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你为二胎做好准备了吗?

  我国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已有30多年,一方面大大缓解了我国的人口增长压力,另一方面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也对我国人口增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那么,既符合条件又想要一个宝宝的你们孕前准备做好了吗?到底又需要做哪些准备?其实,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不仅仅是要女性身体健康,对于男性的要求也是一样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王晓娟提醒广大的备孕父母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

  孕育出健康的宝宝要分四个时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备孕、孕早期(1-12周)、孕中期(13-28周)、孕晚期(28-40周)。那么备孕、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不同阶段营养又应该侧重于哪一方面?

你为二胎做好准备了吗?

  一、备孕期准备

  备孕期的准爸爸和准妈妈需做的主要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其中包括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避免在新装修房屋或者污染源附近居住;改变避孕方式,不再使用药物避孕;远离危险因素,避免与宠物接触等。

  同时做到合理用膳,并适当补充孕前营养。而最重要的是准爸爸准妈妈在备孕期间,定期做各项检查,,为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做好充足准备。

  1.准妈妈的孕前检查:

  (1)孕前检查项目——生活系统、套氏病毒、HIV、肝炎全项、肝查、尿常规等。

  (2)口腔检查、妇科内分泌检查、染色体异常、ABO溶血

  2.准爸爸孕前检查:

  (1)精子质量和数量的检查。

  (2)染色体检测。

  (3)HIV、肝炎全项、肝功能检测等。

  (4)ABO及RH血型检查。

  二、孕初期(1-12周)注意事项

  通常在孕初期会出现月经推迟、容易疲劳、胃口变化、乳房变化、月经停止、皮肤颜色有变化、尿频尿急等症状。在这期间部分重要注意事项为:

  1.换孕前3个月避免或减少性生活。

  2.孕妇早期阴道出血需立立即就医。

  3.早期会睡眠不适感,需要注意休息。

  4.孕早期肚子痛一般无大事,但是如果是下腹痛首先要考虑的是不是流产或者宫外孕,应及时送医。

  5.做到合理膳食,选择喜欢的食物,以增进食欲。而对于油腻、抑制食欲的食物尽量避免,大可不必勉强自己吃下去,也不宜过量饮用饮料、饮酒,从计划怀孕开始时补充叶酸和铁。

  6.孕早期感冒,要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与治疗。

  7.孕早期生活习惯也需注意,洗澡水不宜太热,不穿高跟鞋,注意防辐射、预防牙龈炎等。

  8.及时进行第一次产检——“建档”。

  特别注意事项:

  1.8个月的护理要点为:避免刺激腹部;对带严重的腹泻应引起高度重视,因可能引发早产;在出现早产征兆时,应禁止夫妻生活;并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多休息。

  2.9个月注意事项为:预防胎盘早剥;注意前置胎盘;出现下肢水中现象,应及时采取办法应对。

  3.孕10个月注意事项为:练习分娩时呼吸法;注意宫缩,见红,应对破水情况。

  三、孕中期(13-28周)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着装要舒适,不宜穿紧身衣服;习惯侧睡的睡姿;减少工作量;避免长途出行;性生活要节制,适当控制;适当开始胎教。

  2.需做的检查:

  (1)一般每4周检查一次。

  (2)孕中期前(13周)要建好卡。

  (3)16周做B超。

  (4)16-20周做唐筛(唐氏筛查),其中唐筛高危人群的话则要做羊穿,即羊水穿刺(选做)。

  (5)22-25周做大排畸。

  (6)24-28周做糖筛(糖尿病筛查),糖筛没过就要做糖耐。

  3.合理膳食营养

  按照均衡膳食营养补充的金字塔进行,谷物一般6-11份,蔬菜水果3-5份,牛奶、奶制品、肉等你蛋白质类2-3份。脂肪、甜点少量摄入即可。孕中期的体重一般控制在每周增加0.3-0.5公斤。无论是过多的增长,还是因为孕妇怕胖而刻意控制饮食这样的情况都是不合理的。

  四、孕晚期(28-40周)注意事项

  1.各项检查:

  (1)28周应做B超复查。

  (2)13-28周应一个月检查一次,如:测量血压、体重、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其中体重、血压是每次产检是必须检查的。

  (3)28-36周检查周期为两周一次。

  (4)36-40周检查周期为一周一次。

  分娩前各项准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将出生的宝宝准备衣服等孕婴用品;备好待产包;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银行卡或现金。

