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盗汗、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性欲减退……不少年过40岁的中老年男性出现这些症状时,往往认为不是什么大事,所以选择忍着、扛着,继续生活。
事实上,它们不是小问题,而是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简称LOH)的预警信号。除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若不及时治疗,LOH可能引发其他慢性疾病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死亡。
“目前,国人对这种疾病的认知程度很低,”因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姜辉教授建议,“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朋友应当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出现上述症状时,主动求医,早诊早治。”
雄激素缺乏是LOH的主要病因
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LOH)被称为年龄相关性睾酮缺乏综合症,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临床和生物化学综合症。简言之,就是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体内主要雄激素——睾酮缓慢减少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雄激素是人体分泌的很重要的激素。如同女性生殖器官和雌激素相关,如果没有雄激素,阴茎、睾丸、前列腺、输精管等器官就发育不了。雄激素有两个来源:90%由睾丸产生,10%由肾上腺分泌。古时的太监,因为睾丸被破坏,没有雄激素,所以没有男人的阳刚气概,喉结小、声音尖细,很难长寿。
2010-2011年,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做了河北省城镇抽样调查,调查显示,40岁到70岁平均雄激素缺乏率约38%,其中40-49岁约19%,50-59岁约38%,60-69岁约56%,缺乏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为什么会出现雄激素缺乏现象?先天、原发性的缺乏与脑垂体相关,后天缺乏则主要由睾丸功能下降造成。睾丸中存在有不同作用的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分泌精子的细胞和分泌雄激素的细胞都会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睾丸的纤维化和退化,以及血运、营养的下降。总体来说,睾丸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化。
上世纪30年代,专家发现男人到50岁左右也会出现盗汗、睡眠不好等更年期症状。不同的是,女性更年期有明显标志——因雌激素下降而停经,男性则没有。原因是:雄激素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专业上称之为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
到2003年,国际老年研究会最终把雄激素缺乏命名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
疾病认知缺乏导致诊疗率低
LOH延续的时间窗比较久,有些人从40岁左右就开始了雄激素缺乏的过程。减少速度有多快?研究表明,40岁后,雄激素每年下降1%-2%,假设今年是100,那明年就是98。
在美国,目前约有1400万男性雄激素缺乏;每100万人当中约有128人在使用雄激素。而在我国,按照之前统计的38%计算,40岁以上男性雄激素缺乏者约五六千万人;每100万人中只有16个在使用雄激素,与美国的差距是8倍。
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人老了,激素缺乏很正常,反正也不影响正常生活。这与人们对疾病缺乏认知息息相关,相关调查显示,雄激素缺乏人群对LOH的认知率不到1/4,能够说出一种症状的,仅7%。
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雄激素缺乏与男性健康、寿命息息相关。LOH绝非治不治都可以的疾病。
LOH绝非治不治都可以的疾病
美国的研究人员把退伍老兵分三组人群:一是雄激素正常组,二是雄激素轻度缺乏组,三是雄激素重度缺乏组。在10年的观察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各组的生存率大有差别:正常组生存率约80%,轻度缺乏组为70%,重度缺乏组生存率只有54%。研究结果曾经轰动一时,因为它表明:雄激素和男性寿命息息相关。
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的患者当中,雄激素缺乏情况更为严重。前文提到,正常人群的雄激素缺乏率为38%,而在这部分人群中,缺乏率达40%以上。
肥胖人群中约一半人存在雄激素缺乏,糖尿病有50%,高血压有40%,高血脂有40%左右。鉴于此,糖尿病协会在欧洲、美国都在诊疗指南里增加了“常规补充雄激素”这一条。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疾病预后大有裨益。此外,艾滋病患者也应常规补充雄激素。
