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已有30多年,一方面大大缓解了我国的人口增长压力,另一方面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也对我国人口增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那么,既符合条件又想要一个宝宝的你们孕前准备做好了吗?到底又需要做哪些准备?其实,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不仅仅是要女性身体健康,对于男性的要求也是一样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王晓娟提醒广大的备孕父母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
孕育出健康的宝宝要分四个时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备孕、孕早期(1-12周)、孕中期(13-28周)、孕晚期(28-40周)。那么备孕、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不同阶段营养又应该侧重于哪一方面?
一、备孕期准备
备孕期的准爸爸和准妈妈需做的主要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其中包括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避免在新装修房屋或者污染源附近居住;改变避孕方式,不再使用药物避孕;远离危险因素,避免与宠物接触等。
同时做到合理用膳,并适当补充孕前营养。而最重要的是准爸爸准妈妈在备孕期间,定期做各项检查,,为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做好充足准备。
1.准妈妈的孕前检查:
(1)孕前检查项目——生活系统、套氏病毒、HIV、肝炎全项、肝查、尿常规等。
2.准爸爸孕前检查:
(1)精子质量和数量的检查。
(2)染色体检测。
(3)HIV、肝炎全项、肝功能检测等。
(4)ABO及RH血型检查。
二、孕初期(1-12周)注意事项
通常在孕初期会出现月经推迟、容易疲劳、胃口变化、乳房变化、月经停止、皮肤颜色有变化、尿频尿急等症状。在这期间部分重要注意事项为:
1.换孕前3个月避免或减少性生活。
2.孕妇早期阴道出血需立立即就医。
3.早期会睡眠不适感,需要注意休息。
4.孕早期肚子痛一般无大事,但是如果是下腹痛首先要考虑的是不是流产或者宫外孕,应及时送医。
5.做到合理膳食,选择喜欢的食物,以增进食欲。而对于油腻、抑制食欲的食物尽量避免,大可不必勉强自己吃下去,也不宜过量饮用饮料、饮酒,从计划怀孕开始时补充叶酸和铁。
6.孕早期感冒,要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与治疗。
7.孕早期生活习惯也需注意,洗澡水不宜太热,不穿高跟鞋,注意防辐射、预防牙龈炎等。
8.及时进行第一次产检——“建档”。
特别注意事项:
1.8个月的护理要点为:避免刺激腹部;对带严重的腹泻应引起高度重视,因可能引发早产;在出现早产征兆时,应禁止夫妻生活;并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多休息。
2.9个月注意事项为:预防胎盘早剥;注意前置胎盘;出现下肢水中现象,应及时采取办法应对。
3.孕10个月注意事项为:练习分娩时呼吸法;注意宫缩,见红,应对破水情况。
三、孕中期(13-28周)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着装要舒适,不宜穿紧身衣服;习惯侧睡的睡姿;减少工作量;避免长途出行;性生活要节制,适当控制;适当开始胎教。
2.需做的检查:
(1)一般每4周检查一次。
(2)孕中期前(13周)要建好卡。
(3)16周做B超。
(4)16-20周做唐筛(唐氏筛查),其中唐筛高危人群的话则要做羊穿,即羊水穿刺(选做)。
(5)22-25周做大排畸。
(6)24-28周做糖筛(糖尿病筛查),糖筛没过就要做糖耐。
3.合理膳食营养
按照均衡膳食营养补充的金字塔进行,谷物一般6-11份,蔬菜水果3-5份,牛奶、奶制品、肉等你蛋白质类2-3份。脂肪、甜点少量摄入即可。孕中期的体重一般控制在每周增加0.3-0.5公斤。无论是过多的增长,还是因为孕妇怕胖而刻意控制饮食这样的情况都是不合理的。
四、孕晚期(28-40周)注意事项
1.各项检查:
(1)28周应做B超复查。
(2)13-28周应一个月检查一次,如:测量血压、体重、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其中体重、血压是每次产检是必须检查的。
(3)28-36周检查周期为两周一次。
(4)36-40周检查周期为一周一次。
分娩前各项准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将出生的宝宝准备衣服等孕婴用品;备好待产包;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银行卡或现金。
想要生育二胎的父母们,你们要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孕育出健康聪明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