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山三院产科获中国首批“胎儿无创DNA检测”证书

  2014年12月,经过严格评审,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公布了全国首批八十三家获得“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合格证书的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榜上有名。这意味着中山三院在遗传性疾病的产前筛查、诊断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肯定。  


中山三院产科获中国首批“胎儿无创DNA检测”证

  中山三院产科一直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产科综合医疗模式。最大限度有效地利用中山三院的综合资源,充分发挥临床和医技科室的整体优势,将优秀的临床思维与先进的诊疗技术相结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体现中山三院国内领先的整体医疗水平。2011年中山三院产科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建设母体医学、胎儿医学、分娩医学和围产期营养与代谢医学等优势亚学科,成为广东省产科领域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尤其在胎儿医学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技术辐射作用,带动全省产科的建设和发展。

  2010年到2014年间,该院产科实验室共完成千余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敏感性、特异性与核型分析技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准确率在99.9%以上;其中,500例检测结果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首批认定的该项目检测“试点单位”的审核结果一致。2014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该项目进行室间质量评价,中山三院在接到样本后,经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和严谨的信息学分析后,准确识别阳性样本,以及精准的将样本中拔高难度的小比例嵌合灰度样品识别出来,上报了高达100%准确率的检测结果。通过孕妇外周血分离纯化胎儿来源的细胞、核酸以检测胎儿基因异常能够弥补现有产前筛查诊断技术的部分不足,属于产前诊断的前沿领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作为省重点学科,在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底蕴。产前诊断技术服务: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介入性产前诊断、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等均在省内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每年接待大量各地转诊会诊的病人。年均唐氏综合征筛查人数12000余例,地中海贫血筛查人数约为15000余例,产前超声筛查14000余人次。经过多年的发展,能常规为数百种疾病提供基因检测、代谢病筛查以及分析服务,迄今已发现各种常见、罕见致病突变数百种,为很多家庭解决了世世代代困扰的疾病难题。

  遗传室能够开展G显带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析检测项目及羊水、绒毛、胎儿组织等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此外,可开展检测并已检测到阳性病例的遗传性疾病包括:智力低下相关综合征、猫叫综合征、DiGeorge综合征、性发育相关综合征、DMD(全外显子缺失/重复)、SMA(SMN1/2基因)、结节性硬化(TSC2)等;基因测序方案包括:Rett综合征(Mecp2)、 智力发育迟缓(PTEN)、 肾上腺皮质增生(CYP21A2)、 性反转综合征(AR)、 性反转综合征(SRY)、 耳聋(PDS、GJB2、GJB3、线粒体)、地中海贫血HBA、HBB基因测序分析等。基于高通量测序和人基因组array-CGH平台的使用,检测出数百的拷贝数变异位点,其中30%为国际数据库无报道,根据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的比对,建立本地数据库,为病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中山三院产科在该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研究经验,获得多项各级政府部门的科研资助。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科研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多次被邀请到港澳、美国、欧洲等地的学术会议上做交流。今次获得卫生部临检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是中山三院在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方面结出的又一枚硕果。

  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合格证书既是对中山三院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责任。“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无创DNA检测”作为一项新技术,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需要更严格的管理。据了解,中山三院将积极利用自身的经验和技术,协助其他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提高知识、技能水平。力争立足广州、辐射周边省市,提高全社会的产前筛查、诊断技术整体水平。

  相关阅读:关于“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无创DNA检测”

  染色体非整倍体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为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为25万例,即平均每出生1000个婴儿,就有15个是出生缺陷。

    目前,对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主要是基于母体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超声影像学的检查等,筛选出一部分高风险孕妇,再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以确认。最常见导致出生缺陷的染色体数目异常为21三体、18三体或13三体。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高通量测序检测是通过分离、分析母体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专门用于检测胎儿T21、T18和T13三种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一项近似于诊断水平的筛查技术。该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降低出生缺陷率,但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导致出生缺陷率的升高。(通讯员:江澜)

