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走不寻常路!王吉波一手开创青岛风湿免疫工作

  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风湿病学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药物研发、学科相关辅助检查手段发展迅速,连普通民众对风湿病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

  然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医疗界对“风湿病”的认识仍处于朦胧中探索的阶段,全国各地仅有几个医院开设了风湿免疫科专业学科,从事风湿免疫病的医师多为非科班出身。

  成绩优秀的王吉波,本科毕业后毅然报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起了当年被称为“疑难杂症”的风湿病学,并一手开创了青岛地区的风湿免疫病工作。

  

<a href=

王吉波一手创立的风湿免疫科人才济济

  

王吉波:一手开创青岛风湿免疫工作

青岛风湿免疫“传奇”王吉波

  走不寻常路——

  对冷门专业感兴趣的内科医生

  1988年7月,王吉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疗系,并留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大内科专业。那时,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如心血管等内科其他热门专业,而他,偏偏不走“寻常路”。

  当年,医疗界对风湿病尚未认识清楚,连疾病分类、确诊都很难落实。谁要是患上了风湿病,就等于患了“疑难杂症”,误诊率高,病人只能对症治疗,缓解病痛。但王吉波对所谓“疑难杂症”非常感兴趣,遇到疑难病例还查查翻阅李文敬教授主编的《实用风湿病学》。可惜,疑问与难题总是困扰着年轻的王吉波。

  1990年,带着满腔风湿疑问和难题,好学的王吉波报考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一举拿下内科学(风湿免疫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7月,学业有成的王吉波毅然回到了家乡——山东潍坊。

  衣锦还乡——

  科班出身的“疑难病”大夫

  在风湿病学尚未发展成熟的当年,科班出身的风湿病大夫非常少,大部分的风湿病医生都是半路出家,凭临床经验看病。六年的钻研与苦读,让王吉波成为了地地道道的风湿病大夫。

  这个衣锦还乡的年轻博士,受到了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高度重视。1996年9月,刚毕业的王吉波成立了风湿免疫科,拥有4个风湿免疫医生和20个床位,与内科并列。两年时间,王吉波凭他的医术医德,拥有了一众信任他、支持他的老患者。

  一切归零——

  从潍坊到青岛一人撑起一个科室

  1998年,在潍坊干得有声有色的王吉波,做出了一个让人讶异的决定——只身到青岛工作。当年,青岛虽然是沿海城市,但风湿免疫病工作几乎为零,没有一家医院开设了风湿免疫病专科。但科班出身的王吉波仍然选择到那里当一只勤勤恳恳的“开荒牛”,“想趁着年轻,到沿海城市闯一闯”。

  1998年8月,初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王吉波仅仅是大内科的一名大夫,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大内科轮转,熟悉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内科各专业学科各种疾病的诊疗流程和规范,熟悉了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认识了大内科各专业学科的各位同事,“知道我是专门搞风湿免疫病的以后,其他同事有风湿病患者会介绍给我”,王吉波就这样开始了他的“零基础打桩之路”。

  打桩,是为了使以后的建筑物更为坚固。一年多时间后,王吉波的“桩”终于打好了。1999年5月,青医附院开设风湿免疫门诊,王吉波一人专看风湿免疫病,开创了青岛地区风湿免疫病工作。

  当年,山东只有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可以看风湿专科,青岛没有一家医院开设。“患者觉得我是科班出身,可信度高,都比较信任,每天门诊7、8个病人,这样一个个病人好好治,门诊就发展起来了。”

  这样孤军奋战的日子持续了4年,2003年5月,风湿免疫科终于拥有自己病房和20张床位,3位医师,与其他科室共拥一个护理单元,一天门诊量可以达到五六十个。勤勤恳恳的王吉波2004年被评为医院青年学术骨干。

  17年过去了,“开荒牛”王吉波仍然在勤恳地耕耘,他一手培养起来的风湿免疫科已经成长为拥有12名专科大夫,40张床位,独立护理单元,年门诊量达5万人的成熟科室,日均门诊量是当年的四倍。

