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余学清教授应邀在2015年世界肾脏病大会作专题报告

  第十五届“世界肾脏病学大会”近日在南非著名城市开普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6000多名肾脏病学专家齐聚一堂,分享近年来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医疗成绩和研究进展以及慢性肾脏疾病对社会、经济等方面所带来的挑战,致力于推进全球肾脏病防治计划,努力解除肾脏病人的疾苦。在开幕式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主教图图致辞;国际肾脏病学会主席Remuzzi教授重点提到“0by25”倡议,旨在实现“2025年前将可预防的急性肾损伤所致死亡率降低至0”,特别是非洲地区。

  本届年会上,中华肾脏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学科带头人余学清教授应邀进行了专题报告为“CKD in China: treatment deployment and harmonization”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现状,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肾脏病学会的相关防治策略等,特别介绍了“全国县级院血液净化规范化管理和培训项目”在提高农村及边远地区尿毒症诊治水平中的实践及效果。

  余教授的演讲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大会新闻快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余学清教授的专稿及照片。此外,余学清教授还和国际肾脏病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和国际事务的负责人Fredric Finkelstein教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把中国透析治疗的模式和经验介绍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非洲地区,帮助他们提高透析治疗的水平和质量。此外,余学清教授还主持了IgA肾病专题会议及肾病感染的壁报展示。(通讯员:彭福祥)

2015-03-27 13:58:05浏览1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脏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损伤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和肾小管功能的改变,进而引起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等症状。糖尿病肾病的病变过程通常分为肾小球滤过膜增厚阶段、早期肾小球损伤阶段、临床前期肾小球病变阶段、临床期肾小球病变阶段、肾衰竭阶段五个阶段。1、肾小球滤过膜增厚阶段此时肾小球滤过膜变厚,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质组成发生变化。2、早期肾小球损伤阶段此时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加剧,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增加,肾小球内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压力增加。3、临床前期肾小球病变阶段此时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进一步加剧,肾小球滤过率开始降低,肾小球内血管再度扩张,肾小球过滤压力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4、临床期肾小球病变阶段此时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肾小球内血管结构发生变化,小动脉壁增厚,肾小球硬化,出现尿蛋白等症状。5、肾衰竭阶段此时肾小球滤过率已经非常低,肾功能严重受损,常出现尿毒症等症状。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是控制血糖和血压,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定期检查肾功能等,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如果出现尿蛋白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