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吞小小鱼刺也会威胁生命?47岁的严女士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1个多月前她因误食鱼刺导致刺破食管和主动脉差点丢了性命,经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的奋力抢救终于将她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杨庆生主任为大家讲解严女士的病情
误吞鱼骨戳进心脏主动脉
今年10月底,正在农贸市场卖菜的严女士一边吃饭一边跟顾客讨价还价,一不留神把鱼刺吞进了肚子。她当即感觉胸部剧痛,吞咽有异物感。因胸部疼痛逐渐加剧,严女士及家人便到当地医院诊治,却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上述症状依旧反反复复出现。
11月中旬,在连续4天头晕和黑便后,严女士突然晕厥倒下,家人赶忙将她送医,CT检查怀疑食管下段异物,刺穿食管及领近降主动脉,病情进一步发展恐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该院医生建议严女士转诊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
9个小时奋力施救
鉴于严女士病情危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给严女士开启了绿色通道,她入院后立即接受了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变。因患者食管异物穿破主动脉,病情复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别组织了相关科室(呼吸科、普外科、血管介入科、麻醉科、胸外科、ICU)进行全院会诊。会诊讨论意见表明,严女士食管下段异物刺穿食管及邻近降主动脉并假性动脉瘤形成、大出血,具备紧急手术的指征。心胸外科副主任杨庆生表示:“送进来时,严女士的血色素只有7.6g,而正常人是13g左右,需要马上进行手术,但因为鱼刺是1个多月前刺入主动脉的,很可能在等待手术时就穿破主动脉造成患者死亡,但清除异物的风险也很高,术后可能由于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也容易造成患者的死亡。”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以心胸外科副主任杨庆生为首的外科团队在体外循环下行降主动脉置换术,术中发现食管异物导致的炎性肿块位于食管中下段,长约5cm,宽2.5cm。胸主动脉近病变部位均有水肿。本次手术总共历时9个小时,切除了病变的胸主动脉壁,同时取出刺入主动脉内的鱼刺状异物,并用7cm Gortex人工血管置换受侵犯的胸主动脉。基于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高难度,加之下肢缺血时间长,术中止血困难,因此食管病变未能一次性处理完毕。
术后两天,严女士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已经具备了二次手术的身体条件。本次手术的目的比较明确:取出食管残留异物并处理破损食管。第二次手术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室合作的典型案例,除了心胸外科的手术团队,以消化内科主任杨见权为首的团队也参与了进来。杨见权主任在胃镜下,发现并取出食管内残留的鱼刺状异物,并用钛夹4枚修补了食管破损。
目前,严女士已经脱离危险并可以正常进食了,不久将可以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后,严女士可以像以前一样正常生活。”杨庆生主任表示。
专家提醒误吞骨头最好做个钡餐
杨庆生主任提醒,当误食小鱼骨、鸡骨、特别是不规则形状异物的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取出。“误食鱼骨、鸡骨后,如果感觉是咽部有异物感最好去耳鼻喉科就诊,做一个咽喉镜,如果是感觉胸痛应该到消化内科做个钡餐以确定异物的位置。”杨庆生主任说。
专家简介
杨庆生,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胸外科工作20余年。擅长肺、食管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特别是胸腔镜下微创伤胸外科手术。曾在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工作学习 。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通讯员:温志勤 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