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13镇痛周咨询专家门诊时间

  长期慢性疼痛已经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一种疾病,而非只是一种症状。国际疼痛研究会将每年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则把每年10月11日至10月17日定为中国镇痛周,期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努力解除疼痛患者的痛苦。今年中国镇痛周的活动主题为“关注腰背痛”,让患者远离腰背痛,享受事业与人生。

    在镇痛周到来之际,小编罗列了上海各大医院疼痛科的专家门诊,以供读者参考。

  俞永林:华山医院骨科  教授

2013镇痛周咨询专家门诊时间

  专业特长:各种骨折,外伤性截瘫,骨与关节肿瘤、结核、骨病及各种软组织疼痛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华山医院特需门诊

  地    址: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

  王祥瑞:仁济医院疼痛科  教授

  专业特长:脊椎相关性疼痛,带状疱疹痛与后遗痛,膝关节疼痛及癌痛

  门诊时间:仁济东院周一全天专家门诊;仁济南院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地    址:上海浦东新区东方路1630号

  熊源长:长海医院疼痛科  教授

  专业特长: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癌痛及神经痛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专家门诊

  地    址:杨浦区长海路168号

  叶  刚:  同济医院疼痛科  教授

  专业特长:颈肩腰腿痛、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三上午专家门诊

  地    址: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杜冬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  教授

  专业特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以及治疗、坐骨神经痛和颈肩上肢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晚期肿瘤疼痛的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特需门诊

  地    址:徐汇区宜山路600号

  董章利:同济医院疼痛科  教授

  专业特长:颈源性头痛、颈肩腰腿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疼痛专家门诊

  地    址:普陀区新村路389号,门诊四楼

  陈蕾:瑞金医院疼痛科  教授

  专业特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外周神经痛、癌痛及骨关节痛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门诊

  地    址:卢湾区瑞金二路197号

  骆艳丽:同济医院心身科  教授

  专业特长:慢性疼痛的诊治,心理治疗

  门诊时间:周五下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

  地    址: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王开强:上海市中医院疼痛科  教授

  专业专长: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性痛(三叉、肋间、带状疱疹)、癌痛、手术后痛、头痛及各种不明原因的疼痛

  门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地    址:闸北区芷江中路274号

  马柯: 新华医院疼痛科  教授

  专业特长:擅长颈椎病、腰腿痛、退行性骨关节痛常见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颈源性头痛、各种神经痛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 周五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

  地    址: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2013-10-12 11:16:42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金泽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医院 三甲
长期脑鸣怎么办
长期脑鸣要明确是心因性脑鸣还是真实脑鸣,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1、 心因性脑鸣 心因性脑鸣是患者的自我感觉,这种声音在夜间或安静集中时会更明显,甚至影响睡眠。多数与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熬夜或休息不好等心理因素有关。临床上治疗心因性脑鸣,常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安非他酮等药物,改善患者症状。此外,还需调节自身情绪,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听歌或运动,如慢跑、打乒乓球等适当释放压力,同时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2、 真实脑鸣 真实脑鸣多是由颈动脉海绵窦瘘引起,通常与脑动脉硬化和脑循环障碍有关。可以到医院做头颅及颅内血管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有脑损伤、脑动脉硬化等问题。如果有异常,需及时治疗。若是脑损伤引起的脑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脑神经药物,如安神补脑液,参芪五味子等,缓解脑鸣症状。若是脑动脉硬化导致,可以服用血管扩张类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盐酸倍他司汀等,改善患者症状。 脑鸣患者应当合理饮食,多喝牛奶,多食用含锌、含铁食物,如牛肉、鱼肉、鸡肝等,还可以适当食用活血类食物,如黑木耳、韭菜等,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管循环,减少脑鸣症状发生。同时减少脂肪摄入,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怎么办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长期精神紧张不能缓解会造成失眠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长期精神紧张不能放松,会使交感神经一直兴奋,大脑皮层活跃,精神长期都处于高唤醒状态,容易出现心烦、易怒、不安等情绪反应,也会出现心悸、胸痛、头晕、乏力、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症状。 1、一般治疗 当患者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最有效的办法是患者要休息,通过睡眠患者的大脑紧绷的状态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会使大脑处于放松,精力也将更加的旺盛。也可以做一些深呼吸,这样可以使血液中的氧气增多,改善紧张、焦虑情绪。 2、心理治疗 患者一定要注重自身心态的调整,一定要放松心态,闭目养神,听听舒缓的音乐。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心跳会减慢。血压会降低肌肉紧张和皮肤的电位会下降,皮肤电阻值会升高,血管的容积会增加等,这些生理变化,都是机体进入放松状态的表现。也可以通过心理医生的心理教育、倾听患者,支持、鼓励患者等方式向患者传导积极良好的情绪,缓解焦虑。 3、药物治疗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如阿普唑仑等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可以快速的缓解焦虑。但是,由于阿普唑仑等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起效快,所以要避免长期的服用,以免产生依赖性。 建议当患者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