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胖子多属阳虚 瘦子多属阴虚

  阳虚的人偏胖的多,阴虚的人偏瘦的多,这是规律。阳虚者火力不旺,阴虚者火力偏亢。阳虚的胖子多出来的脂肪,是为了护住已经不强的火力,阴虚的瘦子之所以脂肪少,是为了让过多的热散出去。

  活人与死人的区别就是能量,人活着需要能量,也能散发能量,能量类似中医说的“阳气”,我们俗话中的“火力”,这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所以身体会本能地保护它。在没有冰箱、保温设施不完善的时候,夏天的冷饮或者是冬天要保温食物,都会用棉被盖住,夏天是为了隔绝外边的热气,冬天则不让内里的热气散出去。

  我们身体的脂肪也有类似棉被的保温效果,当身体的能量不足、阳气不足时,身体会多存留脂肪,以保住逐渐弱小的阳气。因此,人上了年龄之后,第一个变化就是胖了,即便是个特别瘦的人,和他年轻时候比,脂肪在体重中的比例也会增加。

  同理,当一个人阳气弱了,未老先衰地阳虚了,脂肪也会堆积起来,而且阳气越虚,脂肪堆积得就越多,于是才有了“十个胖子九个虚”的结论。这些胖子,看似壮实,只要他的胖是因为脂肪,不是因为肌肉发达,就普遍存在阳虚问题,严重的甚至还怕冷,吃了凉的就泻肚,外强中干。

  阴虚的人并不是能量绝对过剩,而是相对的,相对的是他们已经消耗掉的阴。人体永远要保持水火相济、阴阳平衡,阴如果少了,即便是正常水平的阳,也会好像多出来了,这个人就会有火,其实根本是因为阴虚,这个火也多是虚火。

  所以,胖的人如果进补,多是需要补阳、补气的,比如“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等。而瘦子进补则要慎重,而且多要补阴,即便他是个阴阳都虚的人,也要先从补阴开始,比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2014-08-06 00:49:13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虚阳上浮是阴虚还是阳虚
虚阳上浮是肾阴虚,虚阳上浮是中医的一种名词术语,是指长时间的脾虚及肾阴虚导致,主要是指人体的阳气消耗过大,当阳气不足时会出现阴虚火旺,所以会导致该病的发生,患者会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口干舌燥等症状。由于吹空调、吃冰饮,加之工作压力较大、睡眠不足等因素,人体内阳气被消耗过度,阳气补充不足以及药物使用不当,可导致上热下寒证。患者通常上半身表现出热证,而下半身出现寒证,症状包括面红目赤、面部灼热、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等,同时也会出现下肢畏寒怕冷、小腹冷痛、小便清长、夜尿较多、腰酸腿软、大便稀溏等症状;真寒假热是虚阳上浮中比较严重的情况,这类患者的情况并不是特别好,通常表现为身体发热,但想增加衣物,口渴想喝热水或者饮水并不多,面部有发红的感觉,尤其是两颧部位有红色,有时可有口鼻出血的表现,同时四肢觉冷、皮温较低、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脉搏较强,身体稍微一用力则感觉到空虚无力。针对虚阳上浮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适当锻炼,例如打太极拳、慢跑等,同时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使病症尽快痊愈。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没精神是阴虚还是阳虚
没精神,即神疲倦怠,属于阳虚的症状之一。阳虚是中医名词,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阳虚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胃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等,可因阳气生成不足或耗损过多导致,根据原因不同,其治疗也有所不同。 1、生成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有运化功能,人体进食食物后需由脾脏运化,生成气血津液,如脾脏出现病变,导致脾运化功能失常,可导致水谷精微运化无力,阳气生成不足,导致阳虚。同时进食食物过少,也可因运化无源导致生成不足,造成阳虚。患者可调整饮食,避免节食,同时可至中医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 2、耗损过多 由于外邪导致体内阴偏盛,阳气长期受到阴津制约,或患者长期剧烈运动,劳累过度,或进食过于寒凉食物损伤脾阳,或久病伤气,或阴病及阳等,均可导致人体阳气损伤,造成阳虚。患者可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如外感寒邪导致,可服用麻黄汤、桂枝汤;如为劳累过度,可服用四君子汤,同时患者需注意适当休息;如为脾阳受损,可服用理中汤、温脾汤。同时也可选取穴位,配合艾灸、针灸等进行辅助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脾阳虚和肾阴虚共存怎么调理
脾阳虚和肾阴虚共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生活调理、服用药物、针灸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脾阳虚是指脾阳气不足,使其温化、推动、运化等功能减退,出现一系列寒证,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所致。肾阴虚是指肾脏阴液不足,使其滋养、濡润等功能减退,出现虚热症状,多因久病、性生活过多、长期熬夜所致。两者相互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稀溏等症状。1、调整饮食建议患者平时可以多吃温补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韭菜、桂圆等,也可以适当吃一些温热性质的水果,比如榴莲、桂圆、荔枝等。2、适当运动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损害身体健康。3、生活调理建议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4、服用药物脾阳虚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肾阴虚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5、针灸治疗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选择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病情。若患者感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