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众人拾柴火焰高 委员建议多方协作防治慢性病

  正值三月,春暖花开,2015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代表委员们带着人民的热切期盼,带来了一个个情深意切的议案提案,直指一个个待解难题、社会热点。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戴秀英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的提案中,大部分都与民生有关。今年两会,她继续关注民生与健康问题,建议多方协作尽快遏制慢性病的高发态势。

委员建议多方协作防治慢性病

  我们所称的“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慢性病防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观念的更新和全社会的参与,没有政府坚强的领导,以及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单靠卫生部门少数医务人员孤军奋战,控制慢性病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空想。

  何谓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专家指出,慢性病不仅是个人行为问题,政府也有非常重要的责任,慢性病防治需要卫生部门力量,也需要多部门的协作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共同遵循慢性病三级预防等相关科学规律,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患者病情发展成为合并症,预防发展成为残疾。

  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WHO提出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一级预防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有:(1)增强机体抵抗力,戒除不良嗜好,进行系统的预防接种,做好婚前检查。(2)对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对遗传致病因素做好预防工作。(3)对心理致病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由于慢性病的发生大都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予早治疗是可行的。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来实现。对于慢性病,“三早”预防的根本办法是做好宣传和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水平。

  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三级预防是在慢性病患病后为防止并发症、伤残和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采取的医学救济措施。三级预防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对症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减少疾病的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和伤残,争取伤而不残。康复治疗又包括功能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

  这三级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疾病自然的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阻止或延缓疾病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危害。

  如何避免成为慢性病患者?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死亡谱有其不同的特点。专家表示,每个年龄段都有其高发疾病,提前做好预防,能够有效保证居民健康。我们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三个年龄段,告诉你每个年龄段该做什么才可以防治慢性病。

  1-14岁

  伤害是1-14岁人群的主要死因。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加。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刻不容缓。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家长(监护人)忙着工作而疏于对儿童的照顾、农村公路和河塘管理不到位,健康教育不普及、抢救系统不健全、居室布局或物品放置使用、管理不合理等。因此儿童的监护人应积极做好儿童伤害的预防工作,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购买儿童物品时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选择,并学会常见伤害的救治方法。

  15-64岁

  15-64岁组人群的主要死因是伤害、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应根据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易导致慢性病的发生。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特别是绿色蔬菜类)。

  要防止病从口入,要做到不酗酒,饮酒要适量,要绝对戒烟。每年主动做一次身体检查,有慢性病家族史的人应加强相应疾病的健康查体。鉴于该年龄段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健康体检时应加强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健康人群每年查体一次,有慢性病家族史的人群最好一年检查两次,有条件的人群可进行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筛查,早发现、早预防。

  >65岁

  65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逐渐丧失其原有机能,导致动脉僵硬度增加、脉搏波传播速率增加,体内血管逐渐老化。

  该年龄段人群除做好恶性肿瘤的预防外,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每年的秋冬季节及季节变换时候,气温变化剧烈,中老年人,特别是高龄人士猝死街道、公厕、公交的事件都会频频发生。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容易引发心肌梗塞,这是导致中老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