那么,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同时伴有雄激素缺乏的死亡风险究竟有多大,科学家同样做了10年随访。研究发现,雄激素低的人死亡风险比正常组高30%。单个因素使死亡风险增加30%,这是十分了不得的。
除了和寿命相关,雄激素缺乏还会在身体上造成很多症状。临床典型症状包括: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晨勃减少;情绪改变,如易怒或抑郁;缺少活力,易疲劳。
其他提示睾酮缺乏的症状及体征:肌肉容积及力量减退;注意力减退、记忆力差;骨质疏松或低骨密度;体内脂肪增加、体重指数增高;身体情况或工作表现变差;潮热;精液量减少;男子乳腺发育;睾丸萎缩(尤其<5ml);精子少或无精子(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睡眠紊乱,失眠增多。
LOH治疗三部曲:聆听、检查、补充
在LOH的临床规范诊断方面,中国并未落后国外。早在2009年,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就已出版《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诊疗手册》。然而,医生在实际操作中“五花八门”的现状以及小剂量雄激素补充治疗率的低下,还是体现出疾病专业教育不充分。
其实,LOH的正规诊疗可以概括成一个简单的“三部曲”,即根据患者个体症状差异采用的有的放矢的诊疗手段。
第一步,“聆听”患者描述。
如出现以下三方面症状:心血管方面——心慌乏力、心悸阵汗;体能方面——肌肉减少、脂肪增多;性功能方面——晨勃减少和性欲减退等,则很有可能是LOH。
此时,可用敏感性较高的ADAM量表(附文后)帮助诊断,如果评估的结果是阳性,则很大可能存在睾酮缺乏,应进行血睾酮水平的检测进一步明确。
第二步,“检查”患者血液中血雄激素相关指标。
主要检测血清总睾酮和血清游离睾酮来判断血雄激素是否低于正常值。当血清总睾酮下限低于11.5 nmol/L或是血清游离睾酮下限低于225pmol/L,即说明就诊者血雄激素指标低于正常值,其体内雄激素缺乏,需要及时进行雄激素补充治疗,并定期随访。
第三步,足量补充,定期监测。
当患者主诉上述一项或多项症状并被检测出睾酮缺乏,则需要进行雄激素足量补充、定期回访并进行血清总睾酮和血清游离睾酮监测,观察体内血雄激素指标。
如指标恢复且症状改善,则可以进一步明确LOH的诊断,并需要遵医嘱坚持治疗,维持体内激素水平,保持身体内平衡的状态。
目前,国内LOH漏诊误诊现象较为普遍,这与疾病症状特异度低难以判断有关。其中,特别需要与心血管类疾病例如高血压,精神系统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抑郁症以及性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如勃起功能障碍。
雄激素检查一般在早上10点抽血,国际上规定大于12nmol/L属于正常的,因为人种特点,我国定为11.5nmol/L。在国外,雄激素低于8nmol/L,必须治疗;8-12nmol/L之间则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通过雄激素补充和替代治疗,确实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国外曾经有过相关研究,有的雄激素缺乏患者,通过8个月的治疗,从肚脐到后腰围,能减少2.4厘米,相当于腰带紧3个扣。
其次,治疗对患者本身的代谢综合症症状也有改善,国外在8个国家的30个中心做过相关研究,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同时伴有雄激素缺乏,单靠控制饮食、多运动,血糖根本不下降。如果补充雄激素,再加上饮食控制和锻炼,血糖会降到正常值。
需要强调的是,雄激素缺乏一定要在医生的帮助下治疗。男性前列腺50岁以后会增大,如果雄激素使用不科学或过量使用,会造成前列腺肥大加速,前列腺肥大与前列腺癌息息相关,
而医生指导下的雄激素补充治疗,会监测患者的雄激素缺乏的水平、排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使治疗更为科学。
从2007年开始,全球雄激素使用量每年增长23%,从2012年的数据看,我国仅占全球1.3%左右,使用量太低。因此,对雄激素缺乏的认识需要更多的宣传。
产品方面,目前,美国的雄激素产品种类则较多,可抹可喷可服用,因此美国一年的雄激素市场约有17亿美金。我国由于产量少,进口也不容易,因此主要只有口服和针剂类。其中口服药物不经过肝代谢,而是淋巴代谢,所以肝脏损害比较小,品质还是不错的。
附:ADAM问卷(androgen deficiency in the aging males questionnaire, ADAM)
ADAM问卷于2000年,由美国Morley教授为男性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量身定制的辅助诊断工具,问卷内容包括以下10个问题:
1.是否有性欲减退?
2.是否有体能下降?
3.是否有体力和(或)耐力下降?
4.是否有身高降低?
5.是否有生活乐趣降低?
6.是否有忧伤和(或)脾气不好?
7.是否有勃起不坚?
8.体育运动能力最近是否有下降?
9.餐后是否爱打瞌睡?
10.最近的工作表现是否不佳?
评价:对每个问题回答“是”或“否”,问题1或问题7或任何3个其他问题回答“是”即定为阳性答卷。
有效性检验:ADAM调查表的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30%,被《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诊疗手册》推荐做为临床辅助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