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强调:
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一级预防)
1/3的癌症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二级预防)
1/3的癌症通过适当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三级预防)
“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等”,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李楠副主任医师在健康讲座上提醒广大女性朋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决定着患者的5年生存率”。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女性宫颈癌的人群死亡率为1.89/10万,卵巢癌人群死亡率为0.97/10万,内膜癌/肉瘤的人群死亡率为1.08/10万,形势相当严峻。李楠医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几种恶性肿瘤的病因、治疗方法及复发状况。
宫颈癌
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营养不良等因素都是宫颈癌的间接病因,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HPV病毒感染。李楠指出,HPV是人类恶性肿瘤中唯一可以确认的致瘤病毒,现今的研究已经可以证实:预防HPV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患宫颈癌。
李楠建议女性朋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保证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机率,以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的形成是一个从癌前病变逐步发展为真正癌症的长期过程,从CIN(宫颈癌前病变)1、CIN2→CIN3→早期浸润癌→难以治愈的晚期浸润癌约需8-10年,甚至20年。因此,治疗癌前病变是十分重要的。
李楠介绍,CIN1、CIN2、CIN3是可以治愈的,但由于它们大多无症状,因此需要一些技术手段进行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涂片、TCT)、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对CIN的治疗一般采取宫颈锥形切除术,它包括两种方式:
1.电圈切除(LEEP),其特点是:门诊即可治疗、局部麻醉、手术迅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2.手术刀切除,其特点是:需住院治疗、采取静脉麻醉、治疗更彻底,适用于病变重的患者。
癌前病变治愈后的患者是可以怀孕生育的,但由于病变还是可能再次发生,李楠建议患者应重视3-6个月一次复查。
宫颈癌的表现则主要有:接触性出血(性交后出血);不规则流血(月经紊乱);阴道排液,异味等。如果确诊宫颈癌,首先要通过病理分期决定治疗方式,判断预后。
李楠介绍,宫颈癌早期,肿瘤还局限在子宫,则手术与放疗效果相同;而到了中晚期,肿瘤已到达子宫之外,则不可手术,必须放疗。宫颈癌的治疗也有其一定的风险:
手术:输尿管瘘、淋巴囊肿、盆腔感染。
放疗:放射性肠炎、膀胱炎、更年期提前。
分期不同,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也各不相同:Ⅰ期为91.5%;Ⅱ期 74.2%;Ⅲ期 61.1%;Ⅳ期 22.4%。李楠介绍,治疗结束后,患者也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腿肿;排尿不尽感;腹泻、大便次数多、下坠;便血;肾盂积水;白带有血;性生活困难等。
卵巢癌
由于病因复杂且症状不典型,卵巢癌难以早期发现,因此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这也导致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漫长,总治疗费用高,且生存率并不理想。
卵巢癌的早期发现只能是通过家族患病史(卵巢癌、乳腺癌)、盆腔超声、CA125(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来判断。李楠介绍,卵巢癌的临床表现为中年妇女出现腹胀、腹部增大、腹部肿物、尿少、乏力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李楠介绍,手术+化疗,缺一不可。手术的目的是减瘤,除去子宫、卵巢输卵管、大网膜、淋巴结、肠管及各个转移瘤;化疗的目的是杀灭残余瘤,一线方案为紫杉醇+卡铂。
Ⅰ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为90%,若能早期发现,卵巢癌的治愈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若不能及时发现病变,发展到Ⅲ期-Ⅳ期时,5年生存率则锐减至25-30%。
李楠介绍,卵巢癌的复发率高达70%以上,高危人群应密切注意自身的CA125,把握治疗时机。同时患者还应当认识到,卵巢癌是一种慢性疾病,必要时,需要终身带瘤生存,因此要保持良好心态对抗疾病。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主要有:
1.激素异常;
2.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联征;
3.不孕,无排卵性月经;
4.其他;
李楠介绍,患者可以通过治疗妇科内分泌紊乱;防治代谢综合征;定期体检:盆腔超声等方法对子宫内膜癌进行预防。一旦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晚期:疼痛、贫血等临床表现,则需警惕子宫内膜癌,并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需切除子宫、卵巢输卵管、淋巴结等。通过病理检查分期,患者要根据结果接受综合治疗,如:
术后辅助治疗:有高危因素者,术后放疗或化疗;晚期患者,术前放化疗。
激素治疗:晚期或复发患者。
通过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数据:Ⅰ期97.5%;Ⅱ期87.5%;Ⅲ期85.2%;Ⅳ期12.5%——不难看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治愈前景也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