  媳妇熬成婆——

  疑难病终于不“疑难”风湿病学发展喜人

  1988年毕业至今,王吉波见证了风湿病学发展最重要的27年。风湿病相关的检验手段、药物研发、治疗方法、疾病普及都呈现飞速发展的繁荣景象,人们对所谓的“疑难病”已经认识比较清楚。

  王吉波一脸欣喜地说,山东地区风湿病事业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学科建设、人才梯队、科研都往精细化发展,老百姓对风湿病的认识也提高不少,“以前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光类风湿因子检验就要三四天才能出结果,现在有了许许多多的相关检查项目,且当天就能出结果,这对病人十分有利。”

  一名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年的年轻患者,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呼吸急促、心率也非常快、贫血、血氧分压低,肺CT显示多处大片渗出阴影,考虑为狼疮肺泡出血。谙知狼疮肺泡出血非常凶险,死亡率非常高,紧急果断地实施大剂量激素冲击并给与输血治疗,同时紧急转入ICU,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继续给与各种抢救措施。“患者这么年轻,家人哭着求我们救救他,特别揪心,”王吉波感叹,所幸现在的治疗理念、辅助检验手段、治疗药物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两三个星期后患者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这样救治成功的案例,这些成功救治的病人,总是不断激励着王吉波继续走在医生的道路上,勤勤恳恳从医。

  医疗行业,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虽然现代医学进步非凡,但医疗总有不遂人所愿,国内的就医环境日渐恶劣。王吉波说,医生除了诊治疾病,还要完成教学、科研、搞好医患沟通等工作,治好病、治好人的满足感是很难被替代的,医生是做好事、做善事的人。

2015-11-17 05:40:42浏览1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皮肤发红,还伴有灼烧感用什么药膏
皮肤发红、伴有灼烧感时,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1.氧化锌软膏首先,氧化锌软膏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保护药物,具有抵御刺激、缓解泛红、保湿修复的作用。该药常用于治疗因过敏反应、闷热出汗、皮肤破损等原因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烧灼感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禁用于口腔、鼻腔、眼睛等部位。2.吡美莫司乳膏其次,吡美莫司乳膏具有调节免疫反应、缓解皮肤炎症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湿疹,引发的皮肤红肿、瘙痒、灼烧感等不适症状。但若患者本身存在皮肤病毒感染的问题,通常需要禁用此药。3.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最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属于复方制剂,其中醋酸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的作用,樟脑则具有局部止痒的作用,而薄荷脑则是通过提供清凉感,来辅助缓解皮肤灼烧感等不适。该药常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此外,患者治疗期间也可使用冰袋、冷毛巾、冷敷包等物品,通过局部冷敷的方式,来辅助缓解上述不适症状。同时,建议患者保持患处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引发局部感染而加重原有症状。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皮肤红肿、有水疱、疼痛用什么药膏好
出现皮肤红肿、有水疱、疼痛的症状时,常可按照医生建议使用阿昔洛韦乳膏、红霉素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膏,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1.阿昔洛韦乳膏首先,出现皮肤红肿、有水疱、疼痛的症状,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阿昔洛韦乳膏是一种抗病毒药膏,通过阻止病毒复制扩散,来缓解水痘、带状疱疹等疾病引起的上述不适症状。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以及过敏体质者,通常需要慎用此药。2.红霉素软膏其次,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导致皮肤红肿、有水疱、疼痛的症状出现。红霉素软膏属于抗生素药膏,常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对于疖肿、毛囊炎、脓疱疮等疾病引发的皮肤红肿、皮肤水疱、皮肤疼痛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需要禁用此药。3.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最后,皮肤红肿、有水疱、疼痛感等不适症状,还可能是皮肤过敏反应引发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主要是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反应,来起到快速止痒、舒缓肿痛、消除皮疹、减少渗液的作用。但孕妇、婴幼儿,以及哺乳期妇女,通常需要慎用此药。此外,患者治疗期间还应避免用手挤压或搔抓患处皮肤,以免水疱破裂导致感染扩散。同时,建议患者注意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