  想要生育二胎的父母们,你们要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孕育出健康聪明的宝宝。

2014-05-11 10:17:38浏览3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不能吃什么食物和水果
痫病即癫痫,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有所注意,某些食物和水果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包括辛辣刺激性食物、含咖啡因的食物与饮料、高糖食物以及荔枝、柿子等避免吃的水果。1、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生姜、大蒜等这类辛辣食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食用后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使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2、含咖啡因的食物与饮料:咖啡、茶(尤其是浓茶)、巧克力以及一些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兴奋,打破大脑神经元的正常电生理平衡,对于癫痫患者而言,容易诱发癫痫发作。3、高糖食物:蛋糕、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品,大量摄入后会使血糖快速升高,随后血糖又迅速下降,这种血糖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大脑能量供应,干扰大脑正常功能,从而可能会诱发癫痫。4、避免吃的水果:虽然水果一般富含营养,但像荔枝这种含糖量高的水果,大量食用可能会引发类似高糖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进而影响大脑功能。此外,柿子在未成熟时含有大量鞣酸,食用不当可能会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身体不适,间接影响神经系统,对癫痫患者病情控制不利。对于癫痫患者,在饮食上务必严格把关,避免食用上述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食物和水果。还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遵循医生的建议,配合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多久发作一次算正常
痫病(癫痫)并没有所谓正常的发作频率,任何一次发作都意味着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提示病情不稳定。痫病发作频率因个体差异、病因、治疗情况等因素而不同,总体来说,发作越频繁病情越严重。从病因角度看,若是由明确的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引发,随着原发病变的发展,痫病发作可能逐渐频繁,甚至一天数次;若是由头部外伤、感染等急性因素导致,急性期过后,部分患者发作频率可能降低,但若未规范治疗,仍可能反复。特发性癫痫,找不到明确病因,发作频率也因人而异,有的数月一次,有的数年一次。从病情发展阶段来讲,新诊断患者,初始治疗阶段,因药物尚未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发作可能较频繁;持续规范治疗过程中,若用药合理,多数患者发作频率会逐渐减少,直至数年不发作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但如果自行停药、换药或受不良刺激,已控制的发作可能再度频繁出现。另外,不同发作类型对发作频率的耐受性也有差别。例如,部分性发作相对全身性发作,有时对日常生活影响稍小,但频繁的部分性发作也可能进展为全身性发作。鉴于痫病发作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害,一旦确诊,患者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片等。同时定期复诊,监测血药浓度、脑电图等指标。生活中注意避免熬夜、饮酒、强光强声刺激等诱发因素,以最大程度控制发作频率,降低疾病风险。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发作吃什么药可以制止
当痫病发作时,可用于制止发作的药物有地西泮、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一旦发现患者痫病发作,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1、地西泮:地西泮属于苯二氮?类药物,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地西泮与GABA受体结合后,促使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更多氯离子进入神经元细胞内,导致神经元超极化,从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有效抑制痫病发作时异常的神经元放电和扩散,迅速控制痫病发作症状。2、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是一种巴比妥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突触传递,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来发挥抗痫作用。苯巴比妥能够延长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时间,增加氯离子内流,使神经元细胞膜超极化,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对多种类型的痫病发作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用于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等的紧急处理。3、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一方面,能够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减少GABA的降解,从而增加脑内GABA的含量,增强GABA能神经的抑制作用,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另一方面,丙戊酸钠还可能作用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延长通道的失活状态,阻止神经元的反复放电,进而有效制止痫病发作。治疗期间,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给患者服用抗痫药物,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卢祖能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癫痫病的患者能不能要孩子
当癫痫患者病情控制良好且不存在遗传风险时,是可以考虑要孩子的;但若是癫痫患者病情严重且存在遗传风险时,则不建议要孩子。平时,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节律,减少癫痫发作的诱因。如果通过规范的治疗,患者的癫痫发作得到显著抑制,发作频率大幅降低甚至长期无发作。此时,怀孕过程中因癫痫发作导致母体受伤、影响胎儿发育的风险也随之降低。同时,如果患者的癫痫并非由遗传因素导致,而是由后天的脑部外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那么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癫痫患者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积极备孕,进行生育,并且能够较好地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但如果是病情严重的患者,癫痫频繁发作,这不仅会对母体的身体机能造成极大损害,在怀孕过程中,还可能因频繁发作导致胎儿缺氧、发育迟缓甚至流产等严重后果。此外,若患者的癫痫是由遗传因素导致,例如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癫痫综合征,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较高。一旦孩子遗传了癫痫相关基因,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癫痫发作的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癫痫患者,通常不建议要孩子。对于癫痫患者,建议在计划怀孕前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脑电图检查、基因检测等,以明确癫痫的病因、发作类型、病情控制程度以及遗传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