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内科专家访谈

脑卒中成为国人死亡首因 学会正确防治最重要

举报/反馈
2015-06-21 05:56:3839健康网

  据2012年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脑卒中已在国人致死率中排名第一。2008年我国的居民抽样调查显示,脑卒中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1986至1996年间脑卒中每10万人就有110-217人患病,男女比例1.7~1.3:1,每年新发脑卒中约150万例左右。年龄大于45岁后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大于65岁人群增加更明显。但脑卒中并非老年人专利,年轻人也会有脑卒中,一般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先天血管畸形、动脉瘤等。

  刘新通主任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多为45岁以上,75岁以上发病者是45-50岁发病者的8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WHO按目前发病形势,估算2030年我国每年脑卒中死亡人数会达到约400万左右,脑卒中一旦发病,约50-75%人群会会丧失劳动力。在发病地区上有北方高于南方,东部沿海大于西部高原,可能与跟饮食习惯及气候有关,故主张老年人朋友或/和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要清淡饮食。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刘新通:夏季谨防脑卒中 知“卒”才能常乐

  专家简介:刘新通,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型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协作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委员,广东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委员。曾获得教育部一等奖 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科研基金6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的疾病临床研究,尤其对脑血管病临床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能解决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对睡眠障碍、头晕、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独到之处。

  脑卒中早筛查、早预防

  脑卒中是国人致死第一疾病,中国现有约700万脑卒中幸存者,其中75%的病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每年新增的200万例病患。现在多种癌症都推出筛查项目,那么,脑卒中有筛查项目吗?

  刘新通主任回答说:“脑血管疾病防治委员会从2011年开始,就开展了脑卒中筛查及危险因素调查。若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高危因素患者,应进一步查心电图了解是否有房颤;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可查彩超明确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如具备多个危险因素则发病率相对较高,要积极控制这些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有些可干预,有些不可干预。”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如高血压史、高同型半胱氨酸史)、种族(黑人是白人的4-5倍,中国人在亚洲人中是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为普通人的4倍,血压降至正常时可降低38%发病率)、糖尿病(为普通人3.6倍,因其容易并发大、小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房颤者发病为普通人4倍)、血脂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为普通人2倍)、肥胖、口服避孕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等。

  家人突发脑卒中该怎么办?

  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脑卒中,家属若懂得争分夺秒送医院,那么患者的宝贵生命将得到延续。刘新通主任建议,一旦家人发生脑卒中,切莫慌张,要平卧、解开衣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有呕吐要侧身以防误吸。同时,马上打120送医院治疗,最好送到有卒中中心的医院进行卒中急救。

  “发病4.5小时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用溶栓药进行静脉溶栓把血管打通,发病8小时内脑梗死患者,可以用介入方法把血栓拖出,使血管再通,2015年国际大规模、多中心试验显示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机械取栓的方法最有效。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时间窗要求很严格,越早越好,目前可机械取栓的大血管病变的卒中患者时间窗不能超过8小时,相当一部分患者预后很好。出血性卒中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式,若有中等及大量脑出血患者若有脑疝形成危险者,可行小颅钻引流,把血引出来,也可通过小窗口外科开颅清除血肿。是挽救生命的治疗措施之一。”刘新通主任介绍。

  据了解,大部分病人先到急诊,可请脑血管病专业医生(卒中小组成员)会诊,看是否有手术指征,手术后或不需手术的患者到脑血管专科病房(卒中单元)治疗,预后会明显好于普通病房。后期患者可转到康复科继续治疗。(通讯员:高龙)

刘新通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