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规范居民体检 项目有章可循

  未病先防、未雨绸缪式的体检正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体检需求多了,疑问也就多了。翻开体检目录,价格从百元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都有,“私人定制”、“豪华尊享”等名头下的项目让人眼花缭乱。据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统计,2012年北京有504万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全市有200多家从事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每家体检中心推出的体检项目不尽相同。没有统一标准,老百姓体检时自然也会缺少一个标杆。

  设行规,指引体检行业发展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务理事钮文异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公立医院的体检中心情况相对较好,不仅管理规范,技术和服务也更专业、可靠。民营的体检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只顾抢占市场,忽略了消费者的利益。

  为建立科学有序的健康体检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发展,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相关专家以北京市健康体检现状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和专业指南,拟定了《北京市健康体检项目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为市民合理选择健康体检项目提供参考。钮文异指出,《共识》规范了行业行为后,让体检机构有标准可依。个别机构如果不按规办事,违反了行规,就可能进入黑名单。另一方面,《共识》的内容参考了国内外知名体检单位的体检项目,结合了多位专家的看法,方便百姓根据自身情况去筛查疾病,体检有章可循,避免过度医疗。

  列目录,供百姓参考

  《共识》列出的体检项目包括基本项目和选择项目两部分。基本项目主要为了解受检者(成人)的基本健康状况、筛查常见慢病风险,适用于大多数群体和个体健康体检。而选择项目是受检者经过基本项目检查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选择的个性化检查项目。基本项目涵盖了14大类63项,其中,14大类包括问卷问诊、一般检查、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实验室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每一类下又有不同的项目,比如,眼科检查包括7项,分别为既往史、视力、辨色力、外眼、内眼、眼压、眼底。由于年龄和性别不同,检查项目与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比如这63项中有的仅为女性检查项目,如乳腺超声、子宫超声等;有的建议40岁以上男性检查,如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超声等。

  选择项目,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可选择超敏C反应蛋白实验、平板运动试验、颈动脉彩超、眼底照相等8个项目;肺癌高危人群可检查低剂量螺旋CT;乳腺癌高危人群可检查乳腺钼靶;胃癌食道癌结肠癌高危人群可查电子胃镜或电子肠镜。钮文异提醒,进行选择性体检前,要请医生帮助判断。

  新项目,首次关注心理和体能

  《共识》还提到了两个比较新的名词,心理健康检测和体适能检测。钮文异指出,已被诊断出心理疾病的患者肯定要进行心理检测。此外,很多慢病患者其实或多或少也有些心理问题,但常被忽视。因此,建议目前的生理体检向心理体检延伸。钮文异告诉记者,体适能检测一般包括心肺耐力、肺活量、肌肉力量与耐力、柔韧性、平衡性、反应速度等8项。比如,心脏病患者如果做体适能检测时发现肺活量下降了,医生就会为其安排专门的训练,开具运动处方,指导其进行康复。

  目前《共识》正在征求意见阶段。钮文异称,针对特殊人群的体检项目还有待成熟,如专门针对青少年、女性、压力族、应酬族、银发族的,如果需求大,可能会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此外,钮文异提醒,体检虽重要,但不是万能的,它所反映的是被检者身体在某一个点的状态,而不是连续的整体情况。而且,有些早期疾病不是一次体检就能检查出来,它的发展有个过程。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记录好每次体检情况,才能形成一个长期趋势,帮自己尽早发现身体的变化。体检报告的充分利用也很重要,不能把它束之高阁,要保存好,看病时随身带着,便于医生参考,让体检结果“落到实处”。自己也要清楚身体的变化,学会控制危险因素,从作息、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把健康管起来,也就是我们倡导的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另外,百姓的健康素养也要提高,体检时要看好体检中心是否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许可证、医务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证明等。

2014-04-15 10:07:39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毛囊炎长在阴囊上怎么治疗
毛囊炎长在阴囊上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以及阴囊瘙痒的症状。其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物理治疗等方面。1、一般治疗:保持阴囊部位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防止对阴囊皮肤造成进一步刺激。勤换内裤,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局部摩擦,避免穿紧身裤,以改善阴囊局部的通风环境,有助于缓解毛囊炎症状。2、局部用药: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其对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有良好疗效,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抗炎的目的。若毛囊炎伴有明显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其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能缓解患者不适。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3、全身用药:当毛囊炎症状较为严重,出现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或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呋辛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可有效控制感染的扩散,减轻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物理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红外线的热效应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免疫功能,加快炎症的吸收和消退,缓解毛囊炎引起的疼痛,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每次照射时间和频率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建议一旦发现阴囊上出现毛囊炎,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接受规范治疗。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按时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毛囊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趋势,如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出现化脓等情况,需及时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急性毛囊炎的症状
急性毛囊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皮肤症状、疼痛、全身性症状以及并发症相关症状等。若症状加剧,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1、局部皮肤症状:局部皮肤症状是急性毛囊炎的典型表现,表现为毛囊周围的红斑、丘疹和脓疱。红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可见毛囊口。丘疹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隆起,颜色为红色或肤色,可融合成片。脓疱为毛囊口处的黄色脓点,可伴有渗出和结痂。2、疼痛:疼痛是急性毛囊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的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疼痛多位于毛囊周围,可伴有灼热感和压痛。疼痛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患者症状轻微,重度患者症状明显。3、全身性症状:全身性症状是急性毛囊炎的严重表现,包括发热、乏力和淋巴结肿大。发热多为低热,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乏力感明显,常伴有精神不振和活动耐力下降。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感染部位附近,表现为无痛性肿大,可伴有压痛。4、并发症相关症状:急性毛囊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蜂窝组织炎、脓肿和败血症。蜂窝组织炎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和硬结,可伴有发热和乏力。脓肿表现为局部皮肤的波动性肿块,可伴有疼痛和发热。败血症表现为高热、寒战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患病部位,防止感染扩散。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毛囊炎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毛囊炎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红肿疼痛、脓疱形成、脱发或瘢痕等症状表现。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毛囊引起,多见于头皮、面部、颈部及臀部等部位。该病可因多种因素诱发,如免疫力下降、皮肤外伤、过度摩擦等。1、红肿疼痛:毛囊炎初期,感染部位会出现红色丘疹,逐渐发展成丘疹性脓疱,周围伴有红晕,炎症明显时可伴有疼痛感。触摸时,可感到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且有明显的压痛。随着病情发展,红肿范围可能扩大,疼痛加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脓疱形成:在毛囊炎的进展过程中,丘疹性脓疱可逐渐增大,疱内充满脓液。当脓疱成熟时,顶部可出现白色脓点,此时若处理不当,如挤压或搔抓,可能导致脓液扩散,加重感染。脓疱破溃后,可流出黄色或白色的脓液,随后结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但若感染严重或反复发作,可能形成疖或痈,甚至引起全身感染症状。3、脱发或瘢痕:毛囊炎若发生在头皮部位,可能导致毛囊破坏,引起永久性脱发。特别是当毛囊炎反复发作,形成慢性毛囊炎时,脱发问题更为严重。此外,对于某些体质特殊的患者,毛囊炎愈合后可能留下瘢痕,影响皮肤美观。因此,毛囊炎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针对毛囊炎的治疗,首先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挤压。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以控制感染。若症状较重或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则需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用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诱发因素,以促进病情康复。同时,对于反复发作的毛囊炎患者,应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以减少复发机会。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毛囊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毛囊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因复杂,主要可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非疾病因素包括不当使用化妆品等;疾病因素则涉及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一、非疾病因素: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堵塞毛囊,导致毛囊炎的发生。特别是油性化妆品或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容易引发毛囊堵塞和炎症。建议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化妆品,并注意卸妆彻底,避免残留物堵塞毛囊。二、疾病因素: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毛囊炎的主要疾病因素之一,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常见。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毛囊,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疼痛和脓疱。2、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也是毛囊炎的重要病因,尤其是马拉色菌感染。真菌感染多见于湿热环境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常表现为瘙痒和丘疹。3、免疫系统疾病:某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生毛囊炎。这类患者的毛囊炎往往反复发作,治疗难度较大。针对毛囊炎的预防和治疗,建议从改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合理使用化妆品等方面入手,同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毛囊炎的治疗1、外用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性毛囊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软膏,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减轻炎症。若为真菌性毛囊炎,如马拉色菌毛囊炎,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2、口服药物治疗:当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时,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细菌性毛囊炎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对于真菌性毛囊炎,可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3、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等方式辅助治疗毛囊炎。对于形成脓肿的毛囊炎,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引流。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