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夏季感冒中医巧防治

  进入七月份,气温不断攀升,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降温,吹风扇、空调;吃西瓜、冷饮。君不见室外骄阳似火,室内凉爽舒适,大家手拿冷饮,其乐融融。却不知贪凉饮冷,耗伤阳气,极易导致夏季感冒——热伤风。这种体内有热,又受了风寒的热伤风,主要症状有头痛、咽喉痛、流鼻涕,时而伴有发烧。热伤风虽是一种普通感冒,一般来说也没有传染性,但是它可以诱发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气管炎、哮喘等,老人和小孩等体质差的人需要及时治疗。

  中医五行学说中,夏季属火,火曰炎上,即火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夏季气温高,人体汗液大量耗失。正因为夏季的这样种种特点,所以该季节的疾病有自身的特点,而与其他季节不尽相同。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天较多。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烧。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

  上海市同济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昊介绍,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热伤风是感受了六淫邪气中的暑邪而致病的。因此热伤风的发热和感受寒邪而产生的秋冬季感冒是有区别的,《内经·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热病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出。”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如果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热药效果就会不好,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治疗这类感冒,中医首选藿香正气水(另有液、丸、胶囊、滴丸等剂型)。此方疗效确切,使用广泛,至今不衰,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一枝独秀的千古良方。全方外解表邪,内化湿滞,兼调理气机脾胃,对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肠炎伴有体温升高恶寒者、流感等都有一定效果。

夏季感冒中医巧防治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呢?上海市同济医院中医科董秋安建议,预防夏季感冒的关键是切莫贪凉过度。在炎热的夏季里,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吸收清新空气;要注意休息,避免体力过度消耗;要保持精神愉快,精力旺盛;要多饮水,多吃瓜果蔬菜等食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但不要因天热而睡在露天处;衣着要随凉热及时添减,不要因天气突然变化而受凉;可坚持冷水洗脸、擦身,但不能在出汗时用冷水冲洗;要注意避暑降温,但不能一出汗就去吹空调或风扇,更要避免将冷风直接吹向身体。凡此种种,对热伤风都能起到预防作用。患热伤风后能出汗最好,如果汗出透了,热伤风可以不药而愈,患者也可以喝些姜糖水来帮助排汗。同时推荐几款自制保健品饮用。①藿香叶粥:鲜藿香叶20克,煎汤加白糖,每天服3~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粥,适量服用。②三花汤:白菊花15克,金银花20克,白扁豆花15克,放搪瓷容器内,加水煎汤代茶饮。③三汁饮:柠檬汁、葡萄汁、鲜橘汁,三汁等量,加温开水等量,放凉饮用。④绿豆稀粥:绿豆20克,粳米30克,先将绿豆煮沸,待稍软后加入粳米,再煮至米熟为度,加适量冰糖食用。

