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上厕所最忌讳7件事 如何安全蹲厕?

  据媒体近日报道,重庆一位24岁的小伙上厕所玩手机,由于蹲厕太久,加上厕所密闭闷热,最后缺氧晕倒,头部受撞击竟成“植物人”!

  这可不是耸人听闻,小伙子的"悲剧"给那些把卫生间当书报间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厕所是我们每天都要光顾的场所,尽管在厕所的停留时间有限,但厕所却是猝死和各种疾病的高发地点。据统计,美国大约有23万多人突发意外死于厕所;我国相声表演大师马季就是因如厕排便用力,导致急性心衰死亡。那么,小小的厕所中最容易发生哪些危险?上厕所最忌讳哪些事?

上厕所不宜

  1.看书报、玩手机

  健康危险指数:☆☆☆☆☆

  危险因子:晕厥 、跌倒

  边上厕所边看书报或玩手机堪称是如厕的最大禁忌。日常生活中,有这种习惯的人通常一蹲就是小半天。这种做法弊处多多。由于上厕所时思想意识都集中在书报或手机上,从而抑制了排便意识,还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延长排便的时间。

    蹲厕时间太长会使盆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扩张,易诱发痔疮,甚至失去了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久而久之会引起便祕,严重则会发生肠道癌。此外,长期便秘,粪便压迫会造成男性前列腺血液运行受阻,加重前列腺炎的症状。为了避免这前“腺”危机,男性们记得专心地“行方便”吧,特别是已经患有该病的患者更要改掉如厕娱乐的习惯。

  久坐马桶还会使脑部发生暂时供血不足,起立时易发生晕厥、跌倒等现象,特别是久病、体弱、年迈者,起立时更容易发生意外。

  2.用力排便

  健康危险指数:☆☆☆☆

  危险因子:肛裂、猝死

  排便太用力易导致肛裂或猝死。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连上厕所都匆匆忙忙,排便时速度过快,一上厕所就大力憋气排便,就有可能把肛管撑破,造成肛管的皮肤裂口。

  此外,用力排便还会增加猝死风险。当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所以,发生便秘、排便困难,不要拼命用力,这样不仅不利于排便,反而可能给心脑血管增加压力,许多心脏病患者在厕所突然发病,就是因为用力不当,便没排下来,血管先爆了。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排便时不要太使劲,排不出来不要勉强。上厕所前,应带上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以备不测时服用。进入卫生间后最好不要插门,以便出现问题时能让家属及时发现。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运动,以保持大便通畅。如果调理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缓泻药物,帮助排便。

  3.如厕后起身太快

  健康危险指数:☆☆☆

  危险因子:头晕眼花、摔伤

  心脑血管病患者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立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生头晕、眼花、摔倒,且年龄越大的人越容易受伤。此外,高血压患者晨起血压会更高,很多人有起床后排便的习惯,因此容易发生意外。可在厕所蹲位旁设置安全护栏,如厕后,起身需缓慢。

  4.久憋尿后再排尿

  健康危险指数:☆☆☆

  危险因子:昏厥

  憋尿太久后突然排尿易昏厥,容易造成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膀胱中的尿液一下子排空,就容易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易发生排尿性晕厥,若不及时进行救治很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5.厕所放置大型家电

  健康危险指数:☆☆

  危险因子:一氧化碳中毒、漏电触电

  洗衣机、电吹风等家电放置厕所中,隐患多。洗衣机渗水、电热水器老化等问题会引发漏电、触电等事故,燃气热水器则易诱发一氧化碳中毒。故家电最好不要放置在厕所中。

  6.地面湿滑

  健康危险指数:☆☆

  危险因子:摔跤

  厕所是家里最湿滑的地方,洗澡、洗漱后溅出的积水让人一不留神就会摔跤。因此厕所要保持相对的干燥,可穿防滑底拖鞋。

  7.使用空气清新剂

  健康危险指数:☆

  危险因子:致癌

  不少人喜欢在厕所喷些空气清新剂,但其实空气清新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可能致癌。因此厕所除臭最好使用天然材料,可将柠檬片、菠萝皮和柚子皮放在马桶水箱上,或在卫生间的稍低处放置一盒打开的清凉油,能起到除臭的目的。

  39健康网推荐阅读:

