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育龄期女性莫要忽视子宫内膜异位症

  东方医院内异症门诊,走进了一位年轻的陈女士,她向医生主诉自己结婚3年了,已经27岁了,但一直没有怀孕。经徐冰教授问诊后得知,陈女士从青春期开始就有严重的痛经和月经紊乱,但是她都没有对此进行过治疗,只是单纯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现在到了育龄期, 她的“好孕”却迟迟没有降临,这才向医生求助,经徐教授检查后发现,导致她迟迟未孕的“罪魁祸首”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原来,小陈这些年的痛经和月经不调,正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发出的讯号,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才继发了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导致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其常见临床表现为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为良性疾病,却具有极强的粘连性(即造成子宫与盆腔、卵巢、腹膜等的粘连)、浸润性(即造成子宫嵌入到腹膜、肠管、膀胱等腹腔脏器)、易复发等恶性结果,被称为“良性癌”,严重影响女性朋友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据相关调研显示:不孕女性中,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为25%-50%,而在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中30%-50%的人伴有不孕的症状。尽管针对该疾病的医学研究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子宫内膜异位症仍然被延迟诊断,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本身对于疼痛的过度忍耐和轻视、病人对于妇科症状羞于启齿、以及误诊等。

  东方医院南院妇产科特设的内异症专病门诊,由副主任医师徐冰主诊。她曾作为卫生部公派留学人员多次赴日本留学、考察,师从著名妇科专家Jo Kitawaki 教授,专攻内异症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在内异症手术和药物治疗,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和患者综合管理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受美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会(Endometriosis Association)委托,东方医院南院妇产科牵头,创立的东方内异症互助会,可为内异症患者提供相关知识宣教,同时为增进患者间的交流和互助提供平台。截至目前为止东方医院南院已举办了5次内异症互助会交流活动,总参加人数达到百余人(交流会人员构成:南院手术后随访患者,正在接受内异症治疗的患者,以及专程来聆听健康保健知识的朋友们。)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使内异症患者们更全面的知晓了内异症的基本知识,并对整个治疗过程有了大致了解,重新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活动期间,主诊医生会在现场为有需要的部分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为一些长期受内异症疼痛折磨的患者做心理辅导,以及解释治疗此症用药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等。(樊丽达)

  东方医院南院子宫内膜异位症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一、三上午

  相关背景资料: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主要见于育龄妇女。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育龄妇女发病率约为5-15%,伴有不孕的妇女中发病率约为25%-35%,伴有盆腔疼痛的妇女中发病率达39-59%。严重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内异症虽为良性疾病,但又有粘连、浸润、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恶性行为,被称为“谜一样”的疾病,妇科的难治之症,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许多患者在得知自己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后,首先想知道的就是:“我怎么会得这种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正常的子宫内膜应覆盖在子宫腔内表面,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出现了子宫内膜的生长,都是“异位”了。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其中盆腔腹膜内异症约占75%;卵巢受累达半数以上,两侧卵巢同时波及者约50%;约7%~37%累及肠管;16% 累及泌尿系。盆腔外内异症常见于剖宫产和侧切手术的瘢痕处,罕见于脐、肺、肌肉骨骼、胃、肝脏、眼和脑等处。有人把这种“异位”形象地比作“非法移民”。

  那么这种“非法移民”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首先有一种学说,经血逆流学说。即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到腹腔,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并非100%的女性均发生病变,只是很少一部分患病。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是患病的女性腹腔内缺少一种吞噬细胞,导致脱落的子宫内膜可以自由自在地种植在盆腔。但是这种学说不能解释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比如鼻黏膜处或者肺部的“异位症”病灶是怎么产生的?就不好解释了。因此另外一种学说又被提出来,体腔上皮化生学说,是说上皮细胞,尤其是腹膜上皮,有向其它上皮分化的趋向性。但是何时发生?何种情况下发生?就不得而知了。最近我国著名妇科专家: 郎景和院士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即在位内膜决定论,在位子宫内膜存在缺陷导致内膜象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落,落地生根。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有哪些?

  (1) 继发性渐进性疼痛是异位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有痛经者约占70%。继发性渐进性痛经是指如果原来没有痛经,以后出现且逐渐加重,此外,痛经的时间和节律性发生了变化,比如,原来是月经第1-2天,现在整个月经期都痛,有的提前几天就开始痛,月经干净了肚子还在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巧克力囊肿”还可能破裂,出现突发性下腹痛,可能会误诊为阑尾炎而到外科去做手术。此外,约1/3的患者诉说性交时小腹痛,有的甚至惧怕同房。还有1/3的妇女经常感到一侧或双侧下腹痛,可能和“巧克力囊肿”或者盆腔粘连有关。异位症的典型的症状还有肛门坠痛,刺痛或抽痛,轻者只是来月经时有,重者平时总有。少数患者疼痛还向大腿或外阴部放射。

