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张清玲:哮喘也有“非典型”症状 过敏人群尤要警惕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PM2.5、雾霾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空气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不少人感慨:“连吸口空气都要担心,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更是防不胜防啊!”对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博士张清玲指出,虽然空气污染会直接影响肺部健康,但并非所有人都会轻易患上哮喘,有哮喘“基础”的人群才容易受空气影响哮喘发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过敏体质和有哮喘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指导专家:张清玲,女,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博士,临床哮喘专业组组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欧洲呼吸协会会员、美国胸科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2009-2011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心肺疾病研究所工作,参与家庭医生及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从事重症哮喘及慢性咳嗽等方面的研究,创建了诱导痰16sRNA细菌基因样本分离技术;参与临床研究3项:非侵袭性检查在重症哮喘中的应用、抗IL-5单克隆抗体在重症哮喘中的研究、慢性特发性咳嗽气道炎症特征;获2010年欧洲呼吸协会研究学者奖学金、2011年帝国理工大学心肺疾病研究所贡献奖。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内外、科研课题,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二十余篇。

  “遗传+环境”共同影响哮喘

  大气环境难改善 不妨先调整室内空气环境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张清玲指出,很大一部分的哮喘患者是有家族遗传史,即使家人不直接是哮喘患者,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皮炎等)也是容易遗传给下一代的致病“因子”。有研究显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90%的儿童患者和30%-50%的成人患者是过敏性体质。

  那么,这些有哮喘病史、过敏体质的高危人群该如何预防哮喘发作呢?张清玲坦言,空气污染是一个大环境的恶化,个人虽然难以改善大环境,但是可以关注室内环境的调整。

  1.杜绝过敏原。特别是对尘螨、动物毛发过敏的人群,一定要做好室内的清理工作,对过敏原采取“零容忍”态度。张清玲曾在临床上遇到不少“不听话”的患者,原本病情控制良好,突然在一段时间内恶化,原来就是因为患者没有及时清理室内的过敏原。许多过敏原是肉眼看不见的,当过敏原积累到一定程度,患者也无法用肉眼得知,从而引起病情的“爆发”。

  2.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比如刺激性气体(油烟、化学气体、汽车尾气)、霉菌、湿度,甚至冷空气的变化。无论是室内湿度、温度、刺激性气体的含量,都要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某一方面突然升高、降低了都要及时调整。比如做饭油烟比较多时,注意多通风,阴雨季节注意室内湿度的调节和减少霉菌的滋生等等。

  3.室内可以适当使用空气清新剂。市场上空气清新剂众多,可以在使用前后测量一下室内的有害物质,对比前后结果就可以得知该清新剂有无发挥作用。

  哮喘也有“非典型”症状

  长期咳嗽的患者要及早就医辨别

  对于哮喘的症状,许多人都停留在“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这些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上。其实,哮喘除了急性发作期的典型症状,还有慢性持续期的“不典型”症状,也要引起患者的重视。

  张清玲介绍道,人体的支气管就像一棵树的树干,肺泡就是树叶,一旦气道有炎症,“树干”就会比较窄,气就呼不出来,患者会感觉胸闷,不够气,甚至出现喘息和咳嗽。如果普通人群出现咳嗽、胸闷等不典型症状,可以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辨别。

  1.观察症状出现的时间。哮喘特别容易在夜间、凌晨发作。其次,如果是过敏性体质的人群,是否在闻到某些特殊气味后、吃个某些食物后就出现身体痒、咳嗽、胸闷,这些都要警惕是哮喘的症状。

  2.父母是否曾有哮喘病史,是否为过敏体质。遗传因素对哮喘发病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

