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大民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虽有如此象征,但也不可贪食,否则容易引来疾病!39健康网很荣幸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钟洪教授,让他为广大网友解说月饼和疾病的关系。
专家简介:钟洪,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广东省中医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臧堃堂教授学术继承人。在临床一线工作3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疾病,在运用传统中医药方法诊治消化系疾病、痛风、急慢性咳喘、中风后遗症、恶性肿瘤手术或放化疗后、各种慢性关节痛以及面部痤疮、复发口疮等内科杂病有独到之处。主编《脾胃病证妙谛》、《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诊治精粹》、《钟洪医案医论》等专著10部,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主持各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及医疗成果二、三奖5项。
门诊时间:周二、四上午,南方医院门诊四楼中医科;周四下午,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四楼脾胃一科门诊
吃月饼吃出“危险”?当心“月饼病”!
在中秋节来临前夕,五颜六色的包装月饼盒被扎堆放置于各大超市商场的显眼货架上,让大伙没到中秋就已品尝到又香又甜的月饼。更有甚者,甚至将月饼当成一日三餐的主食!但是,短时间大量进食是否会惹来疾病呢?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
钟教授表示,短时间进食月饼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在门诊出诊时,他曾遇到一个糖耐量异常的老年患者,毫不忌口,每天吃一个月饼,连续吃一个月后血糖飙升,还被送进医院。至此之后,这位老年患者再也不敢做这么“危险”的事了。
接着,钟教授从中西医两个不同角度分析贪食月饼所会带来的病症。“从西医角度来说,由于各类月饼存在高糖、高脂、或高嘌呤特点,容易诱发三大类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消化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常见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塞、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这是因为贪食月饼,摄入的多量高糖、高脂月饼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等所致。
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痛风等。广式月饼有高糖、高脂、或高嘌呤特点,使血糖、血脂、血尿酸增高,从而诱发糖尿病、痛风。很多中年人血尿酸检测稍高但并不一定会痛风发作,若贪食月饼可引起肾脏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增加痛风风险。
消化疾病:贪食月饼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加,可诱发消化性溃疡、胃炎等;另外也可使胰腺炎、炎症性肠病、消化不良等发病增加,其中,最可怕的是急性胰腺炎。之所以会诱发急性胰腺炎,是由于多食广式月饼后,血脂增高,胰液含脂肪增多,使之分泌不畅所致。
从中医角度来说,钟教授则列举了四类常见“月饼病”。
胃脘痛(又称胃痛):最多见,因为过食油腻、甘甜,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中焦气机壅滞,不通则痛,而出现胃脘疼痛。
腹痛:如急性胰腺炎之腹痛,多食高油脂食物可生痰湿,而痰湿重,蕴而化热,又会出现湿热内蕴的腹痛,此时中医多使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清胰汤等治疗。
泄泻病(又称腹泻):包括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由于月饼过于肥甘油腻导致脾胃运化不好,使痰湿內生,大肠清浊不分,出现泄泻。
便秘:月饼过于油腻或辛热,对于肥胖或素体阳亢者,影响中焦运化,大肠湿热内蕴而致大便秘结不通。
“若按月饼分类来谈,蛋黄月饼里含高胆固醇的蛋黄吃太多,对心脑血管有影响;贪食五仁月饼会因油脂太多诱发消化性疾病;肉类月饼进食太多则诱发痛风;糖分太多的月饼则会诱发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心梗、神经病变、肾脏病变、脑血管病变。”所以,钟教授提醒,中秋佳节进食月饼,若出现肢体偏瘫、心绞痛、昏迷、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或左上腹剧烈疼痛等表现,应警惕中风、冠心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胰腺炎此类危重急症,及时到医院就医。