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内科专家访谈

三分之二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控制不佳

举报/反馈
2014-06-25 11:37:5739健康网

  “慢阻肺的防治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比较初级的状态。慢阻肺的危害性非常严重,到了疾病晚期,憋气是非常突出的症状,患者会有濒临死亡的感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教授说。

  我国是慢阻肺大国,特别是近年空气污染和社会老龄化加剧,慢阻肺患者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见。

  但由于疾病的社会认知度低,治疗理念差距和治疗药物选择的局限性,造成吸入激素在轻中度慢阻肺的城市患者中使用比例较高。这和目前的治疗策略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三分之二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控制不佳

  “随着越来越多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医生需更加全面地对患者进行评估,谨慎选择更为适当的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全社会疾病负担。”王辰教授强调。

  慢阻肺防治现状:三分之二控制不佳,疾病负担沉重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其慢性气流受限是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导致的,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慢阻肺治疗效果不佳,会导致三个主要的严重后果。第一是导致反复急性加重发作,最终死亡;第二是活动受限,一活动就气喘,不仅不能外出,严重的还要卧床,需要他人照顾日常生活;第三是花销大,慢阻肺城市人均年度直接医疗费用近6千元,整个社会直接医疗费用约1484亿人民币,占中国社会总体医疗资源的8.5%;年度直接非医疗成本也达到了254亿人民币。

  数据显示:在北上广等医疗水平较好的城市,发现有三分之二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症状控制不佳,许多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和喘息发作。近10%的患者即使在静坐或静卧就有气促,20%的患者在洗漱或穿衣就会有气促发生;43%的患者每年至少住院治疗1次。

  蔡柏蔷:65%的慢阻肺患者未确诊

  北京协和医院蔡柏蔷教授指出,我国慢阻肺的防治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是疾病认知度低,造成诊断率低,诊断延迟和症状控制不佳。治疗理念的差异和治疗药物选择的有限性,又造成了症状控制不理想。目前,我国有65%的慢阻肺患者没有被确诊,接受治疗的患者三分之二症状控制不理想。其次就是临床上实际的治疗,跟理论上的慢阻肺治疗策略存在很大偏差。

  在2013年最新推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中,按照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分级和急性加重风险进行了A、B、C、D四类分组,并针对每一类患者给出了治疗策略的建议,同时指出支气管扩张剂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基石,对于重度和极重度、并伴有频发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如果不能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完全控制,才推荐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由于以往治疗药物选择有限,导致我国目前吸入激素在慢阻肺患者中的使用比较普遍。研究发现吸入激素有可能增加肺炎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风险。

  张挪富:新药物新成果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中国的慢阻肺防治工作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慢阻肺领域的新药研发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新选择和新希望,这些新药物、新成果在临床上的应用将会使我国慢阻肺治疗的现实变得越来越丰满,从而使中国慢阻肺患者的的治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更多的患者将重新获得生活乐趣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最终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张挪富教授说。

  近期公布的一项全球临床试验INSTEAD研究显示,在过去一年内没有发生急性加重的中度慢阻肺(COPD)患者中,单用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茚达特罗的效果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相比,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有同样疗效。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风险慢阻肺患者单用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就可良好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而最新公布的另一项有中国研究者和患者参与的LANTERN研究证实:对于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两种支气管扩张剂的复方制剂)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相比在改善肺功能方面取得了更满意的疗效,为慢阻肺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并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慢阻肺治疗的新里程碑式的药物。

蔡柏蔷主任医师呼吸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