2014-07-23 16:42:45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李怀宁
精选
李怀宁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去咨询
擅长小儿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儿童癫痫、脑瘫、感统发育、发育迟缓、自闭症、矮小症、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增高、构音障碍、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疏导、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在儿童行为发育、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综合评估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孙伟峰
精选
孙伟峰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去咨询
对先天性癫痫,外伤性癫痫,后遗症癫痫,隐源性癫痫,光敏性癫痫,症状性癫痫,疑难癫痫,术后癫痫,遗传性癫痫,精神障碍癫痫,并发症癫痫,睡眠性癫痫,晕厥性癫痫,特发性癫痫等各类癫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独特见解。癫痫控制率高,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高小宁
精选
高小宁副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
南京脑科医院
去咨询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青少年抑郁症、网瘾、精神障碍、微笑抑郁症、植物神经紊乱、酒精成瘾、神经官能症、妄想症、神经衰弱、人格障碍、睡眠障碍、恐惧症、心理发育障碍、恋物癖、躁狂症、神经性厌食症、恐艾心理、广泛性焦虑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多重人格、性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症、躁狂抑郁症、顽固性失眠、应激障碍其它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于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肚子不舒服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怎么回事,怎么办
肚子不舒服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原因包含饮食不当、胃肠道疾病、其他系统疾病等,处理办法有调整饮食、治疗疾病、缓解压力等。若肚子长期不舒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便常规、胃镜、肠镜、腹部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原因:1、饮食不当: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肚子出现胀满、隐痛、恶心等难以描述的不适感。2、胃肠道疾病: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受到损伤,胃酸刺激病变部位,会出现胃部隐痛、胀满、反酸等不适。胃溃疡则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溃疡,导致规律性腹痛,尤其在进食后一段时间较为明显。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体内有害菌大量繁殖,破坏肠道内环境平衡,引起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3、其他系统疾病:胆囊炎发作时,胆囊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导致右上腹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疼痛还可能放射至肩背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结石移动时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发剧烈腹痛,多为绞痛,还可能伴有血尿。二、应对办法:1、调整饮食:腹痛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小米粥、软面条等。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给胃肠道足够时间消化食物,缓解不适症状。2、治疗疾病:胃炎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胃溃疡可选用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促进溃疡愈合。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可按医嘱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补充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如果是胆囊炎,可使用具有清热、祛湿、利胆功效的消炎利胆片;若为泌尿系统结石,较小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结石可能需遵医嘱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等手术治疗。3、缓解压力: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可通过听音乐、运动、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调节神经功能,减轻因压力导致的胃肠道不适。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季节交替时,防止腹部受寒引发胃肠道不适。适度运动,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若肚子不舒服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复诊,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
程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胸口闷感觉有东西堵着是怎么回事
胸口闷感觉有东西堵着,原因包含精神压力大,以及疾病因素如冠心病、心肌病、反流性食管炎等。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胃镜等检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呼吸调节,导致胸口闷堵感。可通过听音乐、运动、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调节神经功能。二、疾病因素: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胸口闷堵,常伴有胸痛。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避免板块形成,改善心肌供血;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2、心肌病:心肌病变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出现胸口闷堵症状。治疗需根据不同类型心肌病使用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改善心功能。3、反流性食管炎: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口闷堵、烧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或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注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尤其是睡前避免进食过多。若胸口闷堵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复诊,积极配合治疗。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腿酸疼无力感觉很累是什么原因
腿酸疼无力感觉很累的原因众多,包括非疾病因素如过度运动、不良姿势,以及疾病因素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针对腿酸疼无力感觉很累的情况,建议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一、非疾病因素:1、过度运动: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运动,如长跑、登山、长时间站立等,会使腿部肌肉疲劳,产生大量乳酸,堆积在肌肉中,导致腿酸疼无力。一般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促进乳酸代谢,可缓解症状。2、不良姿势:长期保持不良的坐姿或站姿,如弯腰驼背、跷二郎腿、久站等,会使腿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腿部血液循环,导致腿部肌肉缺氧、缺血,从而引起酸疼无力。需纠正不良姿势,定时改变体位,进行适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二、疾病因素: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原因,可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当压迫到支配下肢的神经时,会引起下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可伴有腰部疼痛。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下肢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下肢血液供应减少,肌肉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腿部酸疼、无力、发凉等症状,行走时症状可能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肿胀、麻木、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植物人长褥疮会感觉疼吗
植物人长褥疮通常不会感觉到疼痛。植物人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患者处于深度昏迷中,失去了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包括触觉、痛觉等。当此类患者的身体出现褥疮等病变,其也无法感知到疼痛。褥疮主要是由于身体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组织溃烂和损伤。在褥疮初期,由于皮肤只是受到压迫,尚未出现组织坏死,此时不存在神经损伤,所以即使对于非植物人个体,也可能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褥疮可能导致表皮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出现水疱、溃疡等病变,这些病变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但对于此类患者来说,由于其失去了对疼痛的感知能力,所以这一过程并不会引发他们的疼痛感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此类患者不会感觉到褥疮的疼痛,但褥疮的存在仍然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褥疮不仅会导致局部组织溃烂和感染,还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预防褥疮的发生。针对此类患者长褥疮的预防和治疗,首先应定期进行翻身和体位变换,以减少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另外要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引发褥疮;对于已经出现的褥疮,应及时进行清创消毒处理,并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涂抹促进组织生长的药物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