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看病难如何解决?

  儿童看病难现象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题问题。“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走访长沙、岳阳、邵阳等地发现,家长喊难、儿童受累,医生叫苦,成为大医院儿科的真实写照。专家建议,应重视基层医院儿科建设,确保优秀医生“沉淀”在基层。同时应完善儿科基层首诊制度,缓解大医院儿科看病压力。

  看病像打仗,挂号如春运

  部分家长反映,孩子患病让家长心疼,而带孩子上医院看病又让家长头疼。记者发现,目前儿童挂号难、看病难、住院难已成为家长的一块“心病”。

  近日,记者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看到,门诊大厅拥挤不堪。候诊区坐满了患儿和家长,俨如春运时的火车站候车室。儿科专家门诊室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些家长怀揣病历、检查单,抱着患儿,焦急等待着专家的“传唤”。

  “带孩子看病,一家老小上阵。一个人拿奶粉、奶瓶、尿片、热水,一个人跑上跑下排队挂号,还有一个老人负责照顾孩子。”一位患儿家长说。

  记者发现,与湖南省儿童医院、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大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社区医院内,患儿寥寥无几。

  三大原因造成儿童看病难

  受访家长表示,带孩子到大医院看病有三难:一是医院停车难,抢车位不仅拼体力,还得拼眼力;二是挂号难,特别是看专家号难,就算排队1个小时后,见到了专家,说尽好话,专家也只给3分钟就诊时间,不是专家不耐心,而是后面排队的患者太多;三是住院难,为了一张床位,托了熟人、找了关系,得到的答复还是“没有床位”。

  “不是我不愿意等,而是孩子的病等不起!我从来没为自己的事求过人,但为了给孩子看病的事,不知求过多少人。”一位患儿家长无奈地说。

  不仅家长喊难,医生也叫苦。一些儿科医生认为,目前儿科医生的工作状态是工作累、压力大、待遇低、医患关系紧张。在暑假、寒假、春节等就诊高峰期,儿科看病难的问题更严峻,医护人员的压力就更大。

  湖南省儿童医院大内科主任王希勇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病症,在诊治过程中,医生诊断时间比成人长出不少。夏季是手足口病、肠胃病、呼吸道疾病等流行病的高发季节,像感冒发烧等小病号也不在少数。为了缓解暑期看病难,医生白班、小夜班、大夜班轮流,有些儿科医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

  记者调查发现,大医院儿科看病难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部分基层医院就医水平有限,家长更愿意带孩子到大医院或是儿科专科医院就诊,连感冒、发烧等常见病,也习惯于带孩子跑大医院,客观上加剧了儿童看病难。

  其次,我国儿科医生严重缺乏。据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介绍,儿童专科医院仅有68家,占全国医疗机构的0.42%;儿科床位25.8万张,占全国医院床位数的6.4%。儿科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儿科医学现状已形成严重不对称现象。据调查,我国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人。

  三是部分医院出于利益考量,不重视儿科建设。记者调查发现,儿童用药剂量小,儿童也不适宜做大量医疗仪器检查,所以儿科是医院科室中收入偏低的科室,在“以药养医”“以器养医”的盈利模式下,医院不愿对费力不盈利的“小儿科”投入更多,致使儿科成为长不大的“小儿科”。

  记者发现,由于目前薪酬待遇较低,医患矛盾易发,致使一些基层医院儿科医生人才流失严重,“招不来人,留不住人”成为部分基层医院儿科的现状。人才流失、医院不重视,致使基层儿科诊疗水平一直“停滞不前”,也难以获得家长的认同与信任,家长们宁愿绕远路、排长队,也要涌向大医院,给孩子看病。

  建立儿科医生培养体系,完善基层首诊制度

  专家认为,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应建立完善的儿科医生培养体系,加快儿科医生培养;重视医院儿科建设特别是基层医院儿科建设,提高儿科医生的收入和地位,确保优秀儿科医生“沉淀”在基层。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建议,根据我国目前儿科医师缺乏、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在部分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儿科学院,设立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通过高校培养,弥补儿科医生缺口,提升儿科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

  祝益民教授建议,尽快出台儿科专业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规范儿科医生的诊疗行为与诊疗流程,确保儿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待遇与地位,鼓励各大医疗机构儿科专家到专业儿科医院多点执业,缓解就诊压力。

