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医院太拥挤 说明了什么?

  拥挤是危险事故的极大隐患,所以每到节假日或大型活动期间,相关部门就要严阵以待,以防发生意外。然而这样的措施,却很难套用到拥挤已成常态的大医院。如何才能疏散蜂拥至大医院就诊的患者?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却收效甚微。

  据中外踩踏事故研究结果,公共场所室内达到每人1平方米,室外达到每人0.75平方米,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照此标准,大医院人流密度超过警戒值的并不少。挂号处、门诊室人挨人、人挤人,吆喝声、叫骂声不绝于耳,大打出手者也不罕见。

  这样的混乱虽不至于像踩踏事故一样瞬间暴发,却隐患无穷。医生会因此不能认真看病,病人心情愈加烦躁,就医氛围尤显紧张,医患间沟壑更难填平。上海一名医生就因忍受不了医院的医疗拥挤,一年前从很多人羡慕的公立三甲医院转到了体制外的民营医院。他毫不掩饰地说:“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来说,那拥挤每天都是莫大的煎熬。”

  大医院拥挤,小医院却闲得发慌。本报记者回老家时患病,去乡下医院就诊,发现那里既没检查设备,上门的患者也没几个,有医生甚至随意给病人问个诊开点药后就急着去打牌了。不可否认,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特别是优秀医生扎堆大医院的现状直接决定了患者必然流向医疗水平更有保证的少数三甲医院。我们不能谴责患者想到好医院就诊的想法,只能期望更多医院变成“好医院”,即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别,没有治疗一般疾病时的水平差距。

  成为好医院的核心是要有好医生,但显然,我国执业医师数量,特别是任职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数量还有缺口。按医改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初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就是说,至少需要30万~40万名全科医生。但2013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为279.5万人,其中全科医师14.6万人,平均每万名居民仅有1名全科医师。培养出合格的医生,并把他们留在需要的岗位上,已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无论是基层医院,还是民营医院,还都需要政策上的扶持。比如,增加基层医院药品数量,有助于社区居民就地取药,将三甲大医院从慢病“取药点”的尴尬地位中解脱出来;给予民营医院一定政策优势,规范其发展,让民营医院尽快脱离“低端、不负责”的刻板印象。只有“好医院”越来越多,才有助于它们各司其职,达到最大限度分流病人的目的。

2015-02-16 01:26:52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华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尿原性脓毒血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尿原性脓毒血症可能是由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输尿管狭窄、尿道狭窄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1.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黏膜炎症反应。当细菌进入膀胱并繁殖时,它们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其他部位,导致脓毒血症。针对膀胱炎引起的脓毒血症,抗生素治疗是关键。例如,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克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温水送服即可。同时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增加尿量,冲洗膀胱。 2.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由上行性感染引起,当细菌从下泌尿系统向上蔓延至肾脏时,会导致肾实质受损,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脓毒血症。对于肾盂肾炎所致的脓毒血症,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用美罗培南等进行治疗。日常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 3.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前列腺分泌物中的细菌进入血液,进而引发全身感染,即脓毒血症。此外,慢性前列腺炎还可能影响排尿功能,增加尿液反流的风险,进一步加重感染。针对前列腺炎引起的脓毒血症,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疼痛,同时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等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困难的症状。服用方法通常为温水送服。日常应避免久坐,每坐1-2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4.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狭窄可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当细菌侵入血液时,就会引发脓毒血症。狭窄处的局部压力增高也会使组织缺血缺氧,易发生坏死,加剧感染。输尿管狭窄的治疗包括手术干预,如经皮肾镜取石术等,以解除狭窄,恢复正常的尿液流动。术后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 5.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会影响尿液排出,使得尿液积聚在膀胱中,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当细菌进入血液时,就可能导致脓毒血症的发生。尿道狭窄的治疗可以通过尿道扩张术来缓解,也可以考虑尿道成形术,以扩大尿道口径,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术后患者应避免憋尿,及时排尿,通常每隔1-3小时排一次尿,减少尿液潴留的时间。 在处理尿原性脓毒血症时,应积极寻找并消除感染源,同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和其他生命体征。建议定期进行尿液分析和培养,以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脓毒血症是怎么感染的
脓毒血症一般是由于皮肤外伤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手术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皮肤外伤感染 如果患者的皮肤受到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可能会引起脓毒血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2、呼吸道感染 如果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引起脓毒血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雾化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3、消化道感染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引起脓毒血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胃肠减压的方式进行改善。 4、泌尿系统感染 如果患者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受到炎症的刺激,从而引起脓毒血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手术感染 如果患者进行了手术,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感染,有可能也会引起脓毒血症。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可以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查明感染部位,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远离重污染环境,注重饮食健康,有助于预防各类病原体感染,维护身体健康。
江千里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区别
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繁殖并且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脓毒血症是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且通过血液扩散到宿主其他组织和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在诱因、症状、治疗以及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后者往往更严重。 1、病因 败血症主要有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全身性感染。脓毒血症是败血症的基础上伴有多发性脓肿,大多数伴随细菌感染所致的败血症出现。血液中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再加上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无法清除细菌或未及时进行治疗,发生脓肿,导致脓毒血症。 2、症状 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寒战、伴有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全身乏力、皮肤出血点淤斑以及神经系统表现等,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除了具有以上败血症的症状之外,还可能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出现化脓性病变,比如肝脓肿、肾脓肿,可危及生命。 3、治疗 由于脓毒血症是在败血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形成的,因此药物治疗方面,两者均以抗感染为主。但脓毒血症患者若出现坏死组织,行感染灶引流术同等重要。 4、并发症 败血症可损害全身器官系统,引起多种并发症,常见的主要有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酸中毒等。脓毒血症的并发症与败血症相似,但更易发生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脑水肿、脓毒性休克等。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外孕多少天出现腹痛出血症状
宫外孕腹痛出血症状出现时间不一,多数患者在怀孕6至8周出现,胚胎在宫外生长压迫组织,输卵管破裂或流产引发症状。但因孕妇个体差异,胚胎活性、着床部位等不同,症状或早至6 周前,或晚至12至16周。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腹痛和出血是宫外孕的典型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胚胎的生长速度和着床部位密切相关。随着胚胎在输卵管或其他异常部位的生长,会逐渐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和刺激,当输卵管被撑破或发生流产时,就会引发腹痛和流血。因此,大多数宫外孕患者在怀孕6至8周会出现这些症状。然而,由于每个孕妇的情况不同,胚胎的生长速度和着床部位也存在差异,导致症状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孕妇可能会更早出现症状,例如在怀孕6周之前就可能感到腹痛和出血;而有些孕妇则可能会延迟一些,甚至可能在怀孕12至16周才出现明显的腹痛和出血症状。这种差异可能与胚胎的活性、着床部位以及孕妇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关。例如,如果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由于此处肌层较厚,可能症状出现会更晚。针对宫外孕的潜在风险,孕妇应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妊娠早期,如果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晕厥甚至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已经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应尽早终止妊娠,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