果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大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脑供血不足,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改善病情,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吹风头疼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身体被风吹后头疼恶心想吐,一般与偏头痛有关,但不排除与工作压力过大、风寒感冒等因素也有关,患者需要根据上述发作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方法改善症状。 1、偏头痛 偏头痛可能是家族遗传、经常暴饮暴食、颅脑神经细胞过于兴奋、精神压力过大等导致的,对颅脑血液微循环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颅脑内血液循环系统紊乱,诱发偏头痛,出现头疼恶心、视力模糊、面部麻木等症状。若患者在患病阶段出现头部疼痛较为严重,可以按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来改善,也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敷头部等方法,促进受损部位的血液运行,辅助改善不适的症状。 2、工作压力过大 如果长期处于工作压力过大的环境,对颅脑神经递质传递可造成影响,出现颅脑神经递质传递紊乱的情况,影响颅脑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出现想吐、睡眠质量变差等症状。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或爬山等体育活动,调节自我的精神状态,改善神经递质传递紊乱造成的影响,也需要保持准时休息等好习惯,及时让颅脑神经得到足够的放松时间。 3、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可能是长期处于气温过低的环境、自身免疫力过于低下、不喜欢运动等引起的,易受到外界环境中冷气的刺激,造成人体内部冷气过多,引起风寒感冒,出现恶心、经常咳嗽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风寒感冒冲剂、感冒灵颗粒等药物来改善,如果患病阶段出现咳嗽等症状,患者也可以使用右美沙芬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来改善。 除此之外,发生上述症状也有可能与急性鼻窦炎有关,患者需要遵医嘱做好鼻内镜等检查,根据上述检测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改善不适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