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怎么说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生怎么说

母乳喂养5大误区,新手妈妈们都会犯!

举报/反馈
2015-12-15 14:45:4439健康网

  Q:刚生完宝宝,奶水有点少,能先给宝宝吃奶粉吗?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问题?

  曾丽玲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

  母乳是宝宝最有营养的食品,现在很多妈妈都可以做到坚持母乳喂养,但是,总有一些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些误区。

  下面是妈妈们最常见的五种母乳喂养误区:

  误区一:产后前两天奶水有点少,还是给宝宝先加点奶粉吧,免得饿坏了宝宝,等下奶后再来母乳喂养好了。

  其实,新妈妈在生完孩子后,乳汁的分泌量与宝宝的胃容量是趋近一致的。宝宝刚出生一两天时,妈妈奶水虽然较少,但此时宝宝的胃容量也小,只需要一点点乳汁就能满足全天的能量,所以不用担心自己奶水不够。

  只要经常让宝宝吸,刺激泌乳机制后乳汁量会慢慢增多,乳汁量与胃容量通常呈正相关增长、最终达到平衡。

  如果一开始就先添加配方奶粉,宝宝吃了奶粉后,母乳就会吃得少一点。而且因橡皮奶头长,出奶孔大,宝宝不需费力就可吃到奶水,慢慢地宝宝就不愿意吸吮妈妈的乳头。

  这会使得乳房因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刺激而影响到正常的泌乳功能,最终导致后续的母乳喂养问题,如下奶困难、奶胀、宝宝产生乳头错觉等。

  误区二:哺乳时将开始的乳汁挤掉,或者喂一会儿这侧,又换另一侧。

  先吸出来的奶叫“前奶”,看上去虽然较稀薄,但却富含水分和蛋白质。这也是为什么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喂水。

  在“前奶”之后,乳汁就变成了白色,而且比较浓稠,这就是“后奶”了,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的营养素,能提供很多热量,保证宝宝吃后不会经常饿。

  如果只是吃到前奶,宝宝会长得比较瘦小,但如果只是吃到后奶,宝宝又会缺少水分和蛋白质。所以,一般在喂奶时,妈妈切不可将“前奶”挤掉,也不可喂一会儿这侧,又换另一侧,应尽量让宝宝吃空一侧乳房后再换另一侧,这样才能保证宝宝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误区三:托乳的各种姿势

  有一些妈妈在喂奶的时候,会用大拇指和食指呈“剪刀”式夹住乳头或乳晕,其实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含接和有效吸吮,还会阻断乳汁的流出。

  当然,如果妈妈的奶汁过多、乳反射过强,倒可以采用这种“剪刀”式,以减少宝宝呛奶的机会。

  还有一些妈妈在喂奶时用一只手拿着乳房,另一只手握着宝宝的头,将宝宝推向妈妈的乳房处。其实,当施加压力时,宝宝会反射性地将头后仰,如此反抗多次后,也许宝宝就会拒绝母乳喂养了。

  此外,还有一些妈妈害怕喂奶时宝宝的呼吸道被乳房体堵住了,往往用手将乳房组织向后压,这也是不科学的。妈妈用手向后压乳房组织的时候,将会阻断乳腺管内乳汁的流通,从而影响宝宝的吸吮。只要掌握正确的含接姿势就不会出现喂奶时宝宝的呼吸道被乳房堵塞的现象。

  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妈妈的大拇指和食指呈C字形托起乳房,先将乳头刺激宝宝的口周围,使宝宝建立觅食反射。当宝宝的嘴巴张到足够大,再将乳头及大部分的乳晕含在宝宝的口中。

  当宝宝正确含接乳头时,可以见到宝宝脸颊是鼓起呈圆形地在慢而深地吸吮,而妈妈可以感觉到明显下奶的感觉。

  误区四:隔一段时间就把孩子唤醒喂奶

  有些妈妈在喂奶时会严格按照隔几个小时喂一次的原则。其实,在宝宝吃奶还没有规律以前,需要按需哺乳。

  如果严格地按照固定的时间给宝宝喂奶,则可能导致宝宝饿时没有奶吃,而还没饿时又硬让他撑着。这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让宝宝对吃奶产生烦躁的心理。

  按需哺乳即妈妈感觉奶胀或宝宝饥饿时给予哺乳,既有利于妈妈乳汁的分泌、预防奶胀,又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误区五:挤奶时挤压乳头

  有些妈妈在挤奶时,用手挤压乳头或整个乳房希望尽最多的力量将乳汁挤出,但往往乳汁还未被挤出反使乳头或乳房损伤。

  正确的方法是,在乳头距离乳晕2cm处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压力应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间乳晕下方的乳房组织上,也就是说,必须压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反复一压一放,依各个方向按照同样的方法按压,做到使乳房内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来。使用这个方法一般不会疼痛。

  建议一侧的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挤压另一侧,如此反复数次。每一次挤奶至少需要20-30分钟,每天至少6-8次。

曾丽副主任技师检验科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