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初伏门诊现天灸热 贴药后要注意什么?

  今年的三伏天因持续40天,较去年多出10天,被网友戏称为“加长版三伏天”。昨天为初伏,各大医院的中医门诊出现了“天灸”热。天灸是中医“冬病夏治”中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经过3~4年的天灸治疗,一些慢性病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特别是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群,可以从夏至当天开始,接受一个疗程的天灸治疗。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邓聪指出,网友在贴药后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且看专家解答。

  贴药后多久能碰冷水?

  邓聪医生指出,贴药的时间一般为0.5-3个小时,因年龄和体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如贴药后自我感觉局部痒、热、刺痛,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如没有任何不适,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至6小时或更长。至于碰冷水的时间,则需延长至10个小时,在10小时内也切勿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小儿贴药家长应密切注意小儿皮肤情况,如特别灼痛,可随时揭掉,以免灼伤皮肤。对久病体虚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病等患者,使用时注意病情的变化和有关不良反应,敷贴时间不宜过长。

初伏门诊现天灸热 贴药后要注意什么?

    贴药后皮肤起疱?不用慌

  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一种不用火的灸法,将一些辛温刺激的药物敷贴于穴位,贴后皮肤出现红晕,感到温热如施灸,并起到灸法治疗的效果。

  邓聪医生指出,贴药后皮肤出现灼热、红晕,有的敏感患者甚至会起疱或留下浅浅的疤痕,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因贴的药物中含有辛香刺激之品,如穴位上皮肤起疱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贴药后如果皮肤出现水疱,应做好保护措施,不要抓破以防感染。最好让其自行吸收。可用紫药水或红药水外涂,也可在局部消毒后用无菌针头挑破水疱再外涂药水。

  需要注意的是,局部反应严重如并发感染最好去医院及时就医。

  贴药后出现皮肤过敏怎么办?

  有些朋友会在贴药后出现皮肤过敏,这时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等易致敏的食物,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贴药后有何饮食禁忌?

  贴药当天要戒烟酒,不要吃寒凉、生冷、辛辣的食物。贴药后3天内不要吃虾、蟹、牛肉、鹅、鸭以及其他煎炸食品。

    天灸适宜人群

  此外,天灸并非人人都适合,以下是适合天灸的五类患者,请大家对号入座,不要盲目天灸。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咳嗽、体质虚弱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虚寒慢性结肠炎等

3.五官系统: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萎缩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

  4.风湿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病等

  5.儿科疾病:小儿哮喘、咳嗽、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等

  6.女性:各种嘘寒性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2015年“三伏天灸”时间:7月13日、7月23日、8月2日、8月12日、8月22日(通讯员:陈瑶璇)

2015-07-14 00:53:17浏览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新冠阳过之后不来大姨妈是怎么回事
新冠阳过之后不来大姨妈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精神心理因素、生活方式改变等;疾病因素则涉及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一、非疾病因素:1、精神心理因素:感染新冠后,身体经历了病毒侵袭,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变化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从而使月经周期出现异常,出现月经推迟不来的现象。一般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如听音乐、适量运动、与亲友倾诉等方式缓解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月经周期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2、生活方式改变:感染新冠期间及康复后,部分人的生活规律可能被打乱,如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过度劳累可能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而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这些都可能对月经周期产生影响。建议恢复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二、疾病因素:1、内分泌失调:新冠感染可能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异常。这种内分泌失调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建议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激素水平检测。2、多囊卵巢综合征:本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感染新冠后可能会使病情加重或内分泌紊乱更明显。该疾病会导致卵巢多囊样改变,雄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等症状。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建议患者在出现月经不调时,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康复。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清宫之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女性清宫后需要充分休息与适度活动、饮食调整、保持个人卫生以及遵医嘱用药与定期复查等事项。1、充分休息与适度活动:清宫后,女性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促进身体恢复。医生通常建议前两天卧床休息,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至少两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适度活动身体也是有益的,如适当散步,有助于子宫收缩、宫腔内积血排出。2、饮食调整:应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铁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以帮助身体恢复。避免辣椒、冰淇淋、炸鸡等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消化系统或影响恢复。3、保持个人卫生:清宫后要注意私处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部,保持外阴干燥、清爽,避免因清洁不当造成细菌感染。使用卫生巾而不是内置式卫生棉条,并定期更换,以减少感染的风险。避免使用浴缸泡澡,1个月内避免同房、盆浴、游泳、冲洗阴道,以防感染。4、遵医嘱用药与定期复查:若经过医生诊断确有必要,一般还需要遵医嘱服用抗感染、活血化瘀的药物,促使宫内残余组织和淤血的排出,帮助子宫内膜修复。还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控宫腔恢复情况和排除感染等问题。清宫术后半年一般需要每月复查一次,之后一年复查一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清宫后应观察是否腹痛、阴道流血。清宫术后阴道会有少量流血,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并且流血量不会超过月经量。如果流血时间超过10天,或者流血量超过月经量,可能是宫腔内存在残留组织,应及时就医复查。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结束之后五六天又来了是怎么回事呢
月经结束之后五六天又来了,原因包括生活作息不规律,以及疾病因素如排卵期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内分泌失调等。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熬夜、日夜颠倒,会影响生物钟,干扰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进而影响月经周期。应养成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促使内分泌恢复正常。二、疾病因素:1、排卵期出血:在月经结束五六天后,可能进入排卵期。此时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部分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支持而出现少量脱落、出血,一般出血量少,持续1-3天。若出血量少且无其他不适,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若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可遵医嘱补充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2、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息肉,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导致异常出血。可遵医嘱通过宫腔镜手术切除息肉,达到治疗目的。3、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干扰月经周期。若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若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克罗米芬、来曲唑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日常应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注意腹部保暖,尤其避免受寒。若月经异常情况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闭经之后又来月经是什么情况
闭经之后又来月经,可能是药物影响,也可能源于疾病因素,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宫颈癌等。若闭经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无论出血量多少、持续时间长短,均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宫腔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服用某些含有雌激素的药品,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脱落,从而出现闭经后又来月经的现象。如果怀疑是药物所致,应及时告知医生用药情况,遵医嘱调整或停用相关药物。二、疾病因素:1、子宫肌瘤:一般情况下,子宫黏膜下肌瘤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异常出血,表现为闭经后再次来月经。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肌瘤大小、症状等选择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也可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醋酸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缩小肌瘤。2、子宫内膜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容易引发炎症,使内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导致出血,导致闭经后又有月经样出血。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联合治疗,以控制感染。3、宫颈癌:癌组织侵犯宫颈及周围组织,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可出现闭经后阴道流血。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如宫颈锥形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等,以及放疗、化疗,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铂类药物等。日常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含激素的药物。如果有妇科疾病史,应积极治疗,按时复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