2015-01-19 17:59:09浏览11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夏季皮炎是什么症状,怎么引起的
夏季皮炎症状包括皮肤红斑、瘙痒、丘疹等,病因可能包括高温环境、汗液刺激、个体皮肤敏感等。若夏季出现皮肤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皮肤症状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能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一、症状:1、皮肤红斑:夏季皮炎初起时,皮肤会出现大片的红斑,常见于四肢伸侧、躯干等暴露部位。在高温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红斑更为明显。红斑边界相对清晰,颜色鲜红,与周围正常皮肤有较明显区别,在日晒后红斑颜色还会加深。2、瘙痒:瘙痒是夏季皮炎的突出症状,且较为剧烈。患者常因瘙痒而忍不住搔抓,搔抓后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结痂等。瘙痒感在夜间或受热后会加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3、丘疹:随着病情发展,红斑基础上会出现密集分布的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呈淡红色或肤色。这些丘疹可能会融合成片,使皮肤表面看起来粗糙不平。在搔抓后,丘疹可能会破溃、流水,形成糜烂面。二、病因:1、高温环境:夏季气温高,在炎热的室内或户外环境中,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皮肤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夏季皮炎。2、汗液刺激:夏季人体出汗增多,汗液中含有盐分、尿素等成分,当汗液长时间滞留在皮肤表面,不能及时蒸发或清洗,会刺激皮肤,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引发皮肤炎症,进而诱发夏季皮炎。3、个体皮肤敏感:部分人群皮肤较为敏感,对夏季的高温、湿度变化等环境因素适应性差,更容易发生夏季皮炎。一些患有糖尿病、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皮肤的防御功能减弱,也增加了夏季皮炎的发病可能。在夏季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及时更换衣物,出汗后要尽快清洗。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室内可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保持在25℃-27℃较为适宜。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利于汗液蒸发。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对于皮肤敏感者,可在洗澡后涂抹温和的保湿护肤品,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解决夏季脸痒小妙招
夏季脸部瘙痒的缓解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注意防晒、保持皮肤湿润、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等。1、保持皮肤清洁:夏季气温高,脸部容易出汗和出油,这些都会刺激皮肤导致瘙痒。因此,保持脸部清洁至关重要。建议每天早晚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脸部,去除多余的油脂和污垢。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洁面产品或频繁洗脸,以免破坏皮肤屏障。2、注意防晒:紫外线是夏天脸部瘙痒的常见诱因之一。外出时务必涂抹防晒霜,并佩戴帽子、太阳镜等防晒用品,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选择SPF值30以上、PA+++的防晒霜,每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3、保持皮肤湿润:虽然夏天皮肤容易出油,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保湿。过度清洁或频繁洗脸可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变得干燥、紧绷,从而引发瘙痒。建议使用含有保湿成分的护肤品,如保湿乳液或面霜,以保持皮肤湿润。定期敷面膜也可以为皮肤补充水分。同时,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也有助于缓解皮肤干燥。4、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夏季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多摄入肥肉、辣椒等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皮肤,加重瘙痒症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多吃西红柿、苹果等蔬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脸部瘙痒时,避免用手过度抓挠,以免加重症状,甚至导致皮肤破损和感染。可以用冷敷或轻轻拍打的方式缓解瘙痒感。如果皮肤瘙痒严重,持续不减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红肿、疼痛等,应及时就医诊治。
陈芬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肠胃炎拉肚子可以吃什么