  专家认为,按照分级诊疗的合理构成比,基层医疗机构应解决80%的常见病,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的专科医师解决20%的疑难杂症。然而目前的医疗情况却正好相反,不少常见病患儿涌入大医院,造成优秀医疗资源的浪费。所以说,儿童看病难的问题主要是到大医院看病难,而并非在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看病难。专家建议,应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儿科基层首诊制度,缓解大医院儿科看病难的问题。

2014-05-27 09:52:19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桑拿注意事项
蒸桑拿的注意事项包括不宜过度劳累、不宜饥饿,注意补水,取下首饰,感冒或者处于经期期间的人群不宜进行蒸桑拿。桑拿又称芬兰浴,是指在封闭的房间内用蒸气对人体进行理疗的过程。 1、不宜过度劳累、不宜饥饿 通常情况下,不宜在过度劳累或者在饥饿的情况下进行桑拿,因为人体在劳累或者饥饿时肌肉张力较差,且对冷和热的刺激耐受能力降低,在此时进行桑拿容易引起虚脱。如果在蒸桑拿期间出现虚脱,应立即安置平卧休息,给予温热茶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者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这些都有助于急救虚脱的患者。 2、注意补水 在蒸桑拿期间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最好是在蒸桑拿之前就先喝两杯白开水,在蒸桑拿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补水,因为在蒸桑拿的过程中,人体会因为出汗流失大量的体液,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则可能会导致脱水。如果在蒸桑拿期间出现脱水,需要及时把患者移至清凉的环境中,适当给予糖盐水,注意休息。 3、取下首饰 另外,蒸桑拿时不要戴首饰,例如玉佩、项链、手表等,因为首饰都极易吸热,在蒸桑拿期间佩戴可能会灼伤皮肤或者造成皮肤的不适。如果在蒸桑拿期间出现虚脱,应立即安置平卧休息,给予温热茶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者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这些都有助于急救虚脱的患者。 4、感冒或者处于经期期间的人群不宜进行蒸桑拿 还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进行桑拿,感冒的患者不宜蒸桑拿,因为桑拿房中隐藏的细菌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容易加重患者的感冒病情,严重时还可引发肺炎等疾病。另外,女生在经期也不适合蒸桑拿,以免导致上行感染。 桑拿是一种特殊的洗浴方法,不仅具有解除疲乏、缓解疼痛、松弛关节的作用,通常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还具有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除,可使皮肤深层获得更有效的各种养分。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酒后蒸桑拿有什么危害
酒后蒸桑拿的危害,通常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增加肝脏的负担等。 1、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酒精中含有乙醇,而且酒精的刺激性相对比较大,喝酒后有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液流动加快、毛细血管扩张,人体的脉搏以及血压也会有所上升。如果在喝完酒后蒸桑拿,有可能会降低血管的松弛能力,还会导致血压以及脉搏调节能力下降,持续脉搏加快和高血压状态容易加重机体的压力,增加心脏的负担。在汗蒸时还会加速体内水分的排出,也有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酒精含量随之上升。汗蒸还会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出汗、心跳加快,甚至是引起大脑、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晕厥的情况,因此在喝完酒后不可以蒸桑拿。 2、增加肝脏的负担 蒸桑拿的过程中身体会消耗掉大量的葡萄糖,很容易引起低血糖,而酒精本身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因此,两者结合起来,会导致身体的体质下降,不利于健康。 建议蒸桑拿前要洗澡,做好皮肤清洁,因为桑拿通过高温会扩大毛孔,如没有清洁皮肤表面的垃圾,就使其堵塞毛孔,则不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但是注意,不要洗头,否则易出现掉发和头痛的现象。因为蒸桑拿比较耗能量,因此在桑拿前不要空腹,最好补充食物,以免出现晕厥、虚脱等现象。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桑拿天胸闷气短是病吗
桑拿天胸闷气短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是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等疾病引起的。1、正常现象在桑拿天时,环境温度通常比较高且湿度比较大,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有所下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来缓解不适症状。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喘息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3、肺气肿肺气肿是指远端的气室到末端的细支气管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可能与吸烟、大气污染、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药物进行治疗。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可能与体重超重、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部压迫等症状,还有可能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5、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栓塞等原因所引起的,可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引起胸闷、气短、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另外,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