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内科专家访谈

“糖友”不良情绪自测方法 让您及早发现焦虑抑郁

举报/反馈
2015-02-02 17:28:5939健康网

  “六旬老人在家中独自看护3岁的孙子,孩子睡醒后独自爬上了窗台上,坠楼身亡。数月后,老人暴瘦近20斤,经检查发现空腹血糖指数16-17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

  在北京中医医院开展的“糖尿病与情绪”专题讲座上,心身医学科卢伟副主任医师讲述了这一真实病例。对此,卢伟表示,巨大的情绪刺激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较为显著。

IMG_1574

                             北京中医医院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卢伟

  从医学角度来讲,糖尿病与情绪的关系,对于糖尿病的界定已超过内分泌这一范畴,且扩大为心身疾病。也就是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焦虑、抑郁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且心理问题高于正常人1-2倍。因此,卢伟认为,糖友应高度警惕自身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

  自测小问题 做到尽早发现疾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形象地描述了抑郁情绪。卢伟表示,焦虑、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前驱、典型、伴随症状。

  前驱症状:失眠、疲乏、无力,种种内感性不适(如:嗓子堵、心脏要跳出,胃抽紧等感觉),其共同点均为检查并无异常。

  典型症状:情绪低落,压抑、兴趣下降/丧失,无法从生活、学习、工作中找到乐趣。

  伴随症状:睡眠障碍,焦虑、躯体症状,思维迟缓、行为抑制、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

  据卢伟副主任医师提供的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5个自测小问题,可帮助您尽早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1.是否经常感觉沮丧、情绪低落或无望?

  2.是否感觉没有兴趣或做事情没有乐趣?

  3.是否经常感觉自己对社会、家庭没有存在的意义?

  4.是否经常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

  5.是否经常想到死亡?

  每个问题如回答“是”计1分,如超过3分,则建议您尽快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卢伟给出以下建议:

  1.运动:过程中可增加大脑内啡呔含量,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且适量的运动本身可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

  2.饮食:哈佛大学曾有报告指出,深海鱼的鱼油中omega-3脂肪酸是常用的抗药,如碳酸锂的类似作用,可素缎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使人的心理焦虑减轻。

  3.睡眠: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前提。

  4.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心理调适:首先要了解自身情绪,需宣泄、转移淡化。

  6.专业治疗:给予中药、针灸、心身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