  为防止发生意外,中老年人应经常检查身体,除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外,有冠心病的病人还应该预防性地用药,以避免心肌梗塞等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脑卒中多数在家中发病,经常在患者过于用力、激动或活动中发病,也有人早晨醒来手脚不能动或不能说话,有的还表现为突发头昏、头痛,伴有呕吐、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目前,我国健康促进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多部委通力合作、责任分担,不断完善慢性病防控的法律和国家级政策,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跨部门合作。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健康教育者的作用,引导公民做好慢性病的自我监测,让公民及时了解引发慢性病流行的致病因素,帮助公民做好慢病及风险因素的有效干预,提高公民对慢性病知晓率、治疗率,减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2015-03-06 01:54:12浏览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病可以预防吗
慢性病一般是可以预防的,慢性病是一类不容易治愈的疾病,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体检等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长期过度劳累,也要避免吸烟、喝酒,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慢性病的发生。2、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使身体各个器官维持在正常的运转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少慢性病的发生。3、合理饮食在平时患者要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芹菜等,同时还可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4、适当运动适当运动能够加快身体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能够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建议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比如慢走、打太极拳等。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可以及时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慢性病的发生。除此之外,患者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等,如果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慢性病患者如何吃坚果
坚果对慢性病的好处在许多研究中都有提及,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许多天然营养素,对多数慢性病都有益处,包含心血管疾病、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肾脏疾病和痛风等,慢性病患者除了要注意均衡饮食、戒烟酒、多运动外,也要定期回诊检查。在饮食方面,虽然不同慢性病的饮食准则可能有所差异,但许多研究显示,“坚果”在慢性病患的饮食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介绍适合慢性病患的坚果饮食指南。注:根据《美国营养学院期刊》的研究,坚果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和代谢症候群的风险。一、3原则挑选坚果想要健康吃坚果,挑选和食用上可以遵守以下三个原则:1.选“原味”:选购原味或直接购买生的坚果、种子,才能吃到完整的营养,并减少摄取热量、添加糖或盐的机会。2.吃“适量”:坚果种子类的油脂含量较高,每天适合的摄取量约为五颗腰果、五颗杏仁果或10颗花生。3.巧“搭配”:较硬的坚果可敲碎、打成粉,或选择较软的芝麻、花生仁,搭配蔬菜、牛奶或优格一起吃,还可以补充纤维与钙质。二、慢性病坚果饮食份量与禁忌根据每日饮食指南手册,若没有特殊重大疾病,建议一般人一天的坚果食用量可以采用下列准则,依喜好择一食用。①7克的杏仁果、核桃仁②10克的开心果、南瓜子、葵花子、黑芝麻、白芝麻或腰果③13克的各式花生仁④15克的瓜子有些慢性病需要遵守食用禁忌,所以不是所有的慢性病患都可以放心吃坚果。比方说:①肾脏病患必须维持低磷、钾钠的饮食习惯,坚果种子类的花生、瓜子、腰果、核桃、芝麻、松子、杏仁果、开心果、栗子、葵花子和山粉圆,都是属于磷含量高的食物,对肾脏病患者来说负担较大,建议避免食用。②痛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过多所引起的泌尿道结石的病患,都需要遵循低嘌呤饮食,而坚果是植物性脂肪,对痛风症、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虽然坚果属于中嘌呤食物,除非曾经吃坚果有发生急性痛风的症状,不然一般不会限制坚果食用,但因为脂肪含量高的饮食可能会影响尿酸代谢,所以总脂肪量低的如腰果、南瓜子和杏仁,较适合他们食用。三、糖尿病患的坚果饮食糖尿病病患在坚果食用上并没有特别限制,包括芝麻、瓜子等种子类在内,花生、腰果、杏仁、核桃和开心果等所有坚果种子类都可以吃,是品质好的脂肪来源,但因为热量高所以也不适合摄取过量。坚果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比一般加工过的反式脂肪类食物,或动物性油脂来得好,也比较可以预防心血管的病变。此外,坚果内也有许多营养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E与亚麻油酸,而亚麻油酸为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但是坚果摄取过多可能会有甘油三酯过高的危险,所以一日建议摄取一份就好,例如:南瓜子一匙半、开心果一匙。四、高血脂与高血压病患的坚果饮食高血脂或高血压的病患可以每天吃大约一匙未加工过的坚果,例如花生、核桃、杏仁果、开心果、葵瓜子、腰果、松子、瓜子、芝麻等。在挑选坚果上:①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钾,所以开心果、南瓜子、腰果较适合食用。②高血脂的患者的话,比较适合饱和脂肪最低的坚果,如杏仁、开心果、核桃。因为这些坚果的植物固醇分子,会与动物性胆固醇在人体中竞争,帮助减少动物性胆固醇的吸收,另外,植物固醇在人体的吸收率只有10%至15%,因此这些坚果还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以下提供了一道坚果美食“义式坚果冷面”,属于低碳饮食,适合高血压的病患,在家料理。制作步骤如下:①先将面条煮熟后捞起,放入冷开水和冰块冰镇,沥干后备用。②洗净鸡胸肉,煮熟后一样放入冷开水和冰块冰镇,冷却后撕成细丝。③小黄瓜洗净后刨丝,冰镇备用;番茄洗净后切片;综合坚果约8克,可用果汁机打成粉。④将橄榄油、白酒醋和坚果粉混均匀,制成坚果油醋酱。⑤面装在盘子,上面铺小黄瓜丝、鸡肉丝和番茄,再淋上坚果油醋酱,如果还想要多一点风味,可以洒少许盐、奶酪粉或香料粉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