  张清玲提醒,咳嗽是一个保护性的行为,长时间咳嗽不止是身体对疾病的反射,即使不是哮喘也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此外,由于过敏性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有密切关系,患者选择就诊科室也要注意。若是咳嗽不止,疑似哮喘患者,要到呼吸科就诊;若只是单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无气道咳嗽,就到耳鼻喉科、皮肤科就诊。(通讯员:韩文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4-05-06 04:27:32浏览8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孕期为什么没检查出来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孕期未能检查出来可能由孕期超声检查局限性、检查时间选择不当等非疾病因素导致,也可能是染色体异常合并复杂情况、孕期感染影响判断等疾病因素导致。孕妇在孕期要重视产检,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孕周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系统超声和胎儿超声心动图等专项检查。一、非疾病因素:1、孕期超声检查局限性:孕期超声检查是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重要手段,但超声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体位如果不佳,心脏部分结构可能被遮挡,导致难以清晰观察大动脉的走行及连接关系。2、检查时间选择不当:胎儿心脏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在不同孕周表现可能不同。如果超声检查时间过早,心脏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难以判断大动脉转位情况;而若检查过晚,胎儿体积增大、羊水量减少等因素,也会影响超声图像质量,增加诊断难度。二、疾病因素:1、染色体异常合并复杂情况:当胎儿患有染色体异常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时,除了心脏可能出现大动脉转位,还常合并其他多种结构畸形和发育异常。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医生可能因关注其他更为明显或严重的异常,而忽略了大动脉转位的细微表现,导致漏诊。2、孕期感染影响判断:孕妇在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等,可能导致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出现大动脉转位等畸形。同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羊水异常等情况,干扰超声检查结果的判读。例如,感染导致羊水浑浊,超声图像质量下降,影响对心脏结构的观察。如果对胎儿心脏情况存在疑虑,不要盲目等待,应及时咨询上级医院或专家,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和建议。孕期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预防感染,为胎儿健康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检查子宫肥大是b超检查吗
检查子宫肥大通常是通过B超检查。对于需要进行子宫肥大检查的患者,建议在检查前适当憋尿,这样可以使膀胱充盈,更好地衬托出子宫的形态,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首先,从B超检查的原理来看,B超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当子宫出现肥大时,B超可以准确测量子宫的各个径线,如子宫的长径、宽径和厚径等,并与正常子宫大小的参考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子宫是否存在体积增大的情况。而且,B超还能观察子宫肌层的回声,若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这也是子宫肥大的常见表现之一,通过B超的这种成像原理,可以为子宫肥大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形态学依据。其次,从B超检查的优势来说,其是一种无创、便捷且重复性较好的检查方法。患者无需承受痛苦,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创伤,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受检查。同时,B超检查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医生能够迅速获取子宫的图像信息,及时做出诊断。如果需要对子宫肥大的情况进行动态观察,B超也可以多次进行,方便医生了解病情的发展变化。此外,在检查前应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病史、症状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信息,以便医生能够更全面地进行诊断。若B超检查发现子宫肥大,应遵医嘱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如是否存在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等疾病,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无性生活,怀疑自己有妇科炎症怎么检查
妇科炎症是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统称,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等多种类型。对于无性生活史的女性,怀疑有妇科炎症时,可通过详细问诊、外阴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超声检查等。1、详细问诊:医生会询问个人基本信息、家族病史、月经情况以及具体症状等。通过了解月经周期、月经量、有无痛经,以及是否存在外阴瘙痒、白带异常、腹痛等症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妇科炎症及可能的炎症类型,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2、外阴检查:主要观察外阴的皮肤黏膜状况。查看外阴色泽是否正常,有无红肿、破损、溃疡、赘生物等,同时检查肛周有无异常。比如,外阴湿疹会出现外阴皮肤红疹、瘙痒,外阴炎可能导致外阴皮肤红肿、疼痛,直接观察有助于发现外阴部的病变。3、阴道分泌物检查:使用无菌棉签在阴道口采集少量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查看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酸碱度,检测是否有细菌、假丝酵母菌、滴虫等病原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白带常呈豆腐渣样,通过涂片可发现霉菌菌丝和孢子,以此确定感染类型。4、超声检查:通常采用经腹部超声,需提前憋尿使膀胱充盈。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卵巢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盆腔内有无积液。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盆腔炎、卵巢囊肿等疾病,对了解盆腔脏器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对于怀疑有妇科炎症的未婚女性,建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从前向后冲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宽松、棉质、透气的内裤,勤换内裤,避免穿紧身裤。注意经期卫生,及时更换卫生巾。同时,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可辅助预防妇科炎症的发生。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主要有P-R间期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文氏现象、2:1房室传导等。若怀疑存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等,以明确诊断。1、P-R间期延长:在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中,P-R间期会逐渐延长,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这是因为房室结传导时间逐渐延长,导致心房激动下传心室的时间延迟,使得P-R间期逐渐变长。2、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在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时,部分P波后没有跟随QRS波群,也就是心房激动不能下传至心室。这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存在严重病变,部分心房冲动无法传导到心室,从而出现P波后无QRS波群的情况。3、文氏现象: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具有典型的文氏现象,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脱落一个QRS波群,脱落后的第一个P-R间期又恢复正常,之后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这种现象反映了房室传导系统的传导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阻滞一次,然后又重新开始循环。4、2:1房室传导: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2:1房室传导,即每2个P波中有1个P波能下传心室产生QRS波群,另1个P波不能下传。这种情况相对较为特殊,可能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的病变导致一半的心房冲动无法下传至心室。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心脏负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减少对心脏的刺激。定期体检,复查心电图,密切关注心脏传导情况。若出现头晕、黑矇、心慌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