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武警医院耳鼻喉研究所“三伏”天灸即将开贴

    一年一度的“三九”天灸即将开贴,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 “三伏”天灸将于2014年7月8日全面展开。研究所“三九”天灸诊疗活动,多年来针对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荨麻疹胃炎、结肠炎、痛经、颈肩腰腿痛等病症进行贴药治疗,广受市民好评。本次“三伏”天灸时间分别为:伏前灸——2014年7月8日、初伏——2014年7月18日、中伏——2014年7月28日、中伏加强——2014年8月7日、末伏——2014年8月17日。诊疗活动由研究所主任中医师龙目恒亲自把脉问诊,针对市民个体体质差异,进行个性化的穴位敷贴,欢迎市民前来贴药治疗。(通讯员:张良衍)

2014-06-26 13:40:45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有哪些
耳鼻喉科主要处理耳部、鼻部以及咽喉部问题,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鼻炎、中耳炎、咽喉炎等。 1、鼻炎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会表现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甚至嗅觉下降,伴有头痛、头胀、头晕或发热等,以及全身炎症的症状。鼻炎的患者在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手段有鼻喷剂,严重的鼻炎患者已经影响正常的呼吸,可通过手术治疗。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容易过敏的物体,如粉尘、花粉、冷空气等,并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增强体质。 2、中耳炎 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中耳鼓室黏膜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可侵犯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等,主要见于春、冬季。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是口服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或者头孢丙烯分散片,还可以同时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治疗,比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可先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有部分患者炎症反应比较重甚至出现并发症的,可以做鼓膜穿刺术或鼓膜切开置管术改善症状。 3、咽喉炎 咽喉炎是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是因为咽喉部黏膜炎症反应导致。有可能是与急性细菌感染发炎有关系,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病毒感染发炎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因为接触外界刺激性的东西,或者饮食不当引起的,有一小部分患者是与过度用嗓有关系。具体的类型也比较多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过敏性咽喉炎。不同类型的咽喉炎,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都是不同,因此出现咽喉炎之后,建议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血常规检测、喉镜检查,明确咽喉炎的类型,再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定期复查。 除以上常见的疾病之外,还有很多如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临床上出现明显的鼻塞、听力下降、咽喉不适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确诊病情以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耳鼻喉都有炎症有哪些通用药
耳鼻喉都有炎症,一般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抗病毒类药物、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成类药物进行治疗。1、抗生素类药物如果患者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通常会伴随耳鸣、听力下降、外耳道红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能够起到消除炎症、抑制感染的作用。2、抗病毒类药物如果患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利巴韦林片、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抑制病毒生长的作用。3、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如果患者炎症比较严重,伴随明显的疼痛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止痛的效果。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果患者炎症比较严重,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5、中成类药物除了上述常见药物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热散结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治疗。对于急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给予盐酸左卡巴斯汀、盐酸西替利嗪缓解黏膜过敏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三伏天灸后皮肤痒怎么办
三伏天灸一般是指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三伏灸后皮肤痒,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皮肤过于干燥、体内湿气过重、过敏、毛囊炎等原因所造成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处理和治疗。1、正常现象三伏灸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可能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一般是不需要过分担心的,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2、皮肤过于干燥如果患者的皮肤过于干燥,在三伏灸时,可能会使皮肤受损,从而出现皮肤瘙痒、脱屑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涂抹保湿霜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和蔬菜进行缓解,比如梨、火龙果、西红柿等。3、体内湿气过重如果患者在三伏天过度食用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可能会使体内的湿气发生堆积,从而出现肢体沉重、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皮肤瘙痒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通过适当运动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跑步、跳绳等,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4、过敏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艾灸中的成分过敏,此时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立即停止艾灸,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胶囊、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毛囊炎如果在三伏天不注意自身的清洁,频繁进行洗澡,导致毛囊部位受到细菌的感染,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皮肤发红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医用碘伏、医用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需要避免搔抓,以免导致皮肤破损,引起皮肤感染的情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以免加重皮肤瘙痒的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