  暴脾气诱发心血管病易猝死

  疼痛是猝死发病最明显的信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09-16 04:10:49浏览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白细胞偏低吃什么补得快
白细胞偏低可通过合理饮食进行辅助调理,包括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摄入富含锌的食物等,饮食调理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替代医学治疗。1、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白细胞合成的重要原料,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白细胞的生成。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每日食用1-2个鸡蛋或适量的鱼肉、瘦肉,能为身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促进白细胞的合成。2、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营养素对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可促进白细胞的产生,而维生素E则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建议多食用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猕猴桃、草莓、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坚果(如杏仁、核桃)、绿叶蔬菜(如菠菜、甘蓝)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3、摄入富含锌的食物:锌是白细胞生成和功能维持的必要元素。适当补锌可促进白细胞的成熟与功能发挥。含锌丰富的食物包括肝脏、牛肉、瘦肉、鱼、贝类(如牡蛎)、芝麻、核桃等。建议适量食用这些食物以补充锌元素。此外,全谷物和豆类也含有一定量的锌,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补充来源。如果白细胞持续偏低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妇科检查镜检白细胞+是什么意思
妇科检查白细胞+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阴道炎症等原因导致。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表明机体正在对抗感染或炎症。然而,白细胞+的结果并不绝对意味着存在病理问题,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进一步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内偶见白细胞是生理现象,这是阴道自净能力的一部分,有助于维持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妇科检查发现白细胞+,但患者没有外阴瘙痒以及白带异常如颜色发黄、发绿,质地稀薄或浓稠,伴有异味等症状,且滴虫、线索细胞等检查指标均正常,那么这种情况很可能属于正常范围,无需特殊处理,日常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即可。但是白细胞+也可能是阴道炎症的征兆。阴道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这些炎症通常由病原菌感染引起,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白细胞增多以对抗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灼热感、异常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此时,白细胞+的结果应结合其他检查如白带常规检查、阴道pH值检测、宫颈刮片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诊炎症的类型和程度。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其次,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对于细菌性阴道病,医生可能会开具甲硝唑栓等抗菌药物;对于滴虫性阴道炎,则可能需要使用替硝唑栓等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裤、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私处,有助于预防和辅助治疗阴道炎症。最后,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白细胞高会得白血病吗
白细胞高不一定会得白血病,多数白细胞升高由非白血病因素导致,比如感染、应激反应、非血液系统疾病等。而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升高的同时,还常伴有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及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增加等情况。白细胞升高在多数情况下是由非白血病因素引起的。例如,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作出反应,调集更多的白细胞到感染部位进行防御,从而导致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暂时升高。这种升高是机体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与白血病无关。此外,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应激反应以及某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失血、外伤、手术等也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这些情况下,白细胞升高通常是暂时的,且不会伴随白血病的其他特征性表现。而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生,并可能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通常会升高,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中。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升高往往伴随着其他异常,如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以及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因此,在白细胞升高的病例中,白血病只是众多可能原因中的一个,且需通过进一步的医学检查才能确诊。针对白细胞高的情况,建议不要过度恐慌,白细胞升高在多数情况下是由非白血病因素引起的。其次,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以确定白细胞升高的原因。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以确保身体健康。
孙国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尿常规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尿常规白细胞高可能由标本污染、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重新留取标本复查、大量饮水、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若发现尿常规白细胞高,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尿培养、肾功能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原因:1、标本污染:留取尿液标本时如果不注意卫生,外阴部的污染物混入尿液,可能导致白细胞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例如女性在经期留取标本,经血可能污染尿液,造成白细胞升高的假象。2、泌尿系统感染: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细菌入侵尿道、膀胱、输尿管或肾脏等泌尿系统器官,引发炎症反应。白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聚集到感染部位吞噬细菌,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升高。3、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导致肾脏肾小球损伤,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异常,白细胞可能进入尿液中,引起尿常规白细胞升高。患者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二、处理方法:1、重新留取标本复查:如果怀疑是标本污染导致白细胞高,可在清洁外阴后,按照正确方法重新留取中段尿标本进行复查。留取标本前要洗净双手,女性应避开经期,确保标本不受污染,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2、大量饮水:增加水分摄入能促使肾脏生成更多尿液。大量尿液不断冲刷泌尿系统,可将细菌、炎性分泌物等有害物质带出体外,减少病原体在尿路的附着和繁殖,降低感染程度,进而使尿液中白细胞含量下降。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以保证尿液颜色清亮或微黄。3、药物治疗:若因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白细胞高,可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左氧氟沙星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作用;阿莫西林则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保护达到抗菌效果。建议患者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另外,避免憋尿,有尿意时及时排尿。对于反复出现尿常规白细胞高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关注泌尿系统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