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有近800万房颤患者。房颤时心房跳动加快、不规律,心房没有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的卒中危险率高5倍,且房颤导致的卒中病情更严重,50%以上的房颤患者可能致残致死。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大部分的房颤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但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进行抗栓治疗的房颤患者却不足10%,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治医师王彦江为患者解答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94.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94.jpg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小青义诊解答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1.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1.jpg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专家义诊中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4.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4.jpg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小青义诊解答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2.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2.jpg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新春教授讲解防治房颤知识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8.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8.jpg井然有序的排着队伍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92.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92.jpg专家合影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93.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93.jpg中国心脏健康教育联盟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致辞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5.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5.jpg活动现场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7.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7.jpg\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3.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3.jpg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6.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6.jpg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49.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49.jpg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50.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50.jpg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51.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51.jpg
\r\n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b_a237352.jpghttp://photo.39.net/PictureLib/A/f73/c200518/m_237352.jpg
6月5日,中国心脏健康教育联盟与国际心率联盟同步开展“2014年中国心脏健康教育周”北京——团结湖公园为首拉开帷幕。
此次“中国心脏健康教育周”北京站,承办医院包括北京朝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37家医院,38个院区开展多场义诊、健康宣教活动。远郊医院也参与了此次活动,当地百姓也将享受到全国知名专家所带来的“福利”。
活动主题为:“关注心房颤,远离脑卒中”旨在提高公众对心房颤的危险性与抗凝治疗重要性的关注。
我国近800万房颤患者 不能小觑
在过去开展的多场义诊、患者健康教育活动中,主办方发现公众对心血管健康知识的需求巨大。为扩大心脏健康教育范围,帮助公众正确科学地认识心血管疾病,今年“心率节律周”活动延长为“心脏健康教育周”。
中国心脏健康教育联盟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说,房颤一直是住院率占比最高的心律失常。尽管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接受抗凝治疗可使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至68%。但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与临床试验表明,我国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却不足1.7%。
其原因包括可能是房颤患者自身担心抗凝带来的出血的危险性,另外,大多医生对抗凝治疗的出血危险也是心存疑虑。因此,没有积极鼓励给予患者接受抗凝治疗。
预防房颤需做好“上游治疗”
“预防房颤的发生需要做好上游治疗,即预防。比如:预防高血压、控制好高血压情况,都会大大降低房颤的发生。”北京健康教育联盟主席、北京朝阳医院杨新春教授说。同时他建议房颤患者要学会自己数脉搏,定期做脉搏、听诊、心电、超声等体检。预防卒中的发生,降低致残致死率。
药物治疗并不会根治房颤,所以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如: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导管笑容技术,早期房颤患者采用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可达80%-90%。而对于晚期患者而言,其原因在于,血栓已经形成,且发作时间长、持续时间久,最终导致心房增大,导管消融技术的成功率自然会有所降低。
杨新春介绍:“有一项最新治疗技术是通过左心耳封堵治疗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最终效果,但目前这项新技术还未全面推广与应用。”
在今天的活动中,郭继鸿、刘文玲、张海澄等十余名专家还进行了义诊咨询,为患者解疑答惑。同时,现场还提供了免费测心电、血压、血糖、脉氧、肺功能等服务。
据悉,“2014心脏教育周”系列活动从6月5日至10日,为期一周。并在全国6个省市同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