胃肠炎是种恼人的疾病,虽不至于引发重症,却会剥夺享受美食的乐趣;若原本约好要与人聚餐或约会,因为急性胃肠炎就会破坏计划,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享用大餐。胃肠炎最常让人烦恼的是可以吃什么,吃什么不会拉肚子。为您整理胃肠炎饮食3大重点,告诉您胃肠炎吃什么、哪些食物千万不可以碰。【胃肠炎吃什么?胃肠炎饮食3大重点!】一般常见的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症状会持续3至7天,除了上吐下泻外,也可能合并发烧;若是由食物中毒所引起的胃肠炎,症状则会持续1~3天。得了胃肠炎后,胃肠会变得十分敏感,病人可能一吃东西就不舒服、想吐或拉肚子,因此摄取合适的食物可缓解病情,加速康复速度。「胃肠炎饮食重点1:随时补充水分」胃肠炎会导致上吐下泻,水分严重流失,若未适时补充水分恐引发脱水或电解质失衡,严重时更可能昏厥甚至休克。补充水分的重点因人而异,小孩、老人或身体虚弱者最好补充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但切记应避免饮用糖分过高的运动饮料,以免加重腹泻;一般健康成年人仅须补充水分即可;若未出现严重症状,如发烧、呕吐不止或全身虚弱等,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及控制饮食,胃肠炎多会在数天内改善。「胃肠炎饮食重点2:少量多餐」当胃肠受损时,任何食物都可能引发刺激、导致腹泻,因此,针对症状严重的病患,部分医生会建议暂时禁食1-2餐,避免病情加重;但若一直不进食,也会导致营养不足或身体虚弱,拖慢康复速度,建议若症状已经缓和,最好少量多餐,以减少胃肠刺激。由于胃肠细胞受损,会导致肠道消化及吸收效率变低,少量多餐既可减轻肠道负担,一次处理少量食物,也能让肠道分次吸收食物的养分。少量多餐的方法不限,可以从一餐的1/4或一半开始尝试。若进食后,2~3小时内没有腹泻,则可继续进食,并依情况逐渐增加份量。「胃肠炎饮食重点3:减少肠道刺激」许多医生会建议胃肠炎病患吃稀饭或白吐司,其实并不是只能吃这类食物,而是这类食物较容易消化、较不会再次刺激胃肠,以下食物具有减少胃肠刺激的特点,建议均可食用:a、白饭b、稀饭c、白面包、吐司d、馒头e、清汤面f、蒸鱼g、蒸蛋h、蒸马铃薯【胃肠炎不能吃什么?】任何高油、高盐、高糖、高纤维或辛辣食物,以及乳制品或含有咖啡因的饮品,胃肠炎患者应绝对避免,因为这类食物会刺激胃肠、加重症状。1、高油:咸酥鸡、快餐2、高盐:烧烤、火锅汤、加工食品3、高糖:蛋糕、冰淇淋、糖果4、高纤维:竹笋、芹菜、凤梨、各类蔬菜茎梗5、辛辣:麻辣火锅6、乳制品:牛奶、调味乳、酸奶7、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咖啡、茶、可乐【胃肠炎可以吃什么水果?】苹果(未去皮)、香蕉、芭乐、番石榴等水果,因含有果胶,可缓解拉肚子,又能补充水分,适合胃肠炎的时候食用。【胃肠炎可以吃蛋吗?】胃肠炎病患也须补充蛋白质、增强体力,所以可以吃蛋,只要料理方式清淡即可,例如蒸蛋或水煮蛋。【胃肠炎常跑厕所要注意肛门清洁】若得了胃肠炎,腹泻上厕所的频率增加,擦屁股次数也会增多;若平时习惯用力擦屁股,或擦的次数较多,很容易因过度摩擦,导致肛门皮肤受损。因肛门位置不在视线可及之处,多数人不了解它的皮肤构造,实际上,肛门皮肤与嘴唇相似,既湿润且充满弹性。若过度清洁或擦的方式不当,例如:擦的次数较多、卫生纸质地粗糙或擦得太大力,都可能减损肛门皮肤的水分与油脂而破皮,甚至导致肛门瘙痒症或其他问题。理想清洁肛门的方式为水洗,如进浴室冲洗或使用免治马桶,但因为水洗较不方便且耗时,建议可使用湿式卫生纸擦拭屁股。湿式卫生纸不仅方便携带、使用简单,而且因富含水分,清洁力比卫生纸好,擦起来也较为舒适。胃肠炎拉肚子容易对肛门造成刺激,使用更加温和的湿式卫生纸擦拭,能更有效地防止肛门受到进一步刺激而产生不适,并可确保卫生清洁。在使用湿式卫生纸后,请记得用一般卫生纸吸除多余水分,保持屁股干爽。若须选购湿擦产品,建议挑选无酒精或其他刺激成分的湿式卫生纸,避免过度刺激肛门,或引发过敏症状;另外,在材质部分,为避免马桶阻塞,最好选用用纸浆制成、可溶于水的产品,这类产品可直接丢入马桶,对环境也更加友善。
周中银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肠胃炎腹痛如何缓解
肠胃炎通常是指胃肠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肠胃炎起病急骤,病程较短,而慢性肠胃炎病程较长,症状相对缓和但容易反复。肠胃炎腹痛的缓解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1、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缓解肠胃炎腹痛的基础方法。患者应避免摄入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使疼痛加剧。相反,应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蒸蛋等。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必要的营养,还能减轻肠胃负担,有助于缓解疼痛。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至关重要,可以适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避免脱水。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与按摩,是缓解肠胃炎腹痛的有效手段。使用热水袋或温毛巾对腹部进行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胃肠炎引起的肚子疼。适当的按摩也有助于缓解疼痛,可以按揉内关穴和大横穴,这两个穴位具有理气止痛和健脾和胃的功效。3、药物治疗:当肠胃炎腹痛症状较为严重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诺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则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胃肠道痉挛引起的疼痛。肠胃炎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适当进行物理治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心理调适。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肠胃炎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