  (2) 不孕是异位症的另一主要症状。约1/3 -1/2的患者不孕。患有不孕症妇女中大约50% 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3) 月经异常,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经前淋漓出血等,和卵巢功能障碍或并发疾病有关。宫颈或阴道的异位症可引起异常出血,甚至大量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哪些?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妇科检查:子宫常为后位,后壁峡部、宫骶韧带或后陷凹可触及有明显触痛的硬节。若子宫侧后方可触及活动差的包块,提示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同时此处的病灶导致的症状(深部性交痛或会阴部放射痛)还非常折磨人,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情绪。

  辅助检查:如CA-125检测、B超、盆腔核磁共振、腹腔镜检查等。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内异症的“金标准”,但属有创性检查、费用高,不宜被患者接受。近年来由于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发现了很多不明原因的盆腔疼痛和不孕症等与内异症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原则:

  减灭和消除病灶、缓解并解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是治疗的最终原则。治疗策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的严重性、病变范围、既往治疗史以及患者的意愿等。治疗措施要规范化与个体化。对盆腔疼痛、不孕以及盆腔包块的治疗要分别对待。治疗的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辅助生育治疗等。内异症的复发是个难题,凡是经手术和规范的药物治疗,病灶缩小或消失以及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且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或加重均为内异症的复发。内异症复发的治疗原则基本遵循初治原则,但应个体化。内异症恶变的发生率为1%左右。有以下情况时应警惕恶变:

  (1)囊肿直径短期内明显增大;

  (2)绝经后复发;

  ( 3)疼痛节律改变;

  (4 )血清CA125升高明显。

2015-04-07 14:29:22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为什么会长荨麻疹,最简单自愈方法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包括食物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通常可以通过去除诱因、皮肤护理、调整饮食等方法促进自愈。一、病因:1、食物因素:某些食物可能会诱发荨麻疹,常见的有鱼虾、蟹贝、肉类、牛奶等。这些食物中的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荨麻疹的发生。2、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可引起荨麻疹,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药物诱发的荨麻疹可以通过免疫机制或非免疫机制引起。免疫机制是指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3、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可能成为荨麻疹的诱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接触动物皮毛、花粉、尘螨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过敏原,都可能使皮肤出现风团和瘙痒等荨麻疹症状。二、自愈方法:1、去除诱因:明确并远离诱发荨麻疹的因素,如食物过敏,需避免食用相关食物;药物过敏,应停止使用致敏药物;环境因素导致的,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洗浴产品,避免用热水烫洗皮肤,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同时,要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3、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及海鲜、羊肉等易致敏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减轻身体的过敏反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荨麻疹可能有一定效果。如果荨麻疹症状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荨麻疹和湿疹一样吗
荨麻疹和湿疹不一样,尽管二者都属于皮肤疾病范畴,但在多个方面有着明显区别。从发病机制来看,荨麻疹主要与机体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相关。当机体接触到过敏原,如食物(海鲜、牛奶等)、药物、花粉等,体内免疫系统会迅速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这些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细胞致敏。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致敏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会促使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而湿疹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涉及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等;外在因素有环境因素、接触过敏原、微生物感染等。在症状表现上,荨麻疹的特征较为明显,通常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风团,颜色可为红色、苍白色或正常肤色。风团一般在数小时内出现,可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容易反复发生,瘙痒感剧烈。而湿疹的症状根据不同阶段有所不同。急性期湿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出;亚急性期则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湿疹皮肤会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同样伴有瘙痒,且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对于荨麻疹,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来缓解症状,抗组胺药物能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血管扩张和瘙痒。对于湿疹,若有渗出,可遵医嘱使用硼酸溶液湿敷,减轻渗出。待渗出减少后,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抑制炎症反应。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病因包含非疾病因素,如运动、情绪波动;以及疾病因素,例如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等。对于患有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患者,建议日常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热环境。一、非疾病因素:1、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热增加,促使机体释放乙酰胆碱。当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时,会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进而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对于此类因运动诱发的患者,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如散步、瑜伽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2、情绪波动: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激动等强烈情绪状态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刺激胆碱能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胆碱能性荨麻疹症状。患者需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二、疾病因素: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引起神经病变,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当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调时,易释放乙酰胆碱,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2、嗜铬细胞瘤:该肿瘤会间断或持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代谢紊乱,身体产热增加,刺激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进而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是否存在相关疾病因素。同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丘疹荨麻疹是什么样的怎么治
丘疹荨麻疹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丘疹、瘙痒、红肿等。这些症状由过敏反应或炎症反应引起,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分析。丘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避免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及饮食调整等。避免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或环境因素,减少炎症反应。保持皮肤清洁需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搔抓。饮食调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丘疹荨麻疹的常用方法,包括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缓解瘙痒和红肿,适用于轻中度症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用于控制严重炎症反应,适用于重症患者。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副作用。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冷敷和光疗等。冷敷适用于急性红肿和瘙痒,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光疗如窄谱UVB照射可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患者。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注意剂量控制和皮肤保护。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丘疹荨麻疹需注意健康管理和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或化学物质。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保湿剂。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若出现皮肤丘疹、瘙痒或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