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药防复转 肿瘤患者的生命守护神

冯兴中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级甲等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

  传统的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患者容易产生术后反应,损伤人体正常细胞。在肿瘤的不同治疗阶段,合理运用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配合治疗,有助于防止肿瘤复发、转移,最大限度地保护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癌症报告》预示:到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1500万人。随着医学和综合治疗手段的发展,癌症已不再是一个与死亡划等号的疾病。大多数癌症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能够重获生命。因癌症本身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所造成的心理障碍,身体残疾,功能欠恢复,不同程度上需要康复医疗。

  以人为本,综合康复治疗肿瘤

  很多肿瘤患者存在“重治疗而轻康复”的误区。事实上,各种规范化的治疗手段是肿瘤治疗所必需的,但在医院治疗的结束绝不意味着治疗的终结。许多肿瘤病人经过了手术、放、化治疗后,身体损伤较大,免疫功能失调,此时身体内残存、潜伏的肿瘤细胞容易死灰复燃,引起复发、转移,常成为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即便肿瘤患者顺利度过了“手术关”、“化疗关”、“放疗关”,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巩固疗效,那么就无法有效地抵御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积极、合理的综合康复治疗是必需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没有康复的肿瘤治疗不是完整的治疗。

  中医肿瘤康复是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手段。从“以人为本”角度重新审视肿瘤康复,中医药防治肿瘤和癌症应该以“治病求本”、发挥人体自主调理为肿瘤治疗的第一原理。中医其实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以改变致病因子人体内赖以生存的条件。被破坏的环境得到修复,致病因子生存的条件被破坏掉,疾病或肿瘤自然消失。

  中医药恢复人体脏腑之间平衡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肿瘤是“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的全身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的紊乱,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及机体内外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状态不佳或本身遗传基因存在缺陷时,外界的物理、化学、生理等各种致癌因子在人体内起作用,使正常细胞发生突变,导致肿瘤的形成,故中医药治疗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肿瘤生长的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肌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功能,平衡阴阳,激发人体自身正气,达到强身壮体、抑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避免和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

  中医认为“正不抑邪”,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众所周知,癌症病人在术后都会元气大伤,脏腑功能紊乱,若要复原,需相当的时间,在这段恢复期内,病邪常会乘虚而入,形成肿瘤生长的环境,从而出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运用中医药,有助扶正祛邪,使病人元气逐渐恢复,消灭滋生“癌细胞”的温床,去除肿瘤生长的环境,达到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即使一些有残存癌灶的患者,亦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提高远期效果。

  “人瘤共存”维护患者生存质量

  部分肿瘤患者发现病情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相当的部分肿瘤患者,现代医学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治疗肿瘤,从整体观念出发,将癌肿看成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治疗时注意考虑全身的整体情况与局部瘤体的关系。在疾病早中期即身体邪盛正未衰时,以攻为主辨证治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与现代治疗手段配合治疗。在疾病中晚期,正气已损,邪气嚣张,扶正培本治疗,寓攻于补。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通过“人瘤共存”的治疗方式,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毒”性越大治疗效果未必越好

  中医治疗可能也包括两方面,一个就是扶正,一个就是驱邪,攻击肿瘤,不少人觉得能够对肿瘤有一定杀伤作用的中药毒性也非常大。这要从几个方面综合考量:第一,不是说毒性越大的就是治疗效果越好的,不是说有毒药物堆集起来肿瘤就能控制住,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选择,如果病人身体好的情况下,抗肿瘤的药物就可以用得多一点,如果病人的身体情况非常弱,应该用扶正的药物,肿瘤的不同阶段中医药治疗的主攻方向是不一样的。

  保守治疗延长生命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适应于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尤其对肺癌肝癌大肠癌、以及某些妇科肿瘤等,具有良好的疗效。与手术、放、化疗的配合治疗,防止复发、转移的巩固治疗,促进肿瘤患者的康复。在不同治疗阶段,中医药发挥不同的作用,应用中药治疗,一是可以复员手术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增强各种治疗效果;二是中药本身具有抗癌扶正作用,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控制肿瘤的生长,防止复发和转移;三是中药可以解决肿瘤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症状,疲乏、口干、口苦、纳呆、多汗、失眠多梦等等,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疗效,保守治疗延长生命。

  专家简介:冯兴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在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医疗技术,形成了中医专科专病特色医疗。擅长运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肾病、男性病、肿瘤、脾胃病等慢性病及各种代谢紊乱的疾病。出诊信息>>

  北京世纪坛医院特设“中医肿瘤特色专家门诊”:

  专家门诊时间:

  冯兴中:周二全天

  姜 敏:周四上午 周五上午

2014-05-29 12:00:40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热,呕吐,甲流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发热呕吐甲型流感多考虑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流行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针对具体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疗。 1、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环境污染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进而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2、饮食不当 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食不洁,就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疾病,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常患者会出现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的症状。 3、流行性感冒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病毒感染引起的,还可能是与感染者共用洗漱用品等原因诱发的,会导致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异常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退热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是患有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若患者还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腹部闷痛发热
发生腹部闷痛发热,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所致。 1、急性胃肠炎 如果不小心食用变质食物,变质食物内的病菌对胃肠道等人体器官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病变,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胆结石 如果肝脏内分泌的胆汁长期储存于胆囊内部,无法通过胆管排出到胃肠道内参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胆汁过度浓缩,诱发胆结石,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可以按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体积过大,也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3、消化性溃疡 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使用药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对胃肠道内的黏膜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引起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片、法莫替丁胶囊等药物治疗。若出现恶性消化道溃疡,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等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因素有关,需要做好腹部B超检测,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