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生给宝宝做腰穿 你同意吗?

林惠芳 儿童保健科 住院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病例回放:快4岁的明明反复发热、抽搐已经有2、3天了,由于治疗后病情得不到明显好转,医生便提出要给孩子做个腰椎穿刺以明确孩子的病因,好尽早有针对性地用药。但一听到腰椎穿刺,明明的爸爸妈妈马上就反对了,坚决不让孩子做这项检查。后来,明明的体温飙到39℃,人也开始变得烦躁起来了,一侧肢体在不停地抽动,这可吓坏了爸爸妈妈,赶紧叫来医生。经过给予镇静等处理后,明明慢慢恢复了平静,当医生再次向家长提出做腰穿检查建议的时候,家长还是再次反对,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原来,明明的爸爸妈妈曾听身边的亲戚朋友说过,孩子要是做了腰穿,脑袋就会变傻,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很多后遗症,所以他们才坚决不能接受这种可怕的穿刺。

  由于抽搐本身就可能损害大脑,若诊断得不到明确,治疗不够及时,产生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可以危及到孩子的生命,在了解了父母的担忧后,医生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腰穿及其重要意义,在一番耐心地解释和劝说后,明明的爸爸妈妈终于同意在穿刺术告知单上签字了。

  脑脊液化验结果出来了,明明抽搐原来是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惹的祸,明确了诊断了,医生终于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了,而明明的病情也终于慢慢好转了。

  病例解读:在儿科的临床工作中,医生们经常可以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只要医生说到“您的宝宝需要做个腰椎穿刺以明确诊断”时,就有不少的家长情绪激动地坚决反对,在他们看来,那根长长的腰椎穿刺针会扎到宝宝的脊髓上,伤及宝宝的脊髓,而且腰穿,就是“抽脑脊髓”,做了腰穿的话,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脑袋就会变得越来越傻。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腰椎穿刺,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诊断技术。腰穿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而很多家长之所以认为它可怕,是因为他们对腰穿的认识还不够,甚至存有错误的认识。那么,现在就带大家来一起揭开腰穿的神秘面纱吧。

  腰穿并不可怕!

  大家对静脉抽血、静脉注射并不陌生,而且也可以接受,其实腰穿也是一样,只是扎一针而已。腰穿,是将一个很细很长的腰椎穿刺针通过皮肤肌肉穿入腰椎间隙,穿刺硬脊膜达到蛛网膜下腔,取出少量脑脊液做生化及细胞学检查。

  由于腰穿的部位在脊柱的第三、第四腰椎间隙,而在人的发育过程中,脊髓跟脊柱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到这一节段时,已经没有脊髓了,所以家长们不必担心穿刺时会损伤脊髓。

  误区:腰穿会让孩子变傻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腰穿就是“抽脑脊髓”,会让孩子变傻,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腰穿,抽的其实不是人们认为的“脑脊髓”,而是“脑脊液”,脑脊液不过是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每分钟就有0.3~0.4ml的脑脊液产生,可见,按照它的生成速度,当医生一次腰穿时抽出3ml脑脊液后,大概10分钟,它们又可以重新产生了,因此,“抽一点脑脊液”并不会给患儿的健康带来危害,也不会损害大脑而产生后遗症。

  腰穿帮助诊断疾病

  既然腰穿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那么,腰穿,是不是很有必要做的一项检查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来看看脑脊液的性质,脑脊液是一种细胞外液,脑和脊髓浸泡在脑脊液中,当脑、脊髓、脑脊髓和血管等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均可以使脑脊液压力及成分发生改变,因此,在儿科的一些疾病诊断中,医生常借助腰穿来采集少量脑脊液拿去化验以帮助诊断,以便让医生可以尽早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因为家长的错误认识而拒绝这些看似可怕却非常必要的检查时,无疑是将患儿推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例,通过腰穿抽脑脊液检查可以及早诊断并有针对性地用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是非常关键的,错失诊治良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腰穿需要患儿与家长的配合

  另外,腰穿能否成功,还与患儿及家属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其实在腰穿的时候,医生都会给孩子局麻,孩子所承受的痛苦与平常的肌肉注射是差不多的,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首先应该要自己平复好情绪,减轻焦虑感,以免对孩子产生不适的暗示。然后要多点鼓励孩子,安抚孩子,让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腰穿的时候,要让患儿的身体尽可能地呈屈曲体位,膝关节尽量靠近前胸,充分暴露脊椎之间的间隙,以便让医生可以顺利进针,一旦腰穿针进入患儿体内后,要让患儿尽量避免咳嗽和作出体位的改变,以免腰穿针因为触及脊椎旁神经而引起不适,患儿做完了腰穿后,一般要平卧6个小时左右,平卧的目的是防止腰穿后由于颅内压的改变而引起头痛

  总之,只要医生合理掌握适应症,按正常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细心谨慎,而且患儿及家属也积极配合的话,腰穿是一项安全而无明显副作用和后遗症的小操作,家长应该正确地认识并接受它,以免错失了诊治的最佳时机。(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常燕群主任医师 通讯员:彭文斌 林惠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3-10-29 06:54:50浏览3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