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南方医院3教授同获首届“中国好医生”称号

  为宣传我国德医双馨的好医生,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宣展中国好医生一流的技术水平和良好医德,12月21日,由新华社新华网举办的2013年首届“中国好医生”颁奖典礼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首届评选活动共在全国200余所医院的1000多名医生中产生了48名“中国好医生”获奖者,并分别颁发了“卓越贡献”、“科研成就”、“医德高尚”、“科普创新”、“百姓卫士”5大奖项。南方医院骆抗先、侯凡凡和邹小明3名教授成功当选,成为全国获评“中国好医生”数量最多的医疗机构。

1

南方医骆抗先侯凡凡邹小明3名专家获首届“中国好医生”称号

  首届“中国好医生”获奖者当中,他们或是引领中国医学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科研成果;或是投身抗灾第一线,解救人民生命;或是彰显大爱,用心呵护每一位患者。每位医生的事迹都反应出了当下医疗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这种正能量也将进一步促进并激励健康链上的每一环都负担起医者应有的社会责任。

  来自广州的南方医院不仅是当天颁奖典礼上主角,而且3名获奖医生占了广东省本次获奖者的绝大多数和全国的十六分之一强,成为全国荣获“中国好医生”数量最多的医院,反映出南方医院的医生被广大患者高度认同。广东肾研所所长、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获“中国好医生”科研成就奖;广东援疆医疗队长、南方医院邹小明教授也成功当选。值得一提的是,份量最重的“卓越贡献”奖仅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骆抗先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三名医生获得。

  宣传处宁习源处长代表骆抗先教授出席了北京的颁奖典礼,并为骆教授宣读获奖感言。来自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北京安贞医院心儿中心主任刘迎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陈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守军等其他40余位医生获得首届“中国好医生”。(通讯员:吴剑鹏)

  附相关报道链接:

  活动直播专题

  http://www.news.cn/health/zt/2013zghys/index.htm

  “卓越贡献”奖名单及事迹(3位)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zt/zghys/minyingzhixing.htm

  “科研成就”奖名单及事迹(11位)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zt/zghys/keyanchengjiu.htm

  “科普创新”奖名单及事迹(11位)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zt/zghys/chuangxinkepu.htm

  “医德高尚”奖名单及事迹(13位)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zt/zghys/yidegaoshang.htm

  骆抗先:给乙肝病人好好看病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12/21/c_125895538.htm

  胡大一:做好医生有三件事情非常关键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4-01/02/c_125946742.htm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4-01-09 17:06:21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华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急性白血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急性白血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异常、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治疗相关因素或免疫功能紊乱。由于该疾病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1.基因突变 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导致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了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可以建立治疗档案,详细记录每次基因检测结果和治疗调整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新的靶向药物临床试验,密切观察身体反应,随时向医生反馈。 2.细胞遗传学异常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能出现染色体异常等细胞遗传学改变。这些异常可能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使其更容易发生恶性转化。可以加入患者互助组织,与有类似情况的病友交流经验,了解应对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有效方法。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按时进行化疗等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及副作用。 3.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这些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或者影响其遗传物质,导致细胞发生恶变。建议远离有害物质,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在家中摆放绿色植物,如绿萝等,帮助净化空气。 4.治疗相关因素 某些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方法可能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例如,长期使用细胞毒药物、放射治疗等可能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从而增加白血病的发生几率。患者可以主动学习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知识,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与医生共同探讨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和身体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5.免疫功能紊乱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影响机体对异常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异常的造血干细胞可能更容易存活和增殖,从而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制定健康生活作息表,每天保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细胞计数,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此外,建议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并监测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
江千里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症状有哪些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出血等,出现症状后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 发热 白血病患者在进行移植后复发,原因在于白血病细胞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出现发热。而移植后由于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留置导管、黏膜屏障受损、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容易发生感染,继而出现发热。患者可表现为低热,亦可发热达到39℃或以上,伴畏寒、出汗等症状。 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物理降温(擦拭身体、冰敷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周围和易感染部位的清洁卫生,严格消毒杀菌。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患者和外部人员和物体接触,积极隔离。 2. 贫血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细胞会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降低,进而可引起红细胞减少性贫血,患者常见表现为乏力、头晕和脸色苍白等。 由白血病引起的贫血程度不同,治疗也不同。譬如重度贫血的病人在临床上可采取吸氧、输浓缩红细胞的措施。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对因治疗,即针对白血病复发进行相关的治疗。 3. 出血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可出现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瘀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凝血异常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以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还有可能会出现眼底出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意见下根据出血机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止血治疗,而后进行针对白血病复发的治疗。 白血病移植后复发,多数发生于移植后3年内,但大多数移植者身体、心理状况良好,多能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患者无需过于担心。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上述临床表现未必会出现,仍有很多治疗机会和治疗手段。建议进行日常监测,当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以便准确得到